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莞佛深2025届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语料库持续更新与算法不断完善,未来AI(人工智能)写作全面赶超人类并非绝无可能。不过从当前状况来看,AI写作还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写作。
AI写作本质上是数据算法支配下的符号自动生成,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类文学特征,但却无法真正实现对人类情感与想象的编码。而人类理解世界的方式除了数理逻辑还有情感与想象等。人类的情感与想象也并不是不能编码化,而是无法在AI的运行机制中实现无差别的兼容。因为AI只能以数理逻辑的方式运行,任何超出数理逻辑规范的存在都会被视为错误而被排除。对AI而言,语言只是符号本身;但对人类而言,语言不仅仅是符号,更承载丰富的意义。
人工智能写作无法实现现实性超越。人类写作可以通过想象超越现实,提供精神慰藉和审美愉悦:而AI写作则被限制在算法范围内,沦为事件记录,无法满足人类对超越性的渴望。单纯对AI自动生成的文本进行审美评判,难以否认其具有审美价值,甚至某些方面达到普通创作者难以企及的高度。但问题在于,真正引发读者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的,并非AI自动生成的文本本身,而是它依托的人类经典创作语料库。AI写作只能以不断消费现有人类审美资源的方式来维系虚假的审美幻象;不但无法产生真正伟大的作品,而且在审美资源的持续消耗中,必定走向枯竭,沦为空洞、虚假的机械复制。对AI数据算法而言,人类创作素材与AI自动生成素材之间不存在任何区别。这就意味着,随着AI生成文本的指数级增长,那些真正承载人类鲜活生命体验的文本比重将越来越低,逐渐消解于机械复制文本的重重包围之中。
AI写作还消解了写作对现实的介入力量。人类写作虽然以虚构性的方式展开,但却对现实有着强劲的介入力量,作品中所呈现的完美性虚构,构成对现实世界不合理的批判依据,作品中所承载的对完美性的憧憬与追求,构成改造现实的内生动力。而AI写作在数据算法支配下自动生成的文本,与现实世界之间不构成任何实质性的关联。AI写作专注于算法的持续优化与需求的最大限度满足,现实世界则遵循自身因有的运行规律。简而言之,AI写作是一个悬浮于现实世界之上的空中楼阁。
令人担忧的是,AI写作依托大数据,可为人类感性需求提供精准而全面的满足,从而不断趋向于一种反智主义的娱乐化、平面化与庸俗化,可能导致人类在不知不觉中偏离理想的健全人性。因此,我们应该将人工智能严格限制在辅助性工具的范围内,防范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异已性的存在反客为主,参与到人类的观念认知建构中。
(摘编自赵耀《人工智能写作的局限性》)
材料二: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机器学习系统,缺乏真正的解释和理解能力,它的核心是描述和预测。这是一个笨重的模式匹配统计引擎,狼吞虎咽地处理数百兆字节的数据,并推断出最为可能的答案。相反,人类的大脑是一个极为高效甚至优雅的系统,只需要少量的信息即可运作;它寻求的不是推断数据点之间的粗暴关联,而是创造解释。
举个例子:你放开手中苹果,观察结果后说:“苹果掉下来了。”这是一种描述。预测则可能是这样:“如果我张开手,苹果就会坠落。”两者都是有价值的,而且可能都是正确的。但解释则不仅于此:它不仅包括描述和预测,还包括超越事实的猜想,如“任何这样的物体都会坠落”;以及“如果不是因为引力,苹果就不会坠落”之类的因果解释,而这就是思考。机器学习的核心是描述和预测;它没有提出任何因果机制或物理定律。当然,人类式的解释不一定正确;但这正是思考的一部分:智能不仅包括创造性的猜想,也包括创造性的批评。人类式的思考基于可能的解释和纠错,这一过程恰恰实现理性的力量。就像夏洛克·福尔摩斯对华生医生说的:“当你排除了所有不可能,剩下的无论多么不可能,都一定是真相。”ChatGPT在设计上可以“学习”(即记忆),但它没有能力区分可能和不可能。人类理性推测的解释是有限的,而ChatGPT不存在这一限制。它可以同时学习相互矛盾的观点,如“地球是圆的”和“地球是平的”,只是根据随时间变化的概率进行交换。
机器学习系统也无法解释语言的深层规则,因为语言的正确解释是非常复杂的,无法仅仅通过沉浸在大数据中来学习。例如,它们将句子与从其他句子中推断出的模式进行类比,而不考虑语言的正确解释和深层含义,因此可能错误地预测句子的含义。例如,ChatGPT可能将“约翰太固执了,没法和他说话”误解为“约翰不愿意与人交流”,而不是“没法与约翰讲道理”
机器学习爱好者对他们的作品在不需要解释的情况下产生正确的“科学”预测(例如,关于物理物体的运动)感到自象,但这种预测是伪科学。真正的智力体现在思考和表达看似不可能、但有深刻洞见的事情的能力。苹果掉到地球上是因为质量使时空弯曲(爱因斯坦的观点)这一理论看似极不可能,但它却告诉了你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
真正的智力还体现在能够进行道德思考的能力。这意味着用一套道德原则来约束我们头脑中原本无限的创造力,决定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ChatGPT等机器学习程序无法在生成新颖输出和避免背离道德准则之间难以平衡,因为它们缺乏根据道德原则进行推理的能力。程序员只能粗暴地对ChatGPī进行限制,禁止它在有争议的(也就是重要的)讨论中提供任何新颖的观点。
