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黄承伟,男,农业农村部中国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文章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五期
新时代党在“三农”领域的理论创新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不断成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理论化体系化、建设农业强国方略的提出与完善。党的“三农”理论创新形成了逻辑严密的思想理论体系,并引领改革实践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作出了时代贡献,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系统总结、研究新时代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过程、成果及其时代贡献,对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建设农业强国,对于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引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科学的理论总是与伟大的实践相互激荡、共进同行。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必然结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一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蕴含着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具有突破性、战略性、指导性,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和重大论断,必将引领未来五年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必须从思想理论层面深刻领悟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意涵,增强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自觉;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必须在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基础上,切实增强思想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实践创新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
新时代以来,党在“三农”领域的理论创新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不断成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持续理论化体系化、建设农业强国方略的提出与完善。新时代党的“三农”理论创新形成了逻辑严密的思想理论体系,一系列的思想创新理论引领改革实践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也不断推动党的“三农”理论体系时代贡献的丰富发展,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总结、研究新时代党的“三农”理论创新过程、成果及其时代贡献,从中更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建设农业强国,对于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新时代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理论创新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是中国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一件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部署,凸显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的重要性。新时代党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理论创新,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形成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我国新时代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重要内容。从理论渊源、历史进程、实践基础看,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时代呈现,是对中国特色反贫困道路的持续完善。这一理论是党在反贫困领域、“三农”工作领域理论创新的集大成,有深厚的思想、实践基础。这一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总书记集中全党反贫困智慧形成的科学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从事和领导地方反贫困实践、对贫困与反贫困问题深邃思考的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识和理解脱贫攻坚,需要全面了解在脱贫攻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创新;而理解把握脱贫攻坚的理论创新,必须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反贫困的历史进程。“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用七个“坚持”系统总结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丰富内涵。其中的每一个“坚持”都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实践要求明确、指导性极强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实践价值,体现在巨大的实践成就、重要历史贡献以及重大的政治意义等方面,为推动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全球减贫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奠定了基础。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发展完善于脱贫攻坚,但是,理论的普遍性、规律性特征,赋予这一理论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同样有着科学的指导意义。
(二)建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实践基础、丰富内涵、精神实质、思维方法、理论品格、实践价值、时代贡献、世界意义,构成了一套思想深邃、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是党在新时代“三农”理论创新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作为国家七大战略之一的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
乡村振兴进行了新的战略部署,在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强调“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科学指导实践,基于实践持续创新,形成了日趋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
理解和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需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方面成就”的理论框架下全面学习、深刻领会。
(三)提出建设农业强国的方略
深刻领会建设农业强国提出的内在逻辑,需要从政治、历史、理论、实践、文明形态等多个维度,系统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农业强国的时代背景和多重逻辑。
建设农业强国方略的丰富内涵,集中体现为“六个明确”:明确“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的战略定位,明确“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明确“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明确“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这里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际上就是要求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统筹办法,避免“单一”的打法,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建设农业强国方略的实践要求,充分体现在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该文件的九个方面,即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就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农业强国方略指引下研究制定的。文件中的每一项政策举措,都可以在建设农业强国方略中找到相应的遵循。
三、新时代党的“三农”工作创新理论体系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期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稳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不懈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持续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势头,农业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为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实践证明,指导实践的党的“三农”理论的内涵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中不断丰富,新时代党的“三农”工作创新理论体系逐步完善。
(一)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1.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内涵丰富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精准扶贫方略、坚持发展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并重、坚持构建大扶贫格局、坚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的作风、坚持携手发展消除人类贫困等方面,聚焦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聚焦扶贫领导论、目标论、方法论、道路论、制度论、动力论、作风论、发展论,有着鲜明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创新逻辑。
第一,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政治制度保证。脱贫攻坚,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解决深度贫困问题、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关键的是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领导作用,建立完善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实行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脱贫攻坚战八年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出席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连续5年审定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结果,连续7年在全国扶贫日出席重要活动或作出重要指示,连续7年在新年贺词中强调脱贫攻坚,每年在全国两会期间下团组同代表委员共商脱贫攻坚大计,多次回信勉励基层干部群众投身减贫事业。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了20多个贫困村,深入贫困家庭访贫问苦,倾听贫困群众意见建议,了解扶贫脱贫需求,极大鼓舞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党中央把坚决消除绝对贫困问题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各地各部门坚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在党对脱贫攻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构建了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生动局面,凝聚了思想共识,形成了一致行动。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价值立场。