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拒绝,为什么总是这么难?

文摘   2024-10-31 11:57   湖北  
编者按:拒绝,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往期与任喆老师的直播中,我们恰好探讨了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将直播内容整理为文章供所有对于拒绝感兴趣的朋友交流学习。本文由蓝雨葳整理,观点由任喆提供。为保证阅读体验,文章内容对比直播内容有增删。

拒绝,是在表达不一样
最近平台上有一个关于婴儿观察的模块。在婴儿观察里面,我们会看到有一个阶段,就是婴儿6个月左右,会开始进入分离个体化的过程。有些小孩开始说话时就会说“不”、“不要”。这就是他在拒绝。我们问一些成年人“你喜欢干什么?”或者“你喜欢做什么?”、“你喜欢吃什么?”。可能一下子喜欢什么不一定能说清楚,但是不喜欢什么是很清楚的,是知道的。在这两个表达中都有一层含义,就是在确认或者确立个体的主体性,我和外界不一样,当这个“外界”坐落在具体的人身上,也就是在表达我和你不一样。
母婴关系里面,当孩子开始说不的时候,就是在从之前的共生、依赖的关系中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想法和意图,他通过“不”这样简单的语言来区分你和我。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慢慢有主体感,有自己的人生版图,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孩子而言,一方面是要他离原生的那个共生、依赖的关系远一点,另一方面,那个共生、依赖的关系其实也是有很多营养,是保护的来源。小孩既要面对远离这部分营养、保护源的恐惧,又要面对自己向外去探索,感受他自己的感受。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小孩子往外走一点,然后就回来,再往外走一点再回来,这样一个来回充电的过程。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拒绝的过程。拒绝不是在某个时刻发生的,拒绝是一个过程。

我和你不一样,某种程度上是精神层面的分化,也可以说是独立。我记得我在学习这个概念的时候,老师讲了一句很简短但是印象很深的话:人的独立本身就意味着去体验到很多负面的感受。也就是说,独立并不是伴着光辉,也不是想象中全都是正能量的,其实这个独立分化的过程,常伴有着要去体验到好多负面的感受,体验到我和你不一样,或者我跟这个世界大家所期待的都不一样。
当一个人拒绝对方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某种以前很熟悉的感觉或许是有滋养成分的在远离你。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拒绝那么难的原因之一。
回到婴幼儿时期看,这种有营养,有保护性的熟悉感是来自于身边的照顾者或养育者的。所以当孩子远离熟悉感的时候,潜意识里会觉得这是在拒绝养育者。同理,当孩子在拒绝的时候,也会要摆脱以往的熟悉感。所以当孩子去试着对父母说并不,试着去拒绝父母的话,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自己慢慢远离那种让自己依赖的比较熟悉的感觉,把自己投放在一个不那么熟悉的,要自己来面对陌生感觉的过程中去,这是不那么容易的。
在一些文章或者我们所受到的教育中,都会说孩子要向父母表达所谓的忠诚,不能背叛。而拒绝父母好像就是在背叛或伤害他们,于是孩子产生内疚。这是不能拒绝的另一个原因。
我更倾向于,先把内疚感放旁边放一会儿,我们先试着在某种情况下去看一看如果不用“内疚感”这个词,我们内心还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因为,那种离开父母、拒绝父母,或者是离开或拒绝那种熟悉的感觉,好像是被“内疚”这个词套住了,但是我相信远比“内疚”这个词更多的感受存在着。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命名”的过程,例如刚刚提到的内疚,它可能是一系列的感受,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对它命名为内疚,而我们的着力点还是要看到这个内疚是什么样的内疚。因为我们经常倾向于说这个情况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或者那个情况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比如说a概念是苹果汁,b概念是葡萄汁,c概念是其他汁,但现实情况是这个感受的存在是一个混合型的果汁,它里面既有a又有b又有c,所以需要去感受去斟酌里面有多少比例的内疚,里面有多少比例的抛弃,或许还有其他什么的。
这样的一个命名、叙述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分化或者独立的过程,独立的拥有你对于你自己的人生的描述,而不是更多的依赖现有的那些词汇或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那些让我们难以名状的感受或许是跟这个或者那个概念有关,这是可以安抚到内心的。
这个过程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也可以通过去了解一些资料,大致获得一些知识来让自己好受一点。有些人可能更勇敢一些,会走进咨询室,去订制一个专属的一对一,抽丝剥茧似的探讨。