鉴于机器学习系统的非道德性、伪科学性和语言无能,我们只能为它们的流行而感到哭笑不得。
(摘编自乔姆斯基《ChatGPT的虚假承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工智能凭借丰富的语料库与先进的算法,将来有可能在写作方面赶超人类,但目前它们仍然只能部分取代人类写作。
B. AI只能以数理逻辑的方式运行,意味着它无法对人类的情感与想象进行编码,更无法理解语言背后承载的丰富意义。
C. 人类进行理性思考时,需要辨识矛盾,区分可能和不可能;而ChatGPT不加限制地接纳各种观点,其实远离了理性思考。
D. 机器学习系统的流行,反映人们因对其局限性认识不清而对其地位作用明显高估,这让材料二的作者觉得好笑又可悲。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料库的持续更新仍无法解决AI写作的创新难题,这与AI自动生成素材的比重加大有关。
B. 《西游记》以虚构方式对现实世界的不合理进行批判,而A1写作缺乏这种对现实的批判性。
C. 微软聊天机器人因为被网络喷子污染而散播种族主义内容,表明其道德思考能力有待改进。
D. 机器学习系统的预测是伪科学,因为它往往忽略那些看似不可能、但有深刻洞见的事情。
3.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材料一第3段所说的“现实性超越”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塑造了一个与现实社会完全不同的桃花源。
B. 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以第一人称叙事,融进作者的生活经历。
C. “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在小说中构想出潜水艇、月球登陆等现代科技的雏形。
D.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描绘了一个通过科技控制人类情感和欲望的未来世界。
4. 材料二中所说的“真正的解释和理解能力”主要指什么?请简要分析。
5. 中央领导人曾说:“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人工智能的分析,对我们“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 B 2. C 3. A
4.①真正的解释:不仅对一类现象进行描述或预测,还要超越事实提出猜想,揭示其中的因果律。
②真正的理解能力:不仅仅基于已有数据的类比推理来理解,还要结合具体语境中的深层含义。
5. ①要全面分析问题。认识AI的优势、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要认清其缺陷、带来的危害。
②要善于透视本质。AI 虽然强大,但其本质是数据算法,决定它不具备情感与思考能力。
③要有发展的眼光。AI写作虽然出色,但会随着审美资源的持续消耗走向枯竭与机制复制。
④要学会联系比较。将AI与人类进行深入比较,可看出AI之不足与人类之伟大。
⑤要学会分清主次。人的发展决定于自身情感、思维等方面的发展,AI只是外在辅助。
【解析】
【导语】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写作和理解方面的局限性。材料一强调AI写作无法超越人类的情感和想象,且因算法限制难以进行深层次的创新。材料二则指出机器学习系统缺乏真正的理解和解释能力,不能有效进行因果推理和道德判断。两者均对AI在这些领域的未来发展持谨慎态度,同时提醒人们在依赖科技时需保持清醒,以应对其带来的复杂挑战。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能力。
B.“意味着它无法对人类的情感与想象进行编码”错误,作者认为人类的情感与想象是可以编码的,但编码后无法在AI的运行机制中实现无差别的兼容,所以说“无法真正实现对人类情感与想象的编码”。这与“无法对人类的情感与想象进行编码”的意思是不一样的。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表明其道德思考能力有待改进”错误,微软聊天机器人本身缺少道德思考能力,也不存在改进的可能。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表明,文学作品可以“提供精神慰藉和审美愉悦”。引发读者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最能体现作者所说的“现实性超越”。
B.侧重于以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生活。
C.侧重于文学作品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展望。
D.侧重于文学作品对现实社会的批评,体现“对现实的介入力量”(批判性)。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点句子内涵的能力。
①真正的解释。结合“它的核心是描述和预测”“解释则不仅于此:它不仅包括描述和预测,还包括超越事实的猜想”可知,不仅对一类现象进行描述或预测,还要超越事实提出猜想,揭示其中的因果律。