扶贫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要让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党团结带领人民打响脱贫攻坚战,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攻坚要“不负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自觉地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脱贫攻坚全面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活现状,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目标,解决贫困群众之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始终坚持脱贫攻坚成果的人民共享,坚持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脱贫成效的重要尺度,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群众基本民生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脱贫攻坚目标全部实现,贫困地区发展步伐显著加快,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全体人民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第三,坚持精准扶贫方略,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基本方法。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习近平总书记长期领导扶贫开发的实践,基于实践的深邃思考,原创性提出精准扶贫方略。精准扶贫方略,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真正发挥拔穷根的作用。坚持精准科学方法、落实精准工作要求,贯穿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全过程。精准扶贫方略,核心是做到“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是推进脱贫攻坚的具体向导;实施“五个一批”,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是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实现致富的可行路径;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如何稳”等五个问题,是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的关键举措。
第四,坚持发展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并重,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关键理念。发展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扶贫需要“造血”“输血”协同。坚持发展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相结合,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脱贫攻坚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从区域维度,加大对贫困地区水、电、路、气、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力度,致力于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从人口维度,实行分类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大力发展产业、实现产业带动,促进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奠定稳定可持续脱贫基础;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和劳动力不足的贫困户,实行政策性兜底保障,确保他们不愁吃、不愁穿,有效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通过实施发展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贫困群众告别了溜索桥,天堑变通途,告别了苦咸水,喝上了清洁水,告别了四面漏风的泥草屋,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事实证明,开发式扶贫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鲜明特征。发展是消除贫困、走向富裕最有效、最可持续的办法。第五,坚持构建大扶贫格局,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重要动力。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优越性的彰显。扶贫减贫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扶贫工作强大合力。“扶危济困”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体现,有助于营造良好凝聚社会参与反贫困的社会氛围。事实证明,只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弘扬“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把党员干部、贫困群众及全社会的力量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啃下脱贫攻坚这个“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工作要发挥制度优势,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通过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通过充分调动市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为脱贫攻坚提供不竭动力保障。在脱贫攻坚中,通过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汇聚全社会合力攻坚的磅礴力量;通过完善社会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创新社会帮扶方式,形成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社会帮扶格局。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制度论”,提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形成了有效的扶贫管理体制和制度体系,在扶贫制度论上实现了创新。
第六,坚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根本目标。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注重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要“志智双扶”,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是脱贫攻坚的关键,要坚持脱贫攻坚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注重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智慧和力量,持续提升贫困地区稳定脱贫的内在动力。脱贫攻坚注重强化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建立健全贫困群众在脱贫项目选择、设计、实施、管理、监督、验收、后续管理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发挥作用的机制制度,推进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持续强化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识和观念;推进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持续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第七,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的作风,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鲜明特征。脱贫攻坚,从严从实是要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对脱贫攻坚从严要求,反复强调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扶真贫、真扶贫,脱贫结果必须真实。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各级各部门坚持从严要求、真抓实干,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和各环节。坚持中央组织对脱贫攻坚开展巡视,建立监督、督导机制。通过经常性的督查巡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集中力量解决脱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等突出问题。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提高脱贫实效。通过国家部门考核、省际交叉考核、第三方考核评估等多种方式,严格杜绝虚假脱贫、数字脱贫等现象。对脱贫领域存在的不严不实等问题,严肃问责,倒逼工作落实,确保脱贫结果真实。
第八,坚持携手发展消除人类贫困,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价值追求。贫困依然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把消除贫困作为人类共同的使命,号召我们携起手来,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构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如积极推动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合作关系,不断深化减贫领域的交流,为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创造更有利的条件;通过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地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分享中国的减贫经验,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在继承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坚持用发展的视角解决人类的贫困问题,提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贫困问题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思路,在扶贫发展论上形成了创新。
2.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从理论维度看,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作出的原创性贡献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新飞跃。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关于贫困产生根源、贫困表现形式、反贫困途径的重要思想。二是推动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如在反贫困的领导力量方面,创新性提出五级书记抓扶贫的领导体制;在反贫困的战略路径方面,创新性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反贫困战略路径;在反贫困的实施机制方面,集成式创新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中国特色反贫困制度体系。三是拓展了世界反贫困理论的新视野。如关于脱贫内生动力的理论,拓展了世界反贫困主体的新认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践路径,提供了世界反贫困路径的新选择;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相统一,拓展了世界反贫困的新视野。
从实践维度看,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重要内涵——精准扶贫基本方略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一是基于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而建立的由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稳定脱贫等子体系组成的反贫困工作体系,具有原创性和普遍价值。二是在反贫困动力上,提出构建大扶贫格局与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建立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多元扶贫主体,以及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参与的大扶贫格局,推动构建了注重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工作体系。三是在反贫困格局上,提出构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了深化国际减贫的共识,为全球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指明了路径。
