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古诗鉴赏之送别赠友诗45篇汇编

文摘   2024-11-08 12:56   北京  

高考精品讲义集

北京市古诗鉴赏之边塞诗33篇汇编(讲义版)
北京市古诗鉴赏之咏物诗32篇汇编(讲义版)
北京市古诗鉴赏之田园诗29篇汇编(讲义版)
北京市古诗鉴赏之送别赠友诗30篇汇编(讲义版)
上海市古诗鉴赏之送别赠友诗45篇汇编
上海市古诗鉴赏之咏物诗33篇汇编(讲义版)
上海市古诗鉴赏之咏史怀古诗36篇汇编(讲义版)
上海市古诗鉴赏之边塞诗36篇汇编(讲义版)
江苏省古诗鉴赏之边塞诗52篇汇编(讲义版)
江苏省古诗鉴赏之山水诗60篇汇编(讲义版)
江苏省古诗鉴赏之羁旅思乡诗68篇汇编(讲义版)
浙江省古诗鉴赏之咏史怀古诗64篇汇编(讲义版)
浙江省古诗鉴赏之送别赠友诗60篇汇编(讲义版)
浙江省古诗鉴赏之羁旅思乡诗60篇汇编

上海市古诗鉴赏之送别赠友诗45篇汇编

送别赠友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送别。

(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

(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

(4)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标题中往往有

”“”“

常见意象:

”“”“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灞桥等意象也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

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离歌一曲情依依

——送别诗鉴赏

一、初识送别诗

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

古代因为地广不便,音息难通,往往一别经年,甚至终生无法相见,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这种现实生活的写照。因此,“离别”就成为人生中心碎感伤的事。尤其在动乱的年代,动荡的旅途中,再加上流光易逝,使得好友离别,故友重聚,都是多么值得眷恋和珍惜啊!

其次,唐代士人是很重视漫游的,这也为送别诗提供有利客观的条件。唐代著名的诗人几乎都做过长途旅行,像李白年轻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杜甫早年也曾漫游吴越和齐地;其它文人亦有类似经验,而各地官员又莫不爱好文学。这种漫游除了开拓视野,增广见识的“少年精神”外,其实更有求荐引,扬声誉的积极意义。

另外,由于举子大量集中于京城应试,无论及第或落第,士人的流动量是很大的。考试后,来往奔忙;未试时,游历州郡,托名公荐举。但因录取名额有限,及第者仅少数,大多数的人不是淹留长安,即旅食各地,产生了唐诗中大量的送别之作。

再次,唐代诗人中,有许多情谊深厚,往往被相提并论的挚友,像:王维与孟浩然;杜甫与李白;韩愈与柳宗元;白居易与元稹等,彼此留下了不少相知相惜,感人至深的送别诗。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

二、送别类别

1、谢别  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的送别,从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同时也写出两人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2、恋别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深深的依恋和牵挂。

3、壮别[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惆怅之情,但因友人要去的地方是繁华的京城,因而更多的是对友人的羡慕。

4、阔别  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人一改以往送别诗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格调高昂,气象壮阔,雄浑豪放。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了豪迈的歌声。

三、思想内容

并不是送别诗表达的思想感情都是千篇一律地抒写惜别伤感之情。下面对送别诗歌思想内容作一较为具体的概括,大致可分为以下七种情况:

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如:王勃的《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第二句“风烟望无津”一句,用“风烟”、“望”两个词把相隔千里的秦、蜀两地连在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为迷蒙的风雨所遮,间接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2)体贴入微的宽慰

还以上面那首诗为例。诗人在第二句中流露伤感之意后,在后面三联中感情基调立即有了变化,作者宽慰朋友,这次离别只是客中之别,只要彼此心相连,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不就好像近邻一样吗?这首诗极尽宽慰之意,成为温暧孤独的心灵鸡汤。

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同样有一般送别的惜别之情,但因朋友“西出阳关”是壮举,所以诗中不见伤感之意,只是在“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想象中包含了诗人的友人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4)前途艰险的担忧
  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一诗的第三句撇景入情,朋友刚出发,便想到“日暮征帆何处泊”,春江渺茫,征帆一叶该停泊在哪里呢?在依依惜别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艰险前途的担忧。 

5)坦陈心志的告白
 有的送别诗往往借别明心志。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诗的最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则在送别感伤之外另辟蹊径,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格,孤介傲岸的坚强性格,借送别而言心志,可谓一箭双雕。 

6)积极奋发的勉励

鉴赏诗歌,一定要能知人论世,初盛唐的诗人在诗歌中总是充满一种积极乐观精神。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一诗写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这种情绪只是轻轻带过,诗人随即把这种怅惘化为为国效力的责任。全诗以“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作者勉励友人建功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全诗一气呵成,充满积极奋发向上的豪情。

7)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

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与一般送别诗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向潇湘,自己则北向长安。诗的末句“君向潇湘我向秦”看起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实际上在朴直的话语中,表现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四).赠友送别诗鉴赏方法。

①看题目,知人论世,弄清楚谁送谁及送别原因。

②看意象和意象的修饰词,弄清楚送别的时空背景,在何地送别,送别的环境如何,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离人将去何地,何地的环境如何。

③看人事,弄清楚诗人或者离人做了何事,透露了什么样的心情。

④看意境和情感。综合②③,加上联想和想象,再现送别的画面,领会意境的特征,从而准确抓住作者的情感。

⑤看手法。从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炼字的角度总结出表达技巧。

弄清楚以上几点,问什么答什么,至于答题模式,可根据问的题型来确定。比如问表达技巧,可分为三步来答。第一明确表达技巧。第二结合诗句具体解释表达技巧及表达效果。第三写抒发的感情。