②真正的理解能力。结合“机器学习系统也无法解释语言的深层规则,因为语言的正确解释是非常复杂的,无法仅仅通过沉浸在大数据中来学习。例如,它们将句子与从其他句子中推断出的模式进行类比,而不考虑语言的正确解释和深层含义”可知,不仅仅基于已有数据的类比推理来理解,还要结合具体语境中的深层含义。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包括:一分为二、全面联系、矛盾分析、内因外因、具体分析等。要答出方法,并举出恰当的例子。
①结合“随着语料库持续更新与算法不断完善,未来AI(人工智能)写作全面赶超人类并非绝无可能”“人工智能写作无法实现现实性超越消解了写作对现实的介入力量”“缺乏真正的解释和理解能力”可知,要全面分析问题。认识AI的优势、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要认清其缺陷、带来的危害。
②结合“AI写作本质上是数据算法支配下的符号自动生成,虽然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类文学特征,但却无法真正实现对人类情感与想象的编码”可知,要善于透视本质。AI 虽然强大,但其本质是数据算法,决定它不具备情感与思考能力。
③结合“AI写作只能以不断消费现有人类审美资源的方式来维系虚假的审美幻象;不但无法产生真正伟大的作品,而且在审美资源的持续消耗中,必定走向枯竭,沦为空洞、虚假的机械复制”可知,要有发展的眼光。AI写作虽然出色,但会随着审美资源的持续消耗走向枯竭与机制复制。
④结合“人工智能写作无法实现现实性超越。人类写作可以通过想象超越现实,提供精神慰藉和审美愉悦:而AI写作则被限制在算法范围内,沦为事件记录,无法满足人类对超越性的渴望”可知,要学会联系比较。将AI与人类进行深入比较,可看出AI之不足与人类之伟大。
⑤结合“AI写作依托大数据,可为人类感性需求提供精准而全面的满足,从而不断趋向于一种反智主义的娱乐化、平面化与庸俗化,可能导致人类在不知不觉中偏离理想的健全人性。因此,我们应该将人工智能严格限制在辅助性工具的范围内,防范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异已性的存在反客为主,参与到人类的观念认知建构中”可知,要学会分清主次。人的发展决定于自身情感、思维等方面的发展,AI只是外在辅助。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斑鸠之鸣
刘云
巴山大梁下的八道河是由高山峡谷中的河流构成的。一个大峡谷,两岸又套着多少小峡谷,像一个巨大的“非”字,笔画却不止那六横。从源头冯家梁、东河垭口数起,百多里水路,得有多少横呀!八道河最著名的是沿途的水竹、白蜡树、香樟。原始地带的香樟不容易与白蜡树区分,它们长得几乎一模一样。阴湿、幽暗、狭长、深邃的八道河,一年四季只有水声、风声贯穿。此外还能听到什么呢?是那斑鸠之鸣。
八道河众多的河流之岸上,在某一个安静时刻,斑鸠声猛可地响起来。那时,心静,水声、风声似乎消失了,从水雾弥漫的河岸那端,一声,两声,然后是一串:“咕,咕,咕咕,咕咕咕……”单调而又悠长。在我听过的鸟鸣声中,斑鸠之鸣是最单调的,固执,一成不变,没有旋律感,连麻雀都不如——在春天的早上,麻雀的鸣叫有音乐小品的味道,更不用说雨后麻雀在积水潭边梳洗翅膀时,发出的精灵般的悦鸣。
单音节的斑鸠之鸣,显得古老而悠远,我也坚信斑鸠这种小小的生物,当是最最古老的物种。它们不华丽,一般季节,总是铁灰色,春天会褪为银灰,反射天光,这季节的斑鸠已然交配,生殖的光华叫它们略有动人之处——在巴山地区,在那些水边、浅林地带,在水竹与白蜡树、香樟间,我发现了这细小的变化,从而感知春天这生命之季在斑鸠羽毛上朴素而华丽的呈现。
如果我说从斑鸠单调的鸣声中,我能分辨出不同地方斑鸠的口音,有谁相信呢?八道河一带的斑鸠远离村落,长年生活在无人的水边、林中,保留了上古口音,苍色、直白,像风敲树干,几无变化,在它们那里时间似乎一直停留在上古。而往南,到岚河一带,人口密集,斑鸠之鸣明显有别于八道河一带,带着四川口音、尖利,逼仄,像风从门缝挤过,或从冬天的窗户纸穿过,带着哨音。岚河一带,是茂密的山林与丰沛的水合构的宁静之地,天地潮润,人与庄稼休戚与共,斑鸠之鸣也有了生存之味。比如,其声调变得婉转,像岚河岸边的水声、水汽,有快乐与忧愁。
越过秦岭巴山的第一、二个台阶,下落到河谷地带,是田湾,鱼米之乡,树木缺少层次感但变得更为密集,人间的烟火气悬浮于天地之间,构成天与地薄薄的“窗户纸”。是谁屡屡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除了斑鸠,还有谁呢!在人声变得寂然之时,平川一带的斑鸠之鸣会响起:“咕——咕——”比如清晨,大地刚刚苏醒;比如黄昏,大地睡意上升。斑鸠之鸣像劳乏后的叹息,体力恢复后出一口长气,我无数次地听到这样的斑鸠之鸣,世俗,温暖,人味十足,很容易叫人想到家,想到妇人、孩子、父母、家畜,当然还有饭食与酒。
真正的农人,能从斑鸠之鸣中听出别样的意味:春天叫,意味着生产开始;夏天叫,意味着庄稼疯长,农人可以短暂歇息;秋天叫,庄稼已然收获,田地空荡,蚂蚱在最后一层草绿中褪去自己的青色;冬天叫,雪也许就要下来了,油菜在起旱的田垄上转青并准备转为墨色。
很多心思敏感的朋友与我一样,在城市的边缘地带竟也听到了斑鸠之鸣。那样的地方,一般有成片的香樟林,人工栽植,但已然长得野相。在城市不停息的喧闹声中,在混杂的各色音响中,“咕”一声,又“咕”一声,然后停歇,消逝,久久不再响起,宛若一个梦境,而后,“咕”又响起,继而再次被城市的机械之音淹没。是的,在我经过的所有南北城市,无一例外地,都听到过斑鸠之鸣。多么美好呀!斑鸠叫人想到土地、房屋、亲人的面孔、粮食与光阴。因此,在一些陌生的城市留驻时,在斑鸠声中,我心情平静,仿佛能在某一个街口路遇多年前的邻居。
