《往事》131
《老漳州记忆》42
实小瑞京路旧址
实验小学60多年校址不变
漳州实验小学的前身是创办于清末的教会学校育贤小学和养正小学,是漳州最早的新式学堂,养正是女学,两校隔街相望。50年代初合并为嘉禾小学,在养正的校舍上课,育贤小学那座楼成为地委机关,就是后来的市卫生局。
旧社会漳州城区小学不少,有公办,有私立,也有教会办。50年代初,中学改叫一中、二中、三中,几所小学也按数字命名,第一小学就是后来的西桥小学,简称“市一”,“市二”是东铺头小学,“市三”是巷口小学,“市六”是公园小学,更多的小学仍叫原来的校名。当年小孩子一般都就近入学,不太在意学校的教学质量,只因为家人都读过这所小学,就带我去报了名。
后来才慢慢懂得,各地的实验小学都是最好,所谓实验,就是教学改革先行一步,那时推广汉语拼音以及三年级就学代数解方程,就先在我们身上做实验,我们是一群可爱的“小白鼠”。当然最深刻的一次实验,就是1958年校长宣布实验小学成为全市第一所共产主义学校,小学生集体化军事化,同学们从家里搬来“披椅仔”(竹床)到学校集中住宿,也在校吃食堂,但每月要交6元的伙食费,并不是大家想象的共产主义吃饭不要钱。实验小学也并不总是好名,文革期间就放弃改叫东方红小学。
漳州实验小学第一届学生
后来取消小学编号,改设中心小学,每个中心小学下辖几所小学,实验小学不属于哪个学区,但有时广播操和歌咏比赛会归在东铺头学区。这些老牌的学堂大多历史悠久,其中,解放小学的前身是教会学校华英小学,50年代改名解放小学,60年代改办漳州四中。解放小学另外在糕饼厂附近前锋大队农田新建校舍,曾叫过新桥中心小学。后来修文东路的龙师附小(曾叫过五七小学)成为新办漳州五中的校园,附小就迁到解放小学,一直到近年才移到旧龙师校内。
华英小学旧址成了华侨中学
公园小学的前身是天主教办的崇正学校,50年代初,崇正中学与进德女中合并为漳州三中,小学部改名公园小学。崇正的两座洋楼占地庞大,建于百年前。1985年,地改市,原来属于“小市”(芗城区)的几所中学和漳州实小成为市直学校,市内没有区属中学。芗城区为了提升教育,办了芗城中学,并将公园小学改为芗城实验小学,从郊区和各地选调优秀师资,两校质量直逼市直中学和漳州实小,芗城实小的施教区户口热门。创办城区第二所实验小学,应该是很成功的。
拆迁前的崇正教学楼
西桥小学更古老,论真是个千年老校。古代是漳州府的府学,与孔庙在一起,老漳州人叫它“孔子学”,教室就在孔庙的大殿,有说民国时代曾叫过龙溪县实验小学。岳口小学也是老资格,前身是清末民初的岳东小学,紧挨东岳大庙,里面祭祀鬼神,所以常说“岳口囝仔不怕鬼”。下图应该是漳州最早的毕业照。
百年前岳东小学毕业照
但也有几所老“学堂”后来消失了。新华西路东铺头街有间小学,早先叫仁德小学,50年代改名新华小学。校舍就是明代的户部尚书潘荣的府邸,潘尚书曾代表朝廷出使琉球,东铺头街的这条小巷叫尚书巷,建筑群北面的小巷用他的官名命名为给事巷。北京路北端的渔头庙是潘府的家庙。我的几个儿时玩伴就读新华小学,60年代被撤,后来东铺头街政府(居委会)这里办公,最近古建筑尚书府得以修复。
苍园小学也是一所百年老校,原来叫进德小学,校舍与进德女中隔田相望,都是相同建筑风格的红砖楼,应该算进德女中的附属小学吧。本世纪初苍园小学还在,后来并到巷口小学,旧楼当过芗城区教育局,南昌中路拓建和旧城改造被拆。
民主路漳州旅社那一带原来有一所小学,好像叫延安小学,边上都是竹林,建了国营漳州旅社后,这个小学就没有了,不知是不是并到共和路那所小学?新华南路圆圈附近有间华侨小学,后来改办华侨中学,据说华侨小学搬到小坑头,60年代初那里办过一所部队子弟小学,漳州一职校就在它的旧址新建校舍。
改革开放之后,漳州城区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剧增,也建了不少新学校。房地产开发商开发楼盘,常用学区房来吸引购房者。早先开发商以赞助的名义,给几所优质小学提供财力支持,换取学位。后来房地产业成为地方财政重要的支柱,地方官员都很重视,新建楼盘都会与优质校挂钩。漳州实小新建了腾飞校区,首创一校两区。那时施教区冠城国际楼盘房价7000,觉得高不可攀,但可以就读实小,以后再卖就赚大了。现在漳州实小有三个校区:胜利、腾飞和龙文;另有三个分校:古雷、松柏和高新区。
芗城实验小学新华北校区
芗城实验小学学生容纳不了,也在新华北路新建了芗城实小新华北校区。新华东顶田下片区旧城改造,原来的中山小学改建为芗城第二实验小学,家芗0596楼盘热销,那时片区外可走后门入读,也造成了首任校长和区教育局领导落马。这几年市区教育布局整合,建元路原侨中校舍成为芗城二实小建元校区,原校叫元南校区。
芗城区后来又在北郊圣王大道建了芗城第三实验小学,在西郊建了芗城金峰实验小学。
芗城二实小建元校区
龙文区成立后不久,就在新浦东路新建了一所实验小学,但不冠名龙文区,直接就叫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简称“市二实小”,由于集中了不少优秀教师,教学质量一流。龙文区很多新开发的楼盘可以就读“二实小”,促进了商品房销售,当时区直机关子女也能直接入读。结果学校班级超多,班级学生超员,就将原来的一些学校改为二实小的新校区,市二实小有浦东校区、迎宾校区、景山校区、龙江校区,四个校区财务、教师统一,成了最庞大的实验小学。近年,市二实小总部以外的校区改为分校,独立管理。
后来又在朝阳镇成立龙文区实验小学,名气不如“市二实小”。蓝田开发区也新办了蓝田开发区实验小学,满足不了,再建了蓝田开发区第二实验小学。此外,还有个漳州市第三实验小学,同样是龙文区的区属小学。而最近才建的漳州实验小学龙文校区据说就直属漳州实小。另外还有龙溪附小的龙文分校,闽南师大附小的龙文分校,都是挂靠名校的区属小学。
加上漳州港的南太武实验小学,漳州城区大小新旧实验小学应该有二十所,实验小学已不再一家独大,实小何其多,实小“密密是”!倒是实验中学只有一所,搞不清楚为什么这好名称不留给公办中学,而给了民办学校?其实这已经不是当年设立实验小学的初衷,是政府和开发商双赢的策略,以实验小学的名气,让购房者多花钱买学区房,繁荣了城市,充实了税源,也丰富了开发商的钱包。
2.疫苗的故事
3.“风水”趣话
4.饥饿印象
6.圣诞节奇想
10.百姓名字的故事
11.世纪猜想:谁养活谁
12.漫话“组织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