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涛论教||教练思维和引导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课件)

文摘   2024-12-11 18:37   山东  

千教云研·第79期



波涛论教

引导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课件分享







2024年11月26日(周二)晚,千教云研第79期,波涛论教系列之“教练思维与引导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下)”已经播出。现将课件和核心观点分享给大家。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每周二晚的“千教云研”活动。

课件分享



01





核心观点



02


1.启智而非灌输:教练旨在通过对话激发学习者自我解决问题,而对话的关键不是告诉而是提问。

2.瞻前顾后不如望远谋新:过去的过不去,未来的就不会来,教练要善于面向未来提问。

3.常怀五心:欣赏之心、相信之心、接纳之心、原谅之心、成长之心(教练思维的五大原则)。

4.安全为基,智慧激荡:有效的引导需要参与者感到安全并积极贡献智慧。

5.三大精神:引导师的核心精神包括相信、激发、中立。

6.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的力量在于发现每个参与者的优点和潜能。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激发是以学生为中心,超越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模式。

8.激活资源,互动创新:学生的资源需被激活,通过创造性过程实现有效互动。

9.以问代教:通过提问方式构建学生的思考框架,而非直接给出答案。

10.效果与道理:教育过程中效果比道理更重要,面向未来探索成果比回顾过去找原因更有价值。

11.教练与引导的区别:一对一与一对多的应用场景。

12.公允无私:引导者需保持客观公正,不带偏见地看待每位参与者。

13.欣赏之心:教师应采用OK眼镜视角,超越好坏评价体系,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优势,教师要善于发掘利用。

14.化繁就简:成功的教学引导能够使复杂问题变得简单易解。

15.促主动、提效能:引导就是通过有效的方法,促使他人主动承担责任,提升互动品质,促进团队成员的智慧激荡,以提高团队整体效能的过程。

16.引导的核心精神:相信、激发和抽离。

17.引导的关键技能:积极聆听,循循善问;设计流程, 鼓励参与;澄清总结  赋能反馈;营造氛围,有效控场。

18.有效引导的三大前提:参与者有意愿参与目标达成;参与者具备足够的资源和资源整合能力;创造性的过程让目标达成更容易。

19.过程严谨,方得创造:我们越是希望获得创造性的成果,我们研讨的过程就要越严谨。创造性结论需建立在严谨的创造性的过程基础上,没有流程设计的研讨就是“狗吵架”。

20.状态为先,技能次之:本手拼内容,俗手拼形式,妙手拼逻辑,高手拼状态。状态先于技能,状态不对努力白费。教学中调整学生状态至关重要,确保他们“在状态”。

21.引而不发,主动探寻:引导式教学就是教师将引导的精神和技术融入教学过程,提供所有“必要”的手段,促使学生主动探寻和高效互动,更加有效地学习和发展。引导式教学的关键是提升思考主动性和互动有效性。

22.引导式教学中教师的8大作用:构建学习情景,让学习者置身其中;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吸引注意力;提出问题,激发学习者的旧知和经验;适时适度输入相关知识和信息;提供相应思考工具或流程;组织和引导学习者研讨;激发学习者推理、分析、评价等高阶思维;促动学习者应用和练习,并提供有效反馈。

23.自主解惑,师者点睛:引导的本质是引导师应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助参与者更容易地自主解决问题。

24.引导式教学是教师将引导技术嵌入授课流程,从而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进行知识建构。

25.引导是无答案的教学,教学是有答案的引导 

26.引导式教学,就是学生画龙,老师点睛。

27.老师在课堂上不是联合问题把学生整趴下,而是联合学生把问题搞定。

28.我们的创造力到最后只证明了我们的孤陋寡闻,但是我们还要去创造。

29.归纳定义,自悟内涵:定义不一定非要老师去讲解,还可以用归纳定义法。

30.AI时代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对内容负责,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大脑激活程度负责。

31.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学会。

32.精讲留白:面面俱到是理解最大的敌人。高压水枪往茶碗里注水,很多时候老师讲得越多,学生学到得越少。

33.适度讲解,适时引导:引导式教学不是不要传统讲授,而是该讲时讲,该引导时引导。

34.专精胜广:十样会不如三样好,三样好不如一样绝(郭德纲)。我不怕一个人会打一万套拳,但怕一人把一套拳打一万遍(李小龙)。教学亦是如此。

35.引导式教学“123”模型:一把钥匙(相信),两大法宝(体验和对话),三维管理(状态管理、流程管理、成果管理)

36.亦师亦伴,兼顾内容与过程:引导师好比司机只对过程负责,演讲者好比讲解员只对内容负责,引导型教师好比既开车又讲解的导游,既对过程负责又对内容负责。

37.有意练习,无意应用:.教练型教师要刻意修炼“支起耳朵去聆听”、“放下权威去对话”、“忍住评判去欣赏”。

(说明:以上要点为AI根据课程视频自动整理,未经主讲人胡涛老师审读。)

下期预告:如何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12月3日晚


END



扫码·获取课件·听课连接


每周二晚8:00,公益直播,关注即支持

信仰火种
创新课堂教学,重构学习体验,让理论有温度,课堂有新意,教得更有趣,学得更有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