我住在汉江边一个干净的小城,人口不多,繁荣昌盛,一切按部就班。工作之余,我有大把的时间倾听斑鸠之鸣,它们在我的小区中心广场的香樟林子中,在江水转弯处的水竹林里,有时在江水一般泛滥的街道车流中。我在一座十五层高的楼里办公,有时斑鸠之鸣会飘过我的窗口,或者像雨后穿透云层的霞光,投射到我的办公桌上,叫我感动。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描写麻雀的叫声“有着音乐小品的味道”,如同“精灵般”,意在以此衬托斑鸠之鸣“是最单调的,固执,一成不变,没有旋律感”。
B. 文章以“像风敲树干”“像风从门缝挤过”“像劳乏后的叹息”等语句描写斑鸠之鸣的不同口音,暗示作者改变了斑鸠叫声单调的原有印象。
C. 文章以“除了斑鸠,还有谁呢!”强调正是斑鸠屡屡“捅破”天地之间的“窗户纸”,突出斑鸠之鸣有打破寂静、沟通天地的特别效果。
D. 作者将斑鸠之鸣比作“雨后穿透云层的霞光”,暗示斑鸠的鸣叫成为了作者心灵上的指引,使他在繁忙喧嚣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宁静和希望。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善用拟声词,以“咕,咕,咕咕,咕咕咕……”表现斑鸠之鸣从稀疏变繁密,以“‘咕’一声,又‘咕’一声”表现斑鸠之鸣时断时续、若隐若现。
B. 文章通过描写斑鸠的鸣声随着季节的更迭而发生变化,形成了一条贯穿全文的时间线索,使得文中多个不同的场景能够在主题和情感上保持一致。
C. 文章描绘斑鸠之鸣时,既有整句与散句的错落,也有长句和短句的变化,句式的灵活运用,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韵律,使得文章的节奏感更加丰富。
D. 文章在空间转换上散而不乱,从“八道河”出发,“往南,到岚河一带”,接着“下落到河谷地带”,再由乡村转向城市,以作者住的小城收尾。
8. 文章第一段为什么要详细描写八道河的景致?请结合文本分析。
9. 审美趣味主要指人们审美选择的倾向性。本文的“斑鸠之鸣”与下面的“秋蝉的残声”相比,所折射的审美趣味有何不同?为何有这种不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答案】
6. B 7. B
8. 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八道河比作“非”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八道河大峡谷套小峡谷的独特的地理形势,表现了作者对八道河的惊叹之情。
②突出环境的原始与静谧,为斑鸠之鸣的“古老悠远”特点做铺垫。
9. ①“斑鸠之鸣”反映的是一种古朴、自然的审美趣味。作者通过对斑鸠单调、悠远、质朴鸣声的描写,折射出对自然、宁静和土地的向往与怀念。
②“秋蝉的残声”则带有北方特有的苍凉、衰败感,反映了对季节交替和生命流逝的敏感与感叹。
【解析】
【分析】
【导语】文章通过描绘斑鸠之鸣,展现了自然的古远与多样性。以八道河为起点,从不同地方、季节、人与自然的角度,丰富了斑鸠鸣叫的内涵。作者将单调的鸣声赋予地方特色和情感,形成一种从古至今的时间联结,以及人类情感的共鸣。通过细腻的描述和诗意的比喻,文章唤起读者对宁静、乡土的怀念,在浮躁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暗示作者改变了斑鸠叫声单调的原有印象”错误。根据原文“如果我说从斑鸠单调的鸣声中,我能分辨出不同地方斑鸠的口音,有谁相信呢”可知,作者是认为斑鸠的口音有所不同,但依然没有改变其“单调、一成不变”的特点。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形成了一条贯穿全文的时间线索”错误。根据原文“八道河一带的斑鸠远离村落……”“越过秦岭巴山的第一、二个台阶,下落到河谷地带”“很多心思敏感的朋友与我一样,在城市的边缘地带竟也听到了斑鸠之鸣”“我住在汉江边一个干净的小城,人口不多,繁荣昌盛,一切按部就班。工作之余,我有大把的时间倾听斑鸠之鸣”可知,文章更多是通过空间转换和对斑鸠鸣声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感受来推动文章的发展。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从自身审美价值、渲染气氛、烘托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等角度展开。
①根据原文“一个大峡谷,两岸又套着多少小峡谷,像一个巨大‘非’字”可知,作者描写八道河时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八道河比作“非”字,将自然地理的抽象感具象化,这一比喻不仅使读者直观地感受到八道河的地理形势,也让人印象深刻,传达了作者对八道河壮丽景象的惊叹和赞美之情。