从战略维度看,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原创性贡献体现在形成了摆脱绝对贫困的战略体系。一是把脱贫攻坚摆到了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看待扶贫开发,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领导史诗般的脱贫攻坚战,把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制定实施了一系列脱贫攻坚战略规划,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超常规集中攻坚作为反贫困的战略举措,打破常规扶贫模式,创新性提出超常规的精准扶贫模式,打破传统体制机制束缚,建立适应集中攻坚的体制机制。二是在顶层设计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脱贫攻坚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在具体实践中强化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三是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作为反贫困的战略目标。明确夯实走向共同富裕的基础就是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走向共同富裕的重点就是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3.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指导意义
在理念指导方面,提供了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新征程上坚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为了人民的价值导向,坚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参与,坚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成果必须由广大人民群众来共享。
在方法指导方面,提供了精准方法体系。在乡村振兴中坚持目标精准,在乡村振兴中坚持举措精准,在乡村振兴中坚持成效精准。把精准思维、精准方式、精准举措贯穿到乡村全面振兴全过程,落实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以及城乡融合发展的各环节,体现在“两个确保”(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三个提升”(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两个强化”(强化科技和改革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的具体工作中。
在目标引领方面,明确了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坚持乡村全面建设以扎实推进农村现代化,坚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以着力推动农民现代化。
在实现路径方面,指明了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着力点。坚持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践中贯穿体制机制的创新,坚持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践中贯穿方式方法创新,坚持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践中贯穿政策工具的创新。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在历史进程中把握好乡村振兴的战略定位和新的历史方位,提高各个方面的自觉性、主动性。
加强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主心骨作用,关键是要提高党全面领导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具体体现为提高广大各级领导干部、普通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干部、乡村干部等领导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体现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效果上。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的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因此,农业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目标,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多措并举、多途径并行,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核心,只有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才能真正实现发展、实现全面振兴。
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整体布局中的关键,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和保障。
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层任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建设生态宜居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解决农村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美乡村。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组织基础。乡村治理中基层党组织具有核心地位,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要重视基层组织的作用,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治理有效”目标导向,坚持法治为纲、德治为魂、自治为本,不断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现代化。
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兜底性要求。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乡村振兴就是要实现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此,要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医疗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改善农村民生保障。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以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为目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协调融合发展。城镇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能否处理好城乡关系,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理解乡村振兴,要深刻理解“五大振兴”的目标任务、推进要求,更要深刻理解“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重要论断。
(三)建设农业强国方略
内在逻辑、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三个部分,共同组成了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方略。
1.建设农业强国蕴含严密的内在逻辑
从政治逻辑看,要站在政治安全、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理解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农业强国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的必然要求。在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民为中心,全过程体现乡村振兴是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依此类推,要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文明形态逻辑等方面,多维度理解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
2.建设农业强国方略内涵丰富
建设农业强国方略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定位与特征。“强国必须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第二,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14亿多人口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第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把建设农业强国方略摆在更加重要的突出位置。第四,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必须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跃升。”第五,统筹推进农业强国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落实。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体现更为系统的思维在实践指导中的运用。建设农业强国,需要“一盘棋”推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等重点任务。第六,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不动摇,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保障。
3.建设农业强国方略具有明确的实践要求
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方略,提出了明确的实践要求:一是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具体就是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扩种油料大豆,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三是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需要从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行动,加快研发推广先进农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着力。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是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稳定完善帮扶政策体系。五是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措施包括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发展现代乡村服务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六是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聚焦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促进农业经营增效,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七是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重点是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八是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九是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集中在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三个方面精准发力。
四、新时代党的“三农”理论创新的时代贡献
新时代党的“三农”理论创新引领改革实践不断取得新成就,展现了多重时代价值。
(一)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
一是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关键性贡献。二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三是深刻改变了脱贫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奠定了脱贫地区加快发展的基础。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供了生动载体。五是脱贫攻坚战广泛凝聚了社会共识,如中国发展的不平衡性突出,要实现平衡发展、充分发展必须发挥好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统一大市场等多方面作用,这为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协力迈向共同富裕奠定了思想基础。六是显著改善了党群关系,夯实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二)完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