了解寄友酬赠诗的内涵和特点

寄友酬赠诗,顾名思义,指朋友之间由于交往而互相酬赠的诗作,是在特定场合下为朋友所写通过友人间的相互酬唱、赠答、投寄等方式表达情感、传递友谊。

与今人社交方式不同,古人以诗交友,常常把诗歌作为人际交往的手段,彼此之间互相唱和,此谓酬唱;而有所感受,有所表达,有所思念时,也常常赠诗给亲友,以明其情志,此所谓赠诗。二者并称寄友酬赠诗。寄友酬赠诗有如下特点:

从题目看,诗题中常用”“”“”“”“”“”“”“”“等字眼。有的诗题中还带有怀”“等带有一定情感的词,这些词往往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从意象看,寄友酬赠诗一般描写三类常见意象:一是空间意象,如古道、长亭、谢亭、灞陵亭、劳劳亭、客舍、南浦、歧路旁、津渡口、或都门外等;二是时间意象,如日暮、月夜、清晨等;三是环境意象,如杨柳、柳絮、杨花、孤帆、流水、寒蝉、舟()、古道、夕阳、西风、春草、残笛、烟波、浮云、鸿雁等。诗人借助这三类意象寄托和传达情感。

从情感内容看,寄友酬赠诗常表达四类情感:一是直接抒写依依惜别之情意;二是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三是劝勉、鼓励、安慰友人;四是兼而有之,既含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或兼劝慰警示之意,这类寄友酬赠诗内涵丰富,表意的侧重点也不明显,往往把离别之情、劝慰之情和内心的希冀巧妙地融为一体。

从表现技巧看,寄友酬赠诗常用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用典、衬托、想象、象征、对比等表现手法。

从创作风格看,寄友酬赠诗多为哀伤凄婉的感伤之诗。

二、把握寄友酬赠诗的鉴赏维度

基于寄友酬赠诗的内涵,笔者以为,寄友酬赠诗鉴赏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

1.社会学维度

寄友酬赠诗是诗人为社会交往而作,是诗人之间各种关系的艺术或诗意书写,具有鲜明的社会学特征。因此,鉴赏寄友酬赠诗就不能忽略社会学维度,即从诗人的社会身份、社会关系、社交场合、社会风尚、社会环境等社会学元素来考察诗歌的写作背景,了解诗人所处时代的社会特征。之所以要考察这些社会学元素,是因为寄友酬赠诗作为一种社交活动,诗人的社会身份、社会关系、社交场合、社会风尚、社会环境等社会学元素影响着寄友酬赠诗的内容、语气、语调、用词、风格等各个方面的书写。

首先,从社会身份和社会关系看,诗人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关系决定了诗人的交际圈,决定了诗人参与哪种性质和层面的交往,也决定了诗人与他人交往情感上的远近亲疏和地位上的尊卑,进而决定了寄友酬赠诗的内容、语气和措辞。

其次,从社交场合看,寄友酬唱诗常产生于朋友饯别、亲友赠答、外交献酬、诗社唱和、馆阁唱和等场合。不同的场合,诗人有不同的精神状态、表达意象和写作目的。这也会影响诗歌的内容和诗人语气、语调、用词风格的选择。

再次,从社会风尚和社会环境看,诗人的社交行为、社交方式、社交礼仪和社交心理都受社会风尚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诗人存在于社会,其行为、观念、思想等多少会受到社会风尚和社会环境的塑造和影响。这也会影响寄友酬赠诗内容、语言、格调、风格的选择与书写。

因此,寄友酬赠诗的鉴赏要关注诗人的社会身份、社会关系、社交场合、社会风尚、社会环境等社会学元素。而事实上,近几年高考寄友酬赠诗在命题上已经开始涉及社会学元素。

2.文学维度

作为诗歌种类之一的寄友酬赠诗,其文学性和文学意义无需论证。但从高考命题视角来考察,寄友酬赠诗的文学性和文学意义不应该是泛泛意义上的,而应该有更明确的指向,正如吕肖奂、张剑两位学者所言:酬唱诗歌具有的是不同于传统独吟诗学所规定的文学性与文学意义。在笔者看来,用于高考命题的寄友酬赠诗,其文学性与文学意义在于,因为唱和互动而生发了一些新的,与独吟诗不同的艺术特点与审美价值。

首先,寄友酬赠诗传达了中国古代文人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至真至善的美好情感。无论是依依惜别、思亲怀友之情,还是劝勉、鼓励、安慰友人,抑或是吐露胸中积愤,感叹身世命运之悲,都是诗人内心的真情表达。这种至真至善的情感,如同山水田园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山林,边塞诗故园之思、杀敌报国、厌恶战争一样,都是人类纯真美好情感的表达。读这类诗歌会让人的心灵得到陶冶和净化,会让人的内心变得更加纯真美好,有着其独特的审美价值。高中生读这类诗歌实际上是在接受情感教育。这也是近几年高考古代诗歌阅读频频考查寄友酬赠诗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它在双向或多重书写中拓展丰富了诗歌的表达艺术。寄友酬赠诗本质上是同一话题的双向互动或多重书写。诗人之间或就彼此交往中的小事(甚至细节)互相唱和,或就彼此感兴趣的话题多重对话。他们对同一事件或同一话题的不同态度、情感、认知、观念和审美趣味,形成书写的不同个性、风格和境界,其中所反映的也是他们彼此之间不同的人生境遇、性情、学养和人生阅历。尽管如此,酬唱赠答的主题却在双向或多重书写中深化,酬唱赠答的表达艺术(如相关的典故、酬唱赠答的技巧)也随之在双向或多重书写中被拓展挖掘而变得丰富,如反客为主的手法在寄友酬赠诗中就用得如火纯青。