②根据原文“八道河最著名的是沿途的水竹、白蜡树、香樟。原始地带的香樟不容易与白蜡树区分,它们长得几乎一模一样。阴湿、幽暗、狭长、深邃的八道河,一年四季只有水声、风声贯穿”可知,作者构建出一个与世隔绝、自然原始的场景。这种古老、原始的环境为后文斑鸠之鸣的“古老悠远”特点做了铺垫。斑鸠在这样的环境中长久生活,似乎它们的鸣叫也承载着这片土地的历史和古老的气息,因此斑鸠的鸣声显得不华丽,但充满了质朴和历史感。作者在后文中提到斑鸠的鸣叫带着“上古口音”,这种古老的声调与八道河这片原始的土地形成了呼应,进一步凸显了斑鸠之鸣所代表的悠远历史感。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①根据原文“在我听过的鸟鸣声中,斑鸠之鸣是最单调的,固执,一成不变,没有旋律感”“单音节的斑鸠之鸣,显得古老而悠远”“真正的农人,能从斑鸠之鸣中听出别样的意味”可知,本文中的“斑鸠之鸣”带有一种悠远、古老的特点,反映出一种古朴、宁静的审美趣味。斑鸠的鸣声虽然单调,但在作者的笔下却与自然融为一体,象征着一种质朴的生命力。斑鸠的叫声常年伴随着河岸、林地与村落,它的鸣叫不带任何喧嚣、繁华的都市感,而是带有土地与自然的气息。作者描写斑鸠的“铁灰色”和“银灰色”羽毛,展现出斑鸠在自然中朴素无华的形象,折射出对自然和谐、生命延续的审美认同。对作者来说,斑鸠之鸣不仅是自然的声音,也是与乡土、亲情和生命节奏相连的声音,表现出作者对乡村自然生活的依恋与对土地的深情。
②根据“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嘶叫的秋蝉”可知,“秋蝉的残声”则折射出一种苍凉、衰败的审美趣味。秋蝉的嘶叫带有强烈的季节性特征,象征着北方秋天的到来和生命即将走向终结。它的声音在北方随处可闻,如同家庭的一部分,反映了蝉声已与北国的生活密不可分。然而,秋蝉的叫声具有一种“衰弱的残声”特质,折射出生命的无常与流逝。秋蝉的嘶鸣与深秋景象相连,代表着北方的凋零与肃杀之气,给人一种感伤与怀旧的情感体验。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怏怏,羞与绛、灌[注]等列。……陈豨拜为钜鹿守,辞于信。信挈其手,辟左右,曰:“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有人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乃与萧相国谋,诈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给信曰:“虽疾,强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太史公曰:假今韩信不伐已功,不矜其能,则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选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材料二:
信不反也。何以知之?于信之报漂母知之也。方信在淮阴,一市咸笑其怯,母独为进食,宜其有知己之感。千金之报,不为重也。迨于楚为郎中,投汉为都尉,至此而天下遂无一人知己者,此信所由亡也。当其时蒙杰并起,可与就天下者惟楚、汉,信之亡,将安往哉?盖惟有穷饿于深山以没世焉尔,何也?彼其视郎中、都尉之遇,甚于胯下之辱也。乃高帝一闻萧何之言,不特赦其罪,且以为大将,又设坛场具礼,召居上座。自古君臣相遇之隆,未有若高帝之于信也。其知己之感,虽肝胆涂地不惜,彼蒯通之言,曾何足以动心哉?
天下已定,信未尝有纤毫之过,而陈平倡伪游之邪说,无故贬爵,使与绛、灌并列。其与郎中、都尉之遇何异?欲禁其无怨望之言,难矣。彼吕后者,包藏祸心,以为信不死,必不为所用。由是文致其辞,戮之钟室、史遂附会其说,谓与陈豨有执手之言。鸣呼!以信用兵之神,欲反则反耳,何藉豨为?信之视豨,犹绛、灌之属,不屑与之言者也。
然则信悔不用蒯通之计,非二心何?曰:其为是言者,深憾为女子所卖也。不然,以漂母一饭之不忘,忍负解衣推食之高帝哉?
(选自朱彝尊《韩信论》)
[注]绛、灌:指绛侯周勃与颍阴侯灌婴。韩信最初被封为齐王,后来被刘邦以谋反之罪贬为淮阴侯。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信知A汉王畏恶B其能C常称病D不朝从E信F由此G日夜怨望H居常怏怏。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羞,以……为羞耻,与《师说》“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相同。
B. 奉,遵从,与《六国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奉”意思不同。
C. 具,备办,安排,与《陈情表》“臣具以表闻”的“具”意思不同。
D. “虽肝胆涂地不惜”与《蜀道难》“锦城虽云乐”的“虽”用法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豨答应韩信将来一起谋反,一是出自他对韩信能力的信任;二是出自对汉王刘邦的不信任,他虽受重用,但也认为刘邦易起疑心。
B. 在司马迁看来,韩信因谋逆而被夷灭宗族,实属理所当然:而在朱彝尊看来,吕后因韩信不为己用就诬陷并铲除他,可谓用心恶毒。
C. 萧何(萧相国)与吕太后密谋,活捉了韩信;而之前他曾将落魄的韩信推荐给汉高祖,使其得到重用。故后人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D. 在朱彝尊看来,韩信最初做郎中、都尉,以及后来被无故贬级,都是比当年胯下之辱更大的耻辱;但是韩信能忍辱负重,实在难得。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此而天下遂无一人知己者,此信所由亡也。
(2)以信用兵之神,欲反则反耳,何藉豨为?
14. 对司马迁认定韩信“乃谋畔逆”依据的多个史实,朱彝尊分别进行了辩驳,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
10.CEH 11. D12. D
13. (1)到这时天下就没有一个人是自己的知己了,这是韩信(最终)灭亡的原因。
(2)凭借韩信神奇的用兵才能,想要反叛就反叛了,哪里用得着借助陈豨呢?