一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根本遵循。明确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二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顶层设计的“四梁八柱”提供了依据。201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7个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2021年6月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规、政策文件,连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以及各部门的相关配套政策,共同构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促进了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完善。三是确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路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产业兴旺,就是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生态宜居,是农村生态、环境优势的体现,要求持续提升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质量;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紧迫任务;治理有效,是对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体现乡村治理目标的新导向,强调治理体制与治理能力
的改革与提升,注重治理效率和基层农民群众的主动参与,是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生活富裕,是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新标准,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的。上述五个方面构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总要求,决定了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
(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底线任务。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对脱贫地区的产业要进行长期培育和支持,促进内生动力的可持续发展。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要做好后续的扶持工作,通过多渠道促进就业,强化社会管理,推动他们积极融入社会。对脱贫县要“扶上马送一程”,设立相应的发展过渡期,持续保持主要的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相关制度,并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压紧压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制度底线。
实现底线任务是守住脱贫成果、确保稳定脱贫的关键。实践层面则涵盖了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的各项制度设计,也就是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摘帽不摘责任,防止松劲懈怠;摘帽不摘政策,防止急刹车;摘帽不摘帮扶,防止一撤了之;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贫困反弹。继续保持兜底救助类政策的稳定,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优化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出台专门政策,从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稳岗就业、产业帮扶、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社会帮扶和驻村帮扶等方面着力,降低返贫致贫风险。一是把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作为基础工程,完善程序、标准,加强管理规范,确保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及时帮助监测对象消除返贫风险。二是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和壮大集体经济作为防止返贫的根本路径,推动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发展,提升产业质量;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产业项目的益贫带贫作用;完善帮扶政策,持续推动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三是把构建持续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长效机制作为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动态监测与帮扶机制,明确监测目标群体,提升动态监测质量,完善动态帮扶体系。四是把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对重点帮扶县专项规划、专项政策倾斜支持,对集中安置区后续发展加大支持,促进持续发展、稳定融入。五是把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民营企业参与作为重要力量,完善优化相关支持政策,提高帮扶成效,搭建共赢平台。六是把考核评估问题整改和典型引路作为重要手段,以整改为动力,提升工作水平;以示范创建为导向,推动以点带面。
(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首先,把确保粮食安全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建立全方位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推动粮食减损,树立大食物观。其次,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最后,坚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加大水土资源保护力度,大力推动农业投入减量增效,多元举措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增强农村居民生态意识,完善法律约束体系,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
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乡村建设的远景目标是:到2035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过渡期结束,也即到2025年,乡村建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发展活力充分激发,乡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农村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乡村建设行动要重点抓好强化乡村建设的规划引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基础设施水平和乡村公共服务水平。
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完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提升乡村发展活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强化乡村法治保障;增强德治引领作用,提升乡风文明水平。坚持“三治结合”的农民主体性,创新“三治结合”的有效载体,完善“三治结合”的运行机制。提升乡镇和乡村为农服务能力,增强乡镇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把乡镇建成农村的服务中心、经济中心,大力推进提升乡镇和村级为农服务能力的实践创新。
(五)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道路发展
明确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就是以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乡村宜居宜业建设为中心推进农村现代化,以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推进农民现代化。
揭示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道路的内在逻辑。第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这就意味着,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第二,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实现现代化的普惠性。这就意味着全体人民要共享现代化成果,要以乡村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第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必须持续增加居民的收入。这就意味着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以高质量乡村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第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意味着乡村振兴既要有物质的不断丰富,也要有广大农民精神文明程度的持续提升。第五,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促进绿色发展,要以乡村振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这就意味着乡村振兴要始终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厚植并发挥乡村生态优势。
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关键在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从深化农村改革、凝聚帮扶力量、促进科技创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四个方面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加强党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
(六)为全球可持续减贫与乡村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一,中国的减贫和发展加快了全球减贫进程,为推进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二,中国减贫与乡村振兴理论为世界乡村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中国地域广大,发展具有多样性,决定了乡村振兴做法、成效呈现多种形态,各种取得成功的乡村振兴形态都能为全球其他国家提供示范。第三,中国城乡融合发展道路为世界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提供了借鉴。城乡关系始终是全球发展面临的问题,即便是发达国家在城乡融合发展上仍在探索。比如乡村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比如不同发展水平下如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等问题,中国的成功探索,都会为全球不同类型的城乡发展提供选择路径。第四,中国高质量乡
村振兴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表征,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新探索,是人类文明发展趋势和前景的重要彰显。从全球看,大部分国家关注的是本国如何实现现代化,而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天下情怀的党,是为全人类谋和平谋发展的党,这决定了我们党必然从人类终极发展的维度,看待当下所做、能做的事情,中国发展进程必定会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留下厚重印记,最终都会汇聚转化为对人类文明新形态探索的贡献。
往期回顾
学报简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于2001年创刊,是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学术性理论刊物。目前已入选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教育部名栏工程期刊、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本刊常设“农村社会发展”“农民问题”“农业经济”“土地问题”等栏目。主要关注农村社会发展与转型、乡村治理、粮食安全保障、农民生计与保障、农村土地制度与土地流转、贫困与精准扶贫、农村组织与制度、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金融、生态经济与环境治理、农产品生产与流通、农村政治与文化等具有政策性、现实性并有一定学术性和理论高度的研究。
投稿网址:http://njnydxxbskb.paperonce.org/
扫码关注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咨询电话:025-84396306
微信号:njauxbsk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