3.文化维度

寄友酬赠诗是诗人社会交往的产物,反映了中华民族重团聚、怨别离、讲礼仪的文化心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寄友酬赠是中华礼仪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来而不往非礼也的重交往、讲礼仪的文化传统。因此,鉴赏寄友酬赠诗就不能脱离文化维度。

首先,要有文化审美的自觉意识。所谓文化审美意识,是指鉴赏文艺作品要融入文化意识,从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心理的视角去感知欣赏作品。具体到寄友酬赠诗鉴赏,要让学生明白寄友酬赠诗写作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追求含而不露、隐晦曲折的美学境界。诗人写诗往往借助意象和典故含蓄表达,而寄友酬赠诗的意象和典故大多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凝聚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如”“长亭”“古道这些意象代表离别,闻笛赋的典故则寄寓着相思。

因此,鉴赏寄友酬赠诗要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学会通过把握意象、典故的文化内涵去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

其次,挖掘把握寄友酬赠诗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寄友酬赠诗是诗化、美化了的礼仪文化,是社交礼仪的典范,代表着礼仪文化的最高境界,除了负载礼仪文化之外,不同场合、不同类型的寄友酬赠诗还负载着其他文化,如宴饮酬唱蕴含饮食文化、集会文化,送别亲友蕴含馈赠文化、器物文化,文人学者赠答蕴含学术文化、教育文化,与僧人交往酬唱蕴含隐逸文化、宗教文化,等等。而且不同朝代社会风尚不同,文人交往,寄友酬唱所负载的文化形式、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如宋朝文人看重学问,文人交往、寄友酬唱,喜欢讨论交流学问,展示学问,这也是宋诗带有明显学问主义倾向的一个体现。

因此,鉴赏寄友酬赠诗要挖掘把握诗歌所负载的文化内涵,思考其现实的文化意义。

三、复习备考的策略与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高考寄友酬赠诗的复习备考,要做好以下三点:

1.掌握寄友酬赠诗的基本知识。知识是技能形成的基础,没有相关的知识,就很难有相应的技能。要想读懂寄友酬赠诗,并能有效鉴赏和解题,就需要掌握寄友酬赠诗的基本知识。高三复习,我们要掌握寄友酬赠诗的基本知识,这样才具备读懂、鉴赏和解题的工具。寄友酬赠诗的基本知识大致包括标题标志、基本意象、常见情感、表现技巧、创作风格五个方面,具体知识在上文寄友酬赠诗的内涵特点中已有阐释,在此不再赘述。

2.学会运用三维鉴赏支架解读诗歌。依据寄友酬赠诗的三个鉴赏维度,寄友酬赠诗鉴赏和解读,可以利用三维鉴赏支架,让寄友酬赠诗的鉴赏有法可依。

一、古代诗歌阅读

2023·上海宝山·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从镇江州与游故别

南朝梁 何逊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

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

【注释】从镇江州:建安王萧伟出镇江州,何逊随从出行。稔(rěn):年。群匹:众友。

1.下列对这首诗歌写作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夸饰                    B.比喻                          C.对比                                    D.虚实

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诗人与友朋多年情谊到如今分别,点明题旨。

B.三四句化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言相聚难再。

C.七句写酒宴结束,辞别在即,字点出全诗的情感。

D.八句以相约长谈之期,表达对远行人的依恋不舍之情。

3.沈德潜称赞何逊的诗情词宛转,浅语具深,请以此赏析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

2023·上海浦东新·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赠吴均

(南北朝)柳恽

寒云(   )沧州,奔潮溢南浦。

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

心知别路长,谁谓若燕楚?

关候日辽绝,如何附行旅?

愿作野飞鸟,飘然自轻举。

【乙】

答柳恽

(南北朝)吴均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   )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4.请选择你认为最恰当、最精彩的一组词语填入诗歌的括号白处(   

A.卷、呼                B.笼、落                      C.晦、扫                                    D.浮、摧

5.以下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风格飞扬健举。                                B.乙诗格调深沉悲凉。

C.甲诗寓情于景物之中。                            D.乙诗起兴与比喻兼用。

6.两首诗均借助想象抒发情感,请结合两诗的画线部分加以赏析。

2023·上海静安·二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赠故人马子乔之六

〔南北朝〕鲍照

双剑将离别,先在匣中鸣。

烟雨交将夕,从此遂分形。

雌沉吴江里,雄飞入楚城。

吴江深无底,楚阙有崇扃。

一为天地别,岂直限幽明。

神物终不隔,千祀倘还并。

宝剑双蛟龙

〔唐〕李白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

精光射天地,电腾不可冲

一去别金匣,飞沉失相从。

风胡殁已久,所以潜其锋。

吴水深万丈,楚山邈千重。

雌雄终不隔,神物会当逢。

[]①双剑故事见《晋书·张华传》,雷焕看到斗牛之间常有紫气,断定是宝剑之精,后深掘地下四丈,得双剑。雷焕留一剑,另一送张华。雷焕死后,其子带剑行经延平津,剑忽然从腰间跳入水中,让人到水中去寻,不见剑,但见两条龙在水底。倘:可能。指剑舞动时,光如芙蓉初开。冲,当。风胡,古之善相剑者。

7.对上面两首诗(以下简称《赠故人》《宝剑》)的体裁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赠故人》是古体诗,《宝剑》是近体诗        B.《赠故人》《宝剑》都是古体诗

C.《赠故人》是近体诗,《宝剑》是古体诗        D.《赠故人》《宝剑》都是近体诗

8.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诗先写分离情景,再写分别后难以重聚之痛,最后翻新出奇,突显友情之深。