14. ①针对 “陈豨拜为钜鹿守,辞于信。信挈其手,辟左右,曰…… 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 这一史实,朱彝尊认为以韩信的用兵才能,想反就反,不必借助陈豨,且韩信视陈豨如绛、灌之属,不屑与之言,所以不可能与陈豨合谋反叛。
②针对 “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这一史实,朱彝尊认为韩信说后悔不用蒯通之计,是因为深感被女子(吕后)所骗,并非有二心,不是真的想谋反。
③针对“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怏怏,羞与绛、灌等列” 这一史实, 朱彝尊认为天下已定后韩信没有过错却被无故贬爵,他有怨言是正常的,不能因此认定他谋逆。
【解析】
【导语】两则材料通过对韩信不同处境和结局的描述,呈现了韩信在汉朝功成名就后所面对的困境与抉择。材料一主要叙述了韩信因能力突出而遭忌惮,直至谋反被杀的过程,并以司马迁的观点总结韩信最终悲剧的必然性。材料二则借朱彝尊的视角,为韩信辩护,强调其冤屈,指出韩信并未真正反叛,而是遭到不公对待。两材料通过对韩信的不同解读,探讨了历史人物命运的多重可能。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韩信知道汉王畏忌自己的才能,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从此,韩信日夜怨恨,在家闷闷不乐。
“信”作主语,“汉王畏恶其能” 作“知”的宾语,在C处断开;
“常称病不朝从” 是韩信的行为表现,“称病”“不朝从”构成连动结构,在E处断开;
“信”作主语,“怨望”作谓语,主谓结构构成完整句子,在H处断开。
故选CEH。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句意:和绛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B.正确。遵从/进献,奉送。句意:我一定遵从您的教诲!/奉送给它的土地越多,它侵犯土地的行为就越急迫。
C.正确。备办,安排/详尽地。句意:并且设立坛场,安排按照礼仪来接待。/我(把自己的苦衷)详尽地写在表上呈报。
D.“用法相同”错误,即使/虽然。句意:即使是肝脑涂地也不惜。/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但是韩信能忍辱负重,实在难得”错误。材料二 “彼其视郎中、都尉之遇,甚于胯下之辱也” 只是说韩信认为郎中、都尉之遇比胯下之辱更难以忍受,并不是说都是更大的耻辱且能忍辱负重。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至”,到;“遂”,于是,就;“所由”,……的原因。
(2)“以”,凭借;“反”,反叛;“藉”,借助。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①针对“陈豨拜为钜鹿守,辞于信。信挈其手,辟左右,曰:‘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曰:‘谨奉教!’”这一史实,根据朱彝尊辩驳:“呜呼!以信用兵之神,欲反则反耳,何藉豨为?信之视豨,犹绛、灌之属,不屑与之言者也。” 可知朱彝尊认为凭借韩信的用兵才能,想反随时可以反,没必要借助陈豨。而且韩信根本不屑与陈豨为伍。
②针对“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这一史实, 根据朱彝尊辩驳:“然则信悔不用蒯通之计,非二心何?曰:其为是言者,深憾为女子所卖也。不然,以漂母一饭之不忘,忍负解衣推食之高帝哉” 可概括为朱彝尊指出韩信说后悔不用蒯通之计,只是因为被吕后所骗而深感遗憾,并非有二心。他对漂母一饭之恩都不忘报答,不会辜负对他解衣推食的汉高祖。
③针对“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怏怏,羞与绛、灌等列”这一史实,根据朱彝尊辩驳:“天下已定,信未尝有纤毫之过,而陈平倡伪游之邪说,无故贬爵,使与绛、灌并列。其与郎中、都尉之遇何异?欲禁其无怨望之言,难矣。彼吕后者,包藏祸心,以为信不死,必不为所用。由是文致其辞,戮之钟室” 可概括为朱彝尊认为天下已定后韩信没有过错却被无故贬爵,这和他当初做郎中、都尉时的待遇一样,他有怨言是正常的,不能因此认定他谋逆。而且吕后包藏祸心,编造罪名杀了韩信。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韩信知道汉王刘邦忌惮他的才能,经常假装生病不参加朝见和随行,因此韩信日夜怨恨,心情常常不愉快,感到羞耻与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去向韩信辞行。韩信握着他的手,让左右退下,说:“你是陛下信任宠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发你叛变,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再次告发,陛下就会怀疑了;第三次告发,陛下一定会愤怒并亲自率军前来。我会从中协助你,天下就可以谋取了。”陈豨素来知道韩信的才能,说:“我一定遵从您的教诲!”汉十年(前197年),陈豨果然反叛。刘邦亲自率军前去讨伐,韩信称病没有随行,于是与家臣密谋,夜间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袭击吕后和太子。部署已经定好,只等陈豨的消息。有人向吕后告发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吕后于是与萧相国密谋,假称陈豨已经被处死,令列侯和群臣都来祝贺。相国萧何对韩信说:“你虽然有病,也勉强来祝贺吧。”韩信来到朝廷,吕后命令武士将韩信捆绑起来,在长乐宫的锺室里斩首。韩信在被斩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策,竟被女子小人所欺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
太史公说:如果韩信不夸耀自己的功绩,不炫耀自己的才能,那么他对汉家的功勋可以与周公、召公、太公相提并论,后世将会享受祭祀。他不致力于这样做,却图谋叛逆,被灭族,不也是应该的吗!