拒绝,是内外冲突的表现
几乎每个小孩都遇到过,逢年过节,亲戚长辈相互问候或者吃团圆饭的时候,被父母要求和所有长辈打招呼,或者拜年之类。有些小孩就会很愿意,有些小孩就不肯。这就是要看外在的那个期待带来的压力的大小,当这部分的压力大于内在主动想做这件事时,就容易产生拒绝感。因为这个小孩在慢慢感觉到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还是不得不去做的。
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是知道这个世界是有一套社会秩序的,这是我们从小到大习得并理解的,比如,买东西需要排队,公共场合不能大声说话等等。但随着长大,我们会希望自己活得更加自洽,更加从容,可能就会与外部秩序发生冲突,需要明确的表达出“我不愿意这么做”。这就是当你内心的秩序和外部秩序发生冲突的时候,有没有勇气去拒绝这件事。
我看到有人说,他的姐姐从小就不跟邻居打招呼,因此挨了很多骂,但是在他心里是非常佩服姐姐的,觉得她很有个人意志,同时又很有安全感,不怕父母去责备她。其实这个的关键是当你向这个世界表达拒绝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发生了什么。如果发生的结果对你造成的影响不至于扰动到太多的时候,这个情况就是OK的。
因为有的拒绝产生的影响可以很快恢复回来,但是有的拒绝就像是灾难,会给人一种整个人、整个世界都不好了的感觉。差别就像一块石头扔在水里,有的人产生的影响就是水花不大,但有的就像滔天骇浪。所以更重要的是在你的想象里面,在你的感受里,当你去拒绝别人的时候,别人给到你的反馈是什么样的?你会不会担心,别人给到你的反馈是怎样的扰动。

孩子的拒绝,是在构建内部规则

在观察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孩子如果敢于拒绝,这可能会对于父母是很容易产生焦虑,比如孩子没有听长辈或老师的话,在未来遭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怎么办。作为父母,是要站在维护孩子感受的立场去支持他拒绝外在的劝告,还是要让孩子去适应某些规则。
这对于很多父母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遇到坎坷或者走弯路。这里好像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说孩子要做自己,另一部分是现实中有一套规则,就是听大人的话。当父母开始纠结的时候,可能是他们也不确定到底哪个更好或者说是哪个更对。但现实情况是,或许并没有所谓的好与对,可能只是两个方向同时在走。这时要去观察孩子,看他去表达拒绝时,内心是怎样的。因为有一种拒绝,自己内心是相对平和的,还有一种拒绝,内心是有些波涛汹涌的。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后者。因为这恰恰是他可以看到拒绝会发生什么,同时也感受到他内心中波涛汹涌的难受是需要去消化和被看到的。孩子练习多了,他会慢慢达到那种相对平和的状态。
再回到刚刚提到的社会规则,包括老师的话,当然是有必要听的。因为毕竟人是生活在群体关系中的,很难说完全的离经叛道。因此,有一部分去顺从或者符合权威或老师也好,或者是社会规则也好,就会收到一些好的反馈,这种不拒绝是有积极的一面的。虽然有人会说这样是妥协,但当一个人在关系中的时候,不拒绝会得到对方给予的一些认可也好,自己被对方看到也好,这些都是会真实给到的,而且这些感受还是挺受用的。只是自己内心需要有一笔账,就是要去平衡自己愿意牺牲掉多少来换取这个部分。当这部分达到平衡的时候,就是可以的。也就是说,既不会把自己完全牺牲去投入到一个不拒绝的关系中,也不会完全脱离关系,独立存在。

拒绝,并非攻击他人

如果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爱好或是生活得很顺遂产生了不配得感,那么他会开始进行自我攻击,就是自己对于这样的自己是拒绝的。这个自己攻击自己的过程,是一个内在的一部分的自己攻击另一部分的自己。
如果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内心中对自己的拒绝的部分,通过投射以及投射认同的方式在关系中互动时,一旦对方接收到,慢慢把这个互动变成真的,哪怕对方完全有这个自由和权利拒绝,在这个情况下,就会倾向于感受到自己真的是在被外界拒绝,内心的预言在现实中得到了验证。
当这两部分同时发生的时候,确实很难分清楚哪些来自自我的攻击,哪些来自对方拒绝。这时需要去看到这里面有什么,或者两部分都有。当我们试着去分清楚的时候,往往有这么一个倾向,到底是谁没做好,到底是谁的问题。但是在关系中很难讲,因为这是两个人互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能看到有多少来自于自己,有多少来自于对方,以及当自己被拒绝之后,对自己的扰动是多少。
所以,在表达拒绝时,那一刻最重要的是内心的状态和内心对外的态度。当自己内心是相对稳定的,就是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也不会怎样的时候,就会更笃定一点,空间感更灵活。对于受到拒绝时产生的在灾难性的想象的影响会更小。我们越是能够接受外界的存在与自己是不一样的,就越可以接受外界和他人与自己的差异性,同时又可以感受到并维护好自己主观体验的连续感。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