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读高中,
早上,从叫他起床到把他送进校门,
我和他大约有15分钟“共处时间”
主要是在电梯间和车上
刚才,电梯里就我俩人,我问他:
“你觉得自己为啥要每天这么辛苦学习?”
儿子:“我还没睡醒!”
我:“那你就当现在是梦里有人问你!”
电梯一直下到地下车库,
儿子都还是睡眼朦胧。
AI配图
启动车热车功夫我接着问:
“刚才那个问题,你怎么看……”
儿子把靠背放平了点,闭上眼:
“爸,我还在思考……”
出车库口的时候,儿子终于“醒”了:
“我觉得吧,学习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知道自己喜欢哪一科?”
我:“你的意思是学习能让自己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儿子:“对!对!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你为什么这样想?能举个例子吗”
……
路上唯一一个红绿灯被我“赶上”红灯。
我:“关于人为什么一定要学习,你还有别的观点没?”
儿子:“还有一点,不过呢,我觉得这点没啥用。”
我:“说说看!”
儿子:“学习,能让一个人对人和事看得更透!不过呢,我觉得这点没啥用,看不看透都一个样儿!”
如果你的孩子或学生持这样的观点,
你怎么看,怎么回应?
听到“学生”的这个观点,
我这个思政课教师的说教病犯了:
“我认为,学习不仅能让一个人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还能更深刻地认识外部世界。后者也很重要!”
儿子回应:爸,你说的对!
我继续:
“我给你打个比喻,就像现在咱们开车赶路,不能清晰认识外部世界,就像是闭着眼睛开车,就会闯红灯、撞车,到不了目的地。”
儿子回应:爸,你说的很对!
我继续:
“我再给你举个例子,比如毛泽东,他正是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认识世界的能力,认识到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才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儿子回应:爸,你说的非常对!
AI配图
我:“我再给你……”
儿子:“爸,我到了,拜拜!”
车门“砰”地一声关上
我被惊“醒”
另一个“我”开始问“我”:
“你刚才这节路上的思政课管用吗?”
“下次再遇到类似场景,你会如何迭代你今天的教法?”
朋友们,如果你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场景:
学生发表了一个观点,
而你认为它不太正确,
于是你想改变他的认识
让他接受你的观点。
这时你会怎么干?
AI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