(选自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材料二:
韩信并没有反叛。怎么知道的呢?从韩信回报漂母的事情就可以知道。当韩信在淮阴的时候,整个市场上的人都嘲笑他胆小,只有那位漂母给他饭吃,他应该有得到知己的感激之情。千金的回报,并不算重。等到他在楚地做郎中,投奔汉军做都尉,到这个时候天下就没有一个了解他的人了,这是韩信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在那个时代,群雄并起,能够与之争夺天下的只有楚王和汉王,韩信的失败,他将能去哪里呢?恐怕只能是在深山中穷困饥饿到死。为什么呢?他将做郎中、都尉的遭遇,看得比胯下之辱还要严重。可是当汉高祖一听到萧何的话,不仅赦免了他的罪,还任命他为大将,并且设立坛场,按照礼仪来接待,请他坐在上座。自古以来,君臣相遇的礼遇之重,没有比得上汉高祖对韩信的。他对知己的感激之情,即使是肝脑涂地也不惜,那些蒯通的话,又怎么足以动摇他的心呢?
天下已经平定,韩信从未有过丝毫过错,而陈平却提出伪游的邪说,无故降低他的爵位,让他与绛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这与做郎中、都尉的遭遇有什么不同?想要禁止他没有怨恨的言论,太难了。那个吕后,心怀叵测,认为韩信不死,一定不会为她所用。因此,她罗织罪名,将韩信在钟室处死,史官于是附和她的说法,声称韩信与陈豨有密谋。唉!凭借韩信用兵如神,想要反叛就反叛好了,何必要借助陈豨呢?韩信看待陈豨,就像看待绛侯、灌婴一样,不屑与他交谈。
那么韩信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策,难道不是有二心吗?回答是:他说这样的话,是因为深深遗憾被女子所骗。否则,以他对漂母一顿饭的感激,怎么会忍心辜负解衣推食的汉高祖呢?
(选自朱彝尊《韩信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延和殿退朝口号(其二)①
陆游
十年短棹乐沧波,强著朝衫弃钓蓑。
才薄何堪试冯翊②,恩深犹许对延和。
空墙烟柳遥迎马,辇路春泥欲溅靴。
莫恨此身衰病去,同时朝士久无多。
[注]①1186年,赋闲五年、六十二岁的陆游被起用为严州知州,赴任前先到临安觐见皇帝。皇帝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②冯翊:古冯翊郡素有“三秦通衢”之称,为兵家争夺的战略要地。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这些年在山水之间享受隐逸之乐,因为皇命在身而不得不重新出来做官。
B. 诗人自称“才薄”,不一定是真心话;对被委派到严州任职,也未必感到满意。
C. 诗人对能来到延和殿面圣十分感恩,虽到了衰病之年,仍下定决心要以身报国
D. 诗人感慨同辈的朝士越来越稀少,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更迭的无奈之情。
16. 第三联描绘朝见皇帝的途中所见,其中蕴含微妙的情感,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
【答案】15. C 16. ①“空墙烟柳遥迎马”描绘出清新的自然之景,流露出诗人对途中美景的欣赏愉悦之情。
②“辇路春泥欲溅靴”,泥泞的道路暗示出赴任之路并非坦途,也可能暗含诗人对前途的一丝忧虑。
【解析】
【导语】陆游在这首诗中通过个人出山赴任的经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怀念与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全诗流露出作者对年老体衰的无奈,以及对恩宠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引发了对同僚凋零、时光流逝的深沉思索,情感真挚自然。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仍下定决心要以身报国”错误,诗中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皇恩的感慨、自身衰病的无奈及对人事更迭的感慨,未明确表达以身报国之意。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空墙烟柳遥迎马”,这句诗展现的清新自然之景,体现了陆游在特定情境下的心境。“空墙”营造出一种宁静、空旷的氛围,暗示着陆游在经历了赋闲五年的时光后,内心渴望一份宁静与安稳。而“烟柳遥迎马”,生动地描绘了柳树在风中摇曳,仿佛在热情迎接他的画面。这不仅让陆游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也象征着一种新的开始和希望。在前往觐见皇帝的途中,这样的美景让他暂时忘却了过去的坎坷,沉浸在当下的愉悦之中,同时也为即将面临的新机遇感到欣喜。
“辇路春泥欲溅靴”,“辇路”本是象征着皇家权威和荣耀的道路,但“春泥”却使这条路变得泥泞。这暗示着陆游此次赴任之路充满挑战。泥泞的道路可以理解为他对未来仕途不确定性的担忧。陆游深知自己“才薄”,虽蒙恩被起用,但前路艰难。一方面,这可能反映出他对自身能力能否胜任新职位的疑虑;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他对官场复杂环境的担忧。这种忧虑并非无端,而是基于他多年的人生阅历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泥泞的道路就像他未来可能面临的各种困难,让他在兴奋之余也保持着一份清醒和谨慎。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房老师引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开导小明不要再纠结于昨天的错误,而要努力开创美好的未来。
(2)小刚依照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意,画了一幅题为“江山秀丽”的山水画。
(3)古代诗人常借鬓发的变化表达年华逝去的感伤,如“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悟已往之不谏 ②. 知来者之可追 (2)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3)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谏、练、簇、鬓、潦、衰、华。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疆吐鲁番盆地天气高温干燥,素有“火洲”之称。然而在火焰山下,源自天山博格达峰的冰山融水,经由一条条蜿蜒的人工暗渠, A 流向绿洲深处。这就是地下灌溉水利工程——坎儿井。坎儿井有“地下水长城”之称,也是至今仍在使用的“活的文化遗产”。它与被誉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之一;还有另外两项是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
坎儿井历史悠久。《史记》中记述了西域“竖井通渠”之法,唐代文书中也有关于“胡麻井”以及机构“掏拓所”、水官“掏拓使”等的记载。这些说明坎儿井在新疆古代农业发展史中有着 B 的地位。