B.鲍诗以物喻人,写分离苦情仍显刚健,高亢嘹亮,在六朝绮靡诗风中独树一帜。

C.李诗中宝剑宛如蛟龙飞腾,又如雪花映照芙蓉;剑光照射天地,快赶上闪电了。

D.李诗写善于识剑者风胡子亡毁,宝剑仿佛因此而潜藏锋芒,暗含知音不在之叹。

9.两首诗都写到了双剑,用意有何不同?请引用重点句子加以分析。

23-24高三上·上海七宝中学·期中)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甲】秋江送别

[]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乙】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0.这两首诗最不可能在下列哪本书中被找到?(   

A.《压卷之作——唐人绝句精粹》            B.《长亭古道——古代送别诗选》

C.《大唐CP——酬唱诗歌漫谈》              D.《昨夜星辰——唐诗名家小传》

1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第一字和第三字重复使用,营造出回环往复的音韵美。

B.【乙】诗流水”“通波显得两地江河互联,字更增添比邻相近之感。

C.【乙】诗化,主观上使得两乡变成一乡,意在宽慰友人。

D.两诗题材相同,但【甲】诗离情浓郁,突出感伤,【乙】诗情感豁达,较为达观。

12.明代文学家钟惺评价《送柴侍御》翻新脱妙,试比较【甲】、【乙】诗的后两句,分析【乙】诗写法的妙处。

2023·上海金山·一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

(唐)李白

西羌延国讨,白起佐军威。

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

马行边草绿,旌卷曙霜飞。

抗手凛相顾,寒风生铁衣。

【注】延:请,此意为招引。白起:战国秦之名将,这里借指白利。决浮云:出自《庄子·说剑》:天子之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决:断。抗手:举手拜别。

13.下列对本诗的题材和体裁判断正确的一项(   

A.边塞  古诗        B.送别  律诗               C.送别  古诗                                  D.羁旅  律诗

14.对本诗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形势,巧用典故,隐含激励。

B.五六两句是对未来战场情景的描写,给读者飘逸豪放的感觉。

C.七八两句描绘白利回首与诗人举手拜别,铁衣生寒,威风凛然。

D.全诗情感热烈,蕴含诗人祝颂友人之意,也流露个人的失落。

15.赏析诗歌的三、四两句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

2024·上海黄浦·三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别严士元

(唐)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注】本诗为诗人被贬赴任临行时所做,与前来送行的友人严士元话别。阖闾城:即今江苏的苏州城。相传春秋时伍子胥为吴王阖闾所筑。青袍:唐代八品九品(低阶)官员的官服为青色。

16.首联处最有可能填入的一个字是(    

A.暖                       B.寒                              C.朝                                  D.芳

17.以下对本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中倚棹二字,说明送别地点在江边。

B.颈联是诗人想象离别后远行途中的美丽景致。

C.诗人同情友人官微职卑,满腹雄才无以施展。

D.全诗的风格清婉雅致,情思复杂,诗意浓厚。

18.本诗的景语细腻精妙,耐人寻味。请以颔联为例,加以赏析。

2023·上海闵行·一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寄刘员外长卿

[]皇甫曾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

断猿知夜久,秋草助江长。

疏发应成素,青松独耐霜。

爱才称汉主,题柱待回乡

[]①汉主题柱:指汉灵帝在大殿的柱子上题字赞美田凤。

小闵准备撰写《诗人的情谊:皇甫曾与刘长卿》一文,他在阅读这首诗时遇到一些问题,请帮他解决。

19.小闵对诗中几个字的读音不太确定,以下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应读作zhǎng应读作chèng

B应读作zhǎng应读作chēng

C应读作cháng应读作chēng

D应读作cháng应读作chèng

20.小闵想以此诗来增强文章的纪实性特征,以下选项属于纪实的是(   

A.刘长卿身处新安

B.皇甫曾正在旅途

C.刘长卿疏发成素

D.皇甫曾对松思友

21.请代小闵分析这首诗所蕴含的情感。

2023·上海奉贤·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元和十年,柳宗元、刘禹锡奉诏结束贬谪生活返回长安,因写诗讽刺权贵,再次被贬至更加偏僻的柳州与连州;伏波故道,指伏波将军马援率领军队攻打越南曾走过的路;翁仲,秦时巨人,始皇依照其形铸金人,后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慵疏:懒散粗疏;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柳士师,即柳下惠,曾因正直不阿著称。

22.以下人物称呼方式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刘梦得(刘禹锡)                                   B.柳柳州(柳宗元)

C.白乐天(白居易)                                   D.王摩诘(王维)

23.以下对这两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诗颔联即景抒情,描写故道荒凉,讽刺当朝衰微,再次表达自身憔悴之境。

B.柳诗尾联扣住赠别主题,以夸张手法表达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哀叹身世之悲。

C.刘诗颔联用典,一方面表达自己为官获得清名的渴望,一方面表达对朋友的赞颂。

D.刘诗颈联以回雁”“哀猿等意象衬托别绪,展现两位友人分手时凄厉的诗境。

24.酬和诗,是诗人相互间应答酬谢所作的诗,内容和情感上有所衔接、呼应。请分析刘诗是如何回应柳诗的。

23-24高三上·上海建平中学·月考)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北宋)黄庭坚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注释】元明:黄大临,字元明,黄庭坚之兄。绍圣二年,黄庭坚因所谓修史失实之罪被贬黔州安置,其兄亲自陪同他跋山涉水,送他到达贬所,后停留数月才分别。脊令:即鹡鸰,水鸟名,《诗经·小雅》云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25.以下选集中,可能收录本作品的一项是(   

