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伤自残,我该怎么与他相处?
文摘
2024-11-07 11:58
中国香港
Q:我家孩子十五岁,自卑,有心理疾病比较严重,自杀自残,毁物伤人,去看过,也住过院,效果不佳,我试着肯定他对他好也没用,他不接受心理治疗说没有用,带他去中医院他也不去因为不信。请问有没有好办法?目前只能吃精神科药物,我在家吓得不敢说话,随便一句话都会被他拿来攻击我不依不饶。见了警察和住院医生因为畏惧特别老实,说话通情达理,可是平时在家里对我百般刁难和苦苦紧逼,脾气上来时说着不听毁物伤人。A:对别人来说这是个悲伤的故事,但对你来说也许这是生活的痛苦本身。如果故事很悲伤,还可以对自己说,那只是故事。这样可以让自己和痛苦隔开一些,让自己好受一点。如果生活是痛苦的,那要如何和这个感受隔开一些呢?可能在你找寻答案的过程里,也犹豫过、愤怒过、无力过、无奈过,也无数次给自己打气过,对自己说,我是家长,我得坚强。也许,这也是孩子的感受。他也愤怒、恐惧、不知所措。不同的是,他还有个地方可以投放这些难受,那就是家长那里。一股脑的把难受感打上“这不是我的问题”的标签扔出去,扔给身边最亲近的人。关于这么做的原因,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有过一个解释。她说,面对不想要的东西,让人安心的不是随便扔掉就解决了,而是能确定的知道,扔掉的东西在哪里才行。想象一下,每天出门扔的垃圾,如果过了10天半个月、或者半年一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回到家里,把房间堆满,那我们在扔垃圾的时候会觉得多惶恐?会要做多少层层打包和加固的工作,来确保垃圾真的被扔掉了?也许孩子看起来咄咄逼人的时候,在孩子那头,也是无法区分是不是扔出去的情绪“原路返回”了的恐惧的时候。而作为家长,你可能也在寻找一个可以分解这些情绪,靠近孩子内心,看到那个恐惧的给情绪加上密封钢板,并且企图把它们焊死在回收场的行动,那个恐惧又无助,慌乱又抓狂的小小的宝宝的时刻。帮助有3个层次,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需要给予接受的一方和他发展层次相同的对等反馈,这些帮助才能被接收。换句话说,每个阶段就像是手机的充电口,安卓和苹果是不同的。帮助就像是充电,得是同种型号的接口对上了,才能启动供电的操作。从先后顺序上说,最后发展出来的是第三个层次叫做解释。这个层次上,通常习惯使用,“为什么——这是因为什么”这样的方式在头脑里运作,或者在人际间互动。比如一个人问为什么,另一个人回答因为123点。第二个层次是描述。在这个层次上通常习惯使用“是什么”的方式在头脑里运作,或者在人际间互动。比如一个人看上去在问为什么,实际上是想知道是什么。一个英国的分析师谈到多年前她的案例,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但心里发育比较滞后,这个小伙子身高1米8,不敢出门,有情绪控制较弱的情况存在,周围的人也都躲着他。经过几年的治疗以后,他可以独自乘地铁出门去见治疗师了。但有一天,他迟到了却很生气的咣咣砸分析师的门。分析师是个1米6的女性。看到一个1米8的壮汉砸门,还是心底有些害怕的,虽然这个壮汉是认识的人。经过一些关于为什么的解释无效以后,分析师改变了策略。她想到,可能是因为地铁晚点了。于是说,地铁晚点了真的很烦人对不对?然后这个小伙子安静下来了。第三个层次是定位。在这个层次上,不做过多的描述和解释,只是做最基本的区分,引起注意,有点像“嘿,这儿有个不一样的东西,我看到了”。针对发展更早期的情况可以先在这个层次上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