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们吧~
大家好,我是一本正经的吐槽君。
最近翻看了一下吐逗保五六年前的文章,感觉恍若隔世……
好快,真的好快。
从六年前的百年康惠保开始,互联网重疾险就开始大踏步的前进。
一开始只是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到现在各类新式保障层出不穷,这几年的重疾险风向不停在改变。
但从疫情开始那几年,重疾险渐渐就有点不对味了……
新产品刚开始上线能打的很,保障全面价格美丽,恨不得把“牛逼”两个字刻在自己脸上。
然后刚卖了没几天,就开始作妖了,不是把定期版本下线了,就是身故必须捆绑了,还有更过分的卖了几天直接下线了……
远的不说,前两天达尔文和超级玛丽作的妖,大家都还历历在目吧!
保险公司这是要搞毛线呢?
1
仔细看了下之前的文章,发现这股妖风最开始是从“守卫者1号重疾险”开始的,不知道大家对于这款产品还有没有印象。
在自己下线前一个多月就进行了通知,把停售信息炒的满城风雨。
最后也不出所望,在停售前的最后一天,疯狂的卖出了4千万的保费!
虽说守卫者1号确实是那个时候性价比最高的多次赔付重疾险,但显然“炒停售”将它带到了不属于它的高度。
但是最近作妖的几款重疾险,可没有一个多月的缓冲期,一般都是前一天通知第二天就下线了……
比如超级玛丽12号,周四下午通知,周五就下了不含身故版本。
这可就不是简单的“炒停售”那么简单了。
首先要清楚的一件事情是:无论是下线定期版本,还是必须捆绑身故保障,本质上都是“变相涨价”。
这就好比你去金拱门只想买个汉堡吃,结果对方拒绝了你,并甩给了你个全家桶一样。
这是差钱了!
其原因归根结底是这几年的重疾险价格战打的太凶了,再加上预定利率不断地下调,保险公司的操作空间越来越小。
但说真的保险打价格战真的没有前途,原因有二:
没法通过烧钱达成垄断
和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饿了么和美团,通过烧钱将竞争对手耗死,就可以独享市场不同,保险你再怎么烧钱也不可能达成垄断的局面。
国内目前光在营的人身险保险公司就有近百家,注册资金最少的都是大几亿。
再加上产品备案制度,保险公司就是想亏本卖也得先问问银保监是否同意。
所以想依靠资本将市场垄断,本身就是不可能事件。
这点其实保险公司也是心知肚明,所以最多的竞争手段也只是多打点广告,撑死再让手底下的销售人员诋毁一下竞争对手……
没法通过革新降低成本
10年前128G的U盘,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那时需要的价格绝对是一个天价!
但现在10块钱就能买的到,还包邮……
而和电子产品不同,保险公司很难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成本。
以重疾险为例,保险公司可以不打广告,可以优化运营结构降低运营成本,可以降低自留利润。
但是占大头的风险成本只与重疾发生率挂钩,只要重疾发生率不下降风险成本就不可能下降。
你说可以从保障里克扣?
只要产品设计出来有坑,第二天《震惊!XX竟然有这么多大坑,看完你还敢买么?!》这种文章就会遍布全网,保险公司想公关都来不及……
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来说,重疾险的价格是不可能无休止的降下去的。
所以现在保险公司推出的这些“朝令夕改”产品,在我看来更像是在“后价格战时代”一个吸引流量的噱头,或者说是冲击保费任务的一个“大招”。
把报表做的漂亮一些,拿去给股东看;
或者打出知名度之后从其他产品之中找平衡。
达成目的之后就火速下线或者更改,也算是被逼无奈的一个选择。
2
那当然A产品改了,还有备选产品B,没了你张屠夫我还能吃带毛猪?
但我在整理产品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比较蛋疼的事情:
想要买个干干净净的重疾险越来越困难了……
在前几年,我平时被询问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
“重疾险我应该买保至70岁还是终身?”
而现在连能纠结的产品都快没有了。
很多产品不是下架了定期版本,就是定期版本必须要绑定身故。
这不是最可怕的,毕竟就算保至终身也没有被强买强卖,现金价值和保障都是实打实的。
最可怕的是,想要简简单单保至终身不附加身故的保险也有消失的趋势……
现在超级玛丽12号的不加身故版本,需要每天10点钟准时抢;
而达尔文10号,则压根没有定期版本!
如果这两款产品再下线或者做出调整的话,想要买个简简单单的纯重疾保障都是头疼的事情了。
不管未来结局如何,目前必须要承认的一件事情就是:
保险公司确实正在不断收紧不含身故重疾险的市场,尤其是定期这个更便宜的版本。
3
在最后回答一个,这几年后台留言提问较多的一个问题,那就是:
重疾险目前的价格是底价了么?
我个人的观点是:
基本是底价了。
主观来说,如果利润空间大,理赔没有压力的话,最近的产品又何必不停的上下线调整呢?
客观来说,看看六年前的康惠保,再看一下现在的重疾险,你会发现在纯重疾保障方面,性价比并没有差太多。
也就是说这三年的重疾险市场,并没有在价格上面做太多文章,只是在不停的开发新保障而已。
所以一直在持币观望的同学,已经到了该上车的时候了!
不然等到预定利率再次下调,那保费上涨几乎就是板上钉钉了……
如果研究不明白产品,或者对于重疾保障及家庭总保费占比等因素,有疑问的朋友也可以直接来找我:
那叫一个专业!
我是吐槽君,爱你们!
Tips: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不再按时间先后顺序推送文章,而是按照阅读频率...
所以为了大家能第一时间看到逗逗酱和吐槽君的文章;
需要你们给吐逗保加个“星标”,或者看完文章点一下“在看”。
这样,每次文章推送都能马上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别走丢,别迷路,吐逗保会持续给大家输出好内容新知识,爱你们~
关注吐逗保,看更多走心文章
原创不易,未经授权禁止公号转载!
👇 戳“阅读原文”,全网优选保险都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