A.《乐府集》                                                 B.《古体诗汇编》

C.《诗余选》                                                  D.《律诗集萃》

26.以下对本诗风格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A.清新自然          B.瘦劲挺拔                  C.含蓄淡远                                  D.拗峭沉郁

27.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分析诗歌的颈联与尾联。

2023·上海崇明·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宋)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

别滁

(宋)欧阳修

花开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释】黄庭坚: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主张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其称: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28.下列关于两首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诗前两句渲染伤感离别之氛围。

B.欧诗前两句以乐景衬托悲凉之情。

C.二诗在题材与体裁上均相同。

D.二诗皆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29.黄庭坚《夜发分宁寄杜涧叟》诗画线句脱胎于欧阳修《别滁》诗画线句,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其化用之妙。

2023·上海松江·一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樟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且脱佩剑休徘徊。

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

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注】王郎曾为司直,今不得志,欲西上成都谒当事,求一职。王郎别公往成都,公于其临行时,作此以劝之。豫樟:豫、樟。两种高大的乔木名。

30.以下古诗选集中,最有可能收录本诗的一首是(    

A.《古诗源》        B.《古诗菁华》           C.《随园诗选》                                  D.《近体诗集》

31.对诗歌用典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酒酣:这里借助酒酣,写出了王郎意气奋发,拔剑起舞,唱出慷慨悲歌。

B趿珠履:古有穿珠履见赵使,此处告诫王郎不要为了趿珠履而奔走权贵之门。

C仲宣楼:语出王粲《登楼赋》所登之楼为仲宣楼,以此点明送别之时,之地。

D青眼:晋阮籍待贤者以青眼,借此希望王郎能够遇到知己来施展自己的奇才。

32.结合全诗,分析诗中所寄寓的情感。

22-23高三上·上海奉贤区·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甲)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伏:服气。

(乙)

戏赠友人

贾岛

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

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

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

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

33.从题材和体裁看,下列对甲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抒怀、律诗      B.咏物、楚辞              C.送别、绝句                                  D.讽喻、乐府

34.下面对两首诗的判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一二句中《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诗歌创作的代表之作。

B.甲诗五六句虽包含着作者对于自身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

C.乙诗五六句中作者感慨自己虽坚持作诗,有时仍得清冷,没有灵感。

D.乙诗词浅意深,以易喻难,把抽象的行为具体化,鲜明生动又通俗自然。

35.请从戏赠入手,分析两首诗在情感上的异同。

2022·上海金山区·一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甲】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乙】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唐)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源于《晋书》:新礼以为挽歌出汉武帝役人之劳歌,声哀切,遂以为送终之礼。”②三湘:泛指湘江流域、洞庭湖南北一带。

36.选出一项没有出现在甲乙两首诗中的艺术技巧(   

A.化用典故          B.虚实相生                  C.借景抒情                                  D.托物言志

37.对甲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的第二句写深秋霜林尽染,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疾奔,借美好的秋色反衬别离之悲。

B.甲诗中的水急流虽是写景,但与诗中送别之情景密切相关,呼应了第一句的解行舟,也开启了下一句的人已远

C.乙诗一二两句既以柳絮”“梅花表明时间的变换,又以洛阳”“三湘表明地点的转移,渲染了一种苍凉的气氛。

D.乙诗用暮春时节的典型物候柳絮飞梅花发来写离情别恨,给人一种人生飘忽无定、聚散难测的感觉。

38.甲乙两诗相比,有人觉得甲诗的尾句比乙诗的尾句更好,有人却不这样认为。请阐述你的观点。

2022·上海长宁·一模)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各题。

临江仙

【南宋】 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注】飞诏下青冥:谓下令回朝。不应:不顾。

39.出版社编《分类词选》,这首词放入以下类别中合适的一类是(   

A.忆旧                  B.致仕                          C.赠别                                  D.怀乡

40.下列关于这首词写作特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记得句以昔日乐景衬相思之深。

B回头句虚写重逢之景渲染悲情。

C铁马句情景交融,境界雄阔悲壮。

D.全词上阕幽峭冷艳,而下阕豪放磅礴。

41.画线部分思路曲折、词情慷慨,请加以赏析。

2022·上海普陀·一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却赴南邑留别苏台知己

【唐】刘长卿

又过梅岭上,岁岁此枝寒。

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

已料生涯事,唯应把钓竿。

【注】至德三年,刘长卿刚而犯上,谪守南巴。此诗是其将要赴任时所写。

附现代文⑤-⑦段:

至于中西之间,受民族文化影响而产生对色彩不同看法的例子就更多了。以蓝色为例,蓝色作为冷色调,给人以宁静之感,加上广阔的蓝天大海的联想,往往令人心旷神怡。汉语中的蓝色并没有太多特殊意味。中华民族作为农耕民族,对蓝色的大海了解相对较少,而西方文明是蓝色文明,英语中的蓝色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或代表沉稳、永恒、博大的力量,或象征婴儿般的纯真无瑕,或表达情绪的低落、抑郁等等,这些色彩意蕴都源自英语民族对海洋的深入认识。

曾有研究表明,对西方人来说,中国色彩中最难理解的是青色是中国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直到今天,人们还在用丹青代称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墨画。然而青色具体是怎样的一种色彩,在缺乏直观视觉效果的古诗中并不是那么容易确定。它可能是绿色,例如青简是绿色的竹简;也可能是蓝色,例如青天可以是蓝色的天;宋代以后,它才被用来指黑色,盛唐李白诗曰朝如青丝暮成雪青丝就是黑发的意思。另外,诗中的色彩并非单纯地描绘自然之物,往往反映作者的心灵世界,有较强的主观性,解读起来就更加困难了。同样是指向绿色的,有时象征着美好的生命、生机青春勃发;有时展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给人以清新恬静之感;在某些诗中又和中国文人眼中象征君子人格的竹子联系在一起,显露出无尽的高雅。前两者中西方还有相通之处,高雅的意味则是中国独有的。