目前,全疆记录在册的坎儿井有1540条,①分布在吐鲁番市就有1200多条。②其中190条坎儿井仍有水流,③通过总长约3400公里的暗渠,④继续灌溉着近10万亩的面积。这充分表明坎儿井在当地农业生产中仍然发挥重要作用。
坎儿井系统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开凿时,从村庄低处逆向往天山方向的山体高处挖暗渠;每隔20至50米挖一个向下的竖井,方便挖掘暗渠时定位、输送泥土、通风供氧。当暗渠不断接近山体,连通地下水暗流,就形成引水通道。暗渠又分为集水段和输水段:( 甲 ),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后者用于输水,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明渠是方便村民日常取水的小渠,涝坝则起到蓄水池的作用。渗入地下的天山冰雪融水,( 乙 ),再通过明渠接入地上的涝坝,供农田灌溉和日常生活使用。
可以说,坎儿井是中国古代人民抵抗干旱、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智慧体现。如今,坎儿井已然成为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的打卡胜地。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 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写出修改后的句子),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比较散乱,请将这些句子变成一个条理清晰的长单句,可以适当增删文字,不得改变原意。
22. 文中称坎儿井为“地下水长城”,这一比喻的本体与喻体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
18.A源源不断
B举足轻重
19. 甲 前者用于集水
乙 通过暗渠流向村庄后
20.
①分布在吐鲁番市的坎儿井就有1200多条
④ 继续灌溉着近10万亩土地
21.
有着“地下水长城”之称且至今仍在使用的坎儿井是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之一的“活的文化遗产”。
22.
(1)规模宏大:长城雄伟壮观,绵延万里;众多暗渠,分布广泛,暗渠总长约3400公里。
(2)作用重大:长城防御工程,守护边疆;坎儿井灌溉水利工程,保障着当地水资源,抵御干旱,促进农业生产,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3)历史悠久:长城历史悠久,见证了多个朝代的兴衰;坎儿井历史悠久,《史记》中有相关记述,至今仍被使用,堪称“活的文化遗产”。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处,此处用来形容冰山融水经由人工暗渠不断地流向绿洲深处,可填写“源源不断”。“源源不断”是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
B处,此处是形容坎儿井在新疆古代农业发展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可填写“举足轻重”。“举足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处,前文提到暗渠分为集水段和输水段,后面分别对两者进行说明,此处先说明集水段的用途,与后文“后者用于输水”相对应,故可填“前者用于集水”。
乙处,空处与前文“渗入地下的天山冰雪融水”和后文“再通过明渠接入地上的涝坝”相衔接,故可填写“通过暗渠流向村庄后”。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分布在吐鲁番市就有1200多条”结构混乱,应在“吐鲁番市”后加“的坎儿井”,使“坎儿井”作动词“有”的主语。
④“继续灌溉着近10万亩的面积”搭配不当,“灌溉”和“面积”搭配不当,可将“面积”改为“土地”。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式变换的能力。
首先明确长单句的结构,即“主语+谓语+宾语”,主语、宾语前可以有修饰成分。
然后分析所给句子的主要信息,确定主语为“坎儿井”,谓语为“是”,宾语为“活的文化遗产”。
接着把其他信息作为定语加到句子中,“有着‘地下水长城’之称且至今仍在使用”“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之一的”都是对“坎儿井”和“活的文化遗产”进行修饰限定的。这些修饰限定词可以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放在主语“坎儿井”和宾语“活的文化遗产”的前面。
最终整理成一个条理清晰的长单句。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
明确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本体是坎儿井,喻体是长城。
从不同角度分析两者的相似之处,可考虑两者的外在特征,如规模大小等。分析两者的功能作用。探究两者的历史长短及历史意义。
组织答案时要提取与这些角度相关的信息进行具体分析。
(1)长城规模:长城雄伟壮观,绵延万里,是举世闻名的宏大建筑工程。它横亘在山川之间,长度惊人,体现出宏大的气势。
坎儿井规模:文中提到众多暗渠组成坎儿井系统,暗渠总长约3400公里。虽然坎儿井在地下,但如此长的暗渠长度也显示出其规模的庞大。众多的暗渠如同长城的绵延不断,在规模上给人以宏大之感。
(2)长城作用:长城作为重要的防御工程,在古代守护着边疆,抵御外敌入侵,对国家的安全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卫国家的坚固屏障。
坎儿井作用:坎儿井是地下灌溉水利工程,它将源自天山博格达峰的冰山融水通过暗渠引入绿洲深处。在新疆吐鲁番盆地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坎儿井保障着当地的水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水源,抵御干旱,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两者虽然作用领域不同,但都在各自的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长城历史: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多个朝代,历经秦、汉、明等朝代的不断修建和完善,见证了无数的历史事件和兴衰变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坎儿井历史:文中提到《史记》中记述了西域“竖井通渠”之法,说明坎儿井在古代就已经存在。而且坎儿井至今仍在使用,被称为“活的文化遗产”。这充分体现了坎儿井历史的悠久,它承载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历经漫长的时间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是过去的“原因”,还是现在的“目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