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8年前,我在北京参加了创业教育领域的一场师资培训,交了四五千元的培训费,参加了3天培训。因为是两位外教全英文授课,结果那三天里我几乎没有完整地听懂主讲老师的一句话!但培训结束后我却感觉:这是我工作后参加的所有培训中收获最大、感受最深、最受启发的一次培训。
培训结束后的一段日子里,我不断自问:在语言这个信息传输渠道基本堵塞的情况下,教学是如何进行的,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我思考的结论是:如何教和教什么一样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何教就等于教什么!
今天整理电脑空间时,意外发现了当年听课时拍下的那次培训中使用过的“教学法清单”——
这是一个影响了我的教学理念、风格,甚至影响了我的教师职业生涯的一个“清单”——我正是从这个“清单”开始踏进教师发展领域的。
我的思政课教学创新之旅,也是从这个“教法清单”的迁移和转化开始的;
我主持主讲的线下工作坊《课程思政认知升级与设计创新》《基于学习科学的思政课有效教学设计》《敏捷教学设计五步法》《弘扬教育家精神,当四有好老师,做四个引路人》等师培课程里依然保留着这个“清单”的影子。
课讲有缘人,人听有缘课。感谢当年组织、发起、参与此次培训的创业领域的先行者们,是你们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教法,使我意识到:教学还可以如此迷人?
我的教学创新从这个“清单”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