为了让外国读者在读中国古诗时打破认知的隔膜,更好地理解中国诗人运用色彩营造的诗境,不少翻译者会根据读者的审美心理,决定是否对诗歌中的色彩进行改译。例如汉代古体诗《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中的青青,美国诗人Ezra Pound就将其译为blue(蓝),因为和green(绿)相比,blue所蕴含的忧郁和沮丧之意,能更好地向英语读者传达出诗中思妇的寂寞哀怨。

42.你认为本诗可以收录于以下哪本诗集?(   

A.《乐府诗集》    B.《古诗精选》           C.《律诗选集》                                  D.《绝句精选》

43.以下对本诗的表现手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动静结合          B.虚实结合                  C.运用典故                                  D.以景结情

44.为了更好地向英语读者传达出诗中的情感,参照现代文一第⑤—⑦段提供的信息,你认为相对而言,画线句中的更适合翻译成“blue(蓝)还是“green(绿)?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2021·上海虹口·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阴铿

依然临江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注】鼓声:古代开船时,打鼓为号。江汉:指今湖北省一带。城闉:城门,此指作者所在之城。

45.对标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江津是人名,光禄是地名

B江津是人名,光禄是官职

C江津是地点,光禄是官职

D江津是地点,光禄是地名

46.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和陶渊明《饮酒》都是五言古诗。

B.这首诗与李白《送友人》的题材相同。

C.本诗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发思想感情。

D.本诗描写细腻,想象奇丽,语言清新。

47.本诗围绕不及层层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2021·上海长宁·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送李将军赴定州

(唐)郎士元

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

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

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

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

[]①送李将军赴定州:诗题一作送彭将军。这首诗有多个版本,此处取其一。双旌:唐代节度使出行时的仪仗。阴山:山脉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山间缺口自古为南北交通要道。天骄:汉时以此称匈奴。

48.从题材看,这首诗属于(   )。

A.送别诗              B.边塞诗                      C.记行诗                                  D.咏史诗

49.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形象鲜明,气势雄壮。

B.颔联工笔细描,色彩绚丽。

C.颈联视听结合,意象寥廓。

D.全诗虚实相生,用字简洁。

50莫断阴山路又有版本作想到阴山北,你认为哪个版本更好?请结合整首诗,从内容角度说说你的理由。

2021·上海松江·二模)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宋代)苏轼

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龙图。王守金陵,视事一日,移南郡。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飞车凌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却讶此洲名白鹭。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51.根据这首词的格式,可以推测它的词牌是(   )。

A.踏莎行              B.念奴娇                      C.沁园春                                  D.渔家傲

52.对于本首词作小序部分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交代写作缘由是送别王胜之。              B.奠定了全词伤感作别的感情基调。

C.交代了共游赏景的地点、人物。          D.点明朋友因官职调动将离开金陵。

53.假如你是王胜之,这首词中哪几处让你感动?请说明理由。

2020·上海松江·二模)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送方干游上元

()曹松

天高淮泗白,料子趋修程。

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

云离京口树,雁入石头城。

后夜分遥念,诸峰霜露生。

54.这首律诗共有几联对仗?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联                  B.两联                          C.三联                                  D.四联

55.根据你的理解,本诗最适用于下列哪一种情境(    )。

A.给独自踏上异乡的朋友的宽慰之赠言。

B.给去奔赴美好前程的朋友的赠别寄语。

C.表达希望友人平安,快速到达的祝福。

D.与友人分别后传递对友人不舍的思念。

56.若要评选出本作品中的写景佳联,你会推选哪一联,并说明理由。

2020·上海宝山·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赠韦记室黯别

(南朝梁)何逊

故人傥送别,停车一水东。

去帆若不见,试望白云中。

促膝今何在,衔杯谁复同。

水夜看初月,江晚溯归风。

无因生羽翼,千里暂排空

[]①韦黯,诗人的朋友,曾任记室。傥,同排空:冲向天空。

57.下列诗句中与画线句表达情感最相近的一项是(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C.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8.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五六句连续发问,倾诉衷肠。          B.第五六句今昔对比,强化情感。

C.第七八句以乐衬哀,倍感温暖。          D.第七八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59.结合全诗,赏析结尾两句诗句的表达效果。

2020·上海金山·二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送崔融

(唐)杜审言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旌旃朝朔气,笳吹夜边声。

坐觉烟尘扫,秋风古北平。

[]①书记:崔融为节度使掌书记之官。祖帐:为送别设的酒宴帷帐。河阙:河,黄河。阙,宫殿。指京城。军麾:军旗。烟尘:这里指战事。古北:指北方边境。

60.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   

A.《诗余选集》                                             B.《乐府诗选》

C.《古诗菁华》                                             D.《律诗集粹》

61.以下评价适合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含蓄委婉                                                    B.清新流畅

C.刚劲凝练                                                    D.凄清悲凉

62.清代画家方薰认为,用笔的神妙,就在于有虚有实,所谓虚实使笔生动有机,机趣所之,生发不穷。请结合本诗的内容加以赏析。

11-12高三·上海松江二中·月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63.岑参与        齐名,是盛唐        诗派的代表。

64.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化一般送别诗的惆怅与伤感为豪放、悲壮,开拓了送别诗新的意境。

