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发展势头迅猛;在疾病诊断、病理诊断以及治疗辅助方面发挥显著;此外,人工智能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优化治疗效果。同时,产品注册上市是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小编为您整理了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典型产品的注册数据。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典型产品注册情况
2020~2023 年在我国注册的第三类深度学习独立软件共73 项,其中境内产品注册71 项,占97.3% ;进口产品注册2 项,占2.7% ;港澳台无产品注册。
说明境内产品是第三类深度学习独立软件的主流产品,且发展迅猛。进口产品注册数量偏少,主要原因在于:进口产品大部分为人工智能软件组件,未纳入人工智能独立软件的统计范围;部分进口产品转产我国,重新进行算法训练以满足我国临床需求,并按境内产品完成注册。
人工智能独立软件通常以“病变部位+ 数据类型+ 预期用途+软件”进行产品命名[1-3],故产品类型主要从预期用途、病变部位和数据类型3 个维度。
预期用途分为4种,按风险水平从低到高包括:辅助分诊与评估、辅助检测、辅助诊断、辅助治疗。
病变部位包括9个:肺部、心脏、头颈、骨骼、眼部、消化道、细胞、乳腺、肝脏。
数据类型包括8种:CT 图像、X 射线图像、眼底图像、心电数据、内窥镜图像、MR 图像、显微镜图像、超声图像。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典型产品注册人情况
2020~2023 年我国第三类深度学习独立软件注册人累计情况。2020 年累计9 家企业,平均每家注册1 项产品;2021 年累计16 家企业,新增7 家,平均每家注册1.4 项产品;2022 年累计28 家企业,新增12 家,平均每家注册1.6 项产品;2023 年累计39 家企业,新增11 家,平均每家注册1.9 项产品。由表可知,年度新增企业数量较为稳定,企业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年度平均每家注册产品数量也呈快速增长趋势,企业头部效应日益增强。
从注册产品数量来看,注册5 项以上产品的企业有4 家,共注册31 项产品,占境内产品的43.7% ;注册2~3 项产品的企业有6 家,共注册13 项产品,占境内产品的18.3% ;注册1 项产品的企业有27 家,占境内产品的38.0%。企业头部效应较为明显,呈梯度分布。
从企业类型来看,5 家属于医疗器械行业传统企业,注册12 项产品,平均每家注册2.4 项产品;其余32 家为医疗器械行业新入企业,注册59 项产品,平均每家注册1.8 项产品。新入企业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产业的主力军,企业数量、产品注册数量均多于传统企业,但产品集中度低于传统企业。
本文引用:彭亮*,刘枭寅.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典型产品注册情况分析[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4(2):16-23.
相关资料
最后,无论你是哪一类人工智能产品,都离不开法规的支持。随着我国对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监管框架、原则和要求的不断完善,信息愈发透明,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监管水平已然相当领先。
1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注册审查指导原则》
2
部分人工智能产品相关法规汇总
小编已将《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及部分人工智能产品相关法规汇总上传至合规宝,更多内容点击阅读原文注册成为合规宝会员即可快速查阅下载!免费注册,3步即可完成。
往期回顾
合规资料下载
注册护航
临床试验
创新申报
诺沃兰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报
支持服务
点击进入☞
您的一站式合规辅助平台
合规宝
诺沃兰审评发补应急支持服务
发补应急
点击进入 ☞
诺沃兰临床试验支持服务
临床伴随
点击进入 ☞
诺沃兰产品注册支持服务
注册护航
点击进入 ☞
【著作权声明】本文由诺沃兰CMDRA整理,其中可能包含政府公开信息的引用。现许可本文遵循如下规则转载:需注明“本文来源:诺沃兰CMDRA”,同时将本文链接关联至转载文章后的”阅读原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