B岂能故作反问,暗示李副使长期驰骋沙场,早已把乡愁置于脑后。

C.作者越过一般送别诗多诉依依不舍之情的藩篱,直接提出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

D.这首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口语化的诗歌语言,让人感到亲切洒脱。

65.分析画线句在本诗中的作用。

18-19高三上·上海奉贤区高级中学·月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唐】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释】西汉贤相,受汉宣帝信任,两度出任颍川太守。春秋时柳下惠为士师(狱官),因直道事人三次遭贬黜。有所思,古乐符篇名。

66.题目中的柳柳州     

67.下列对本诗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清新自然          B.沉郁顿挫                  C.含蓄隽永                                  D.悲壮慷慨

68.诗歌是如何表达情感的,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20-21高三上·上海黄浦格致中学·月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山·送祐之弟归浮梁

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注释】祐之:辛祐之,辛弃疾的族弟。裁冰:比喻构思新颖精巧。

69.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句写出了诗人劝慰祐之秋饮如同甘露的美酒,夜吟冰雪的诗句。

B.下阕前两句是虚写,回忆二人当年的快乐时光,写出往昔生活的美好。

C.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晚山比作翠眉,将秋水比作明镜,写出了晚山的秀美青翠,秋水的清澈明净,生动传神。

D.结尾两句通过景物描写,回答了前一句的设问,直接道出了这秀美的山水将伴你千里同行,使得情感表达耐人寻味。

70.下列对本词风格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A.豪放雄阔          B.绮丽飘逸                  C.质朴清雅                                  D.蕴藉深沉

71.这首词虽然写的是送别,却没有传统送别诗的哀伤之感,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23-24高三上·上海致远中学·期中)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送李将军赴定州

【唐】郎士元

双旌汉飞将,万里授横戈。

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

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

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

【注】 ①送李将军赴定州:诗题一作送彭将军双旌:当代节度使出行时的仪仗。阴山:山脉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天骄:汉时以此称匈奴。

72.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         

73.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一项是(   

A.首联形象鲜明,气势雄壮                      B.颔联工笔细描,色彩绚烂

C.颈联视听结合,意象寥廓                      D.全诗虚实相生,用字简洁

74莫断阴山路又有新版本作想到阴山北,你认为哪个版本更好?请结合整首诗,从内容角度说说你的理由。

2023·上海师大二附中·月考)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长卿

长江极目带枫林,匹马孤云不可寻。

迁播共知臣道枉,猜谗却为主恩深。

辕门画角三军思,驿路青山万里心。

北阙九重谁许屈,独看湘水泪沾襟。

(注)写作本诗时刘长卿谪居江浙。刘长卿有一朋友侯令仪,时任浙西节度使,人称侯中丞。唐上元中刘展之乱江淮失守,江淮都统李峘归罪于侯令仪。侯令仪因此被除名,远地流放岭南康州。

75.根据注释及诗意,适合做本诗题目的一项是(   

A.送侯中丞流康州                                       B.庆赠侯中丞流康州

C.饯别侯中丞                                                D.与中丞辕门怀古

7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抓住长江”“枫林”“匹马”“孤云等意象,渲染了凄清孤寂的氛围,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怅惘。

B.颈联上句想象友人流放康州后,将凭借其才华在军营中一展身手,赢得军士爱戴,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期许。

C.颈联下句写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之情会随着他流放之路而到万里之外,青山”“万里使全诗情怀更加深远。

D.这首诗写景虚实相生,用典自然贴切,语言凝重有力,寄慨沉郁悲凉,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真挚深厚的情谊。

77.诗的尾联提及屈原与湘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3-24高一下·上海进才中学·月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注】綦毋潜,荆南人,王维好友。东山客:东晋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采薇:商末周初,伯夷、叔齐兄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金门:金马门,汉代宫门名。汉代贤士等待皇帝召见的地方。

78.学校文学社正在编辑一本全唐诗选,下列专题适合收录本诗的一项是(    

A.怀古幽情          B.送别深情                  C.思乡怀远                                  D.山水田园

79.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深沉含蓄          B.高亢豪放                  C.明快洒脱                                  D.离愁深重

80.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23-24高二下·上海曹杨中学·月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宋)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

〔注〕桂枝:古时称科举及第为折桂

81.从题材上看,本诗属于             

82.对标题和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兼含游历和游学的意思              B.从对方着笔

C.以落花写离情                                           D.以西江梦点题

83.有学者评价这首诗:全诗处处设喻,想象悠远,情真意切。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23-24高一下·上海建平中学·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____

(唐)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注】岘首: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耆旧:年高望重的人。姓庞人:庞德公,汉末高士,擅举荐识人。

84.以下最适合作为本诗题目的一项是(   

A.襄阳路逢寒食  B.登襄阳城                  C.赠别郑炼赴襄阳                                  D.襄阳舟夜

8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交代诗人困守柴门无官一身病之个人境遇。

B.诗人怀想读诗度日时便会有神伤心惊无奈之感。

C.作者借典抒怀是意在表达自己欲遁迹归隐之思。

D.全诗体现律诗之美,每联均对仗工整章法谨严。

86.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颈联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23-24高一下·上海闵行·期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宋)苏轼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注】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东晋音乐家,善筝笛。绿窗:罩有碧纱的窗子。

87昭君怨是这首词的______

88.下列对本词风格的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A.豪放雄阔          B.沉郁激愤                  C.含蓄隽永                                  D.精巧艳丽

89.请结合作者的情感,分析本词为何用飞絮而不用柳絮

23-24高二上·上海致远中学·期中)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送孙十尉温县

钱起

飞花落絮满河桥,千里伤心送客遥。

不惜芸香染黄绶,惟怜鸿羽下青霄。

云衢有志终骧首,吏道无媒且折腰。

急管繁弦催一醉,颓阳不驻引征镳。

【注】芸香:指书香。黄绶:黄色的印带,用来代指小官,这里指孙十将赴任的温县县尉。骧首:抬头,指意气风发。

90.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花落絮点明了送别的时令。

B千里写出孙十赴任路途遥远。

C急管繁弦写音乐演奏的杂乱。

D征镳指纵马踏上赴任的路程。

91.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绚丽飘逸          B.豪迈雄奇                  C.清新明快                                  D.深沉婉转

92.本诗是怎样抒写临别情感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23-24高二上·上海奉贤·期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送述古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93.《南乡子·送述古》的体裁是

94.以下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南乡子》写临平山上塔,实则是以客观的无知之物,衬托词人主观之情。

B.《江城子》不思量,自难忘矛盾之间,真实而深刻地揭示情谊之深。

C.两首词都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以表情达意。

D.两首词都写到的意象以衬托情感至深。

95.中国古典诗词收结处往往词尽意不尽,两首词结尾划线处都极妙,请赏析异同。

23-24高二上·上海交大附中·开学考试)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甲: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

(唐)高适

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

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

【注】践更:此处指服役的士卒。太白:星座名,古时认为是将星。

乙:送别

(唐)李白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注】紫泥,用之以封玺书。贾谊为长沙王太傅,后岁余,帝思谊,征之。

96.下列关于两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并不悲伤。          B.两首诗都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

C.两首诗都有对比和用典的手法。          D.高诗比照李诗更多了一些边塞风情。

97.以下评价适用于甲诗的一项是(   

A.清新流畅          B.慷慨激越                  C.委婉含蓄                                  D.雄浑悲壮

98.甲乙两首诗的尾联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试比较异同。

22-23高三上·上海嘉定高级中学·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

(唐)高适

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

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

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

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

[注]践更:此处指服役的士卒。太白:星座名,古时认为是将星。

99.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的押韵符合律诗的要求。

B.本诗是送别诗,也是边塞诗。

C军容随赤羽句写军队如飞鸟般疾行。

D何如州县劳在本诗中没有直接回答。

100.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慷慨激越        B.清新流畅                  C.委婉含蓄                                D.雄浑悲壮

101.本诗与一般的伤感失落的送别之作颇不相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22-23高二下·上海虹口·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别诗二首(其一)

[]应玚

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行役怀旧土,悲思不能言。

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时旋。

102.下列选项中,适宜用来评价本诗的一项是(   

A.气势遒劲,风格壮美。                         B.奇句豪气。风发泉涌。

C.浅浅数语,自然入情。                         D.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103.这首诗表达情感颇为巧妙,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赏析。

22-23高二下·上海杨浦·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各题。

    _________·送王缄

苏 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_________·送钱穆父

苏 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王缄是苏轼亡妻王弗的弟弟,熙宁七年(1074)秋冬,王缄到钱塘看望作者,作者作此词相送。第二年正月,作者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本词是元祐六年(1091)春,作者知杭州时,为送别自越州徙知瀛洲途经杭州的好友钱勰(穆父)而作。当时作者也将要离开杭州。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也专指女子的眉毛,此指送别的官妓。颦:皱眉。

104.两首词的词牌名相同,应是(   

A.临江仙             B.念奴娇                      C.永遇乐                                D.桂枝香

105.下列对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均感慨时光流逝,表现人事之变。

B.结尾都以旅舍为喻,抒发人生之叹。

C.都善于描摹神态,一各具神韵。

D.均描写别后场景,虚实相生,寓情于景物之中。

106.两词相比,有人觉得甲词更为伤感,你是否赞同?请阐述你的观点。

22-23高一上·上海浦东区·期末)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小题。

慈姥矶

〔南朝梁〕何逊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

【注】诗歌写作者离乡远游,友人到江边送别,随即驾舟归去。慈姥矶:地名,在今安徽省当涂县北四十里,突出于长江中。矶,突出于水边的山石。客:作者自谓。

107.这首诗最有可能被编入以下哪本诗集(    

A.《古诗选编》  B.《乐府诗集》           C.《诗余集萃》                                D.《近体诗选》

108.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写斜阳夕照,炊烟袅袅,充满诗情画意。

B.三四句借景抒情,写与友人同赏美景,暂忘忧愁。

C.五六句写漫漫沙滩沉沉暮霭峭壁层峦,景中含情。

D.整首诗写景细腻,音韵和谐,诵读起来朗朗上口。

109.结合全诗分析划线句中作者因何而

22-23高一上·上海交大附中·期末)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注】离开洛阳去南方    赊,遥远。    槎(chá)木筏。

110.这首诗共有几联对仗?正确的一项是(   

A.一联                 B.两联                          C.三联                                D.四联

111.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含蓄委婉        B.沉郁顿挫                  C.高亢豪放                                D.平淡质朴

112.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两句。

22-23高一上·上海交大附中·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赠从弟

【东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刘桢,东汉末年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从弟,堂弟。

113.从体裁上看,本诗属于_______________

114.下列各项对本诗风格评价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浪漫瑰丽        B.遒劲有力                  C.平易俗白                                D.清婉秀丽

115.品味松柏这一意象,分析诗人是如何借助它抒发情感的。

22-23高一上·上海实验中学·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广陵赠别

(唐)李白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116.从体裁看本诗属于             

117.以下评价适合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含蓄委婉        B.雄奇瑰丽                  C.沉郁悲凉                                D.明快俊逸

118.本诗最后四句是怎样抒写情感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22-23高二上·上海徐汇上海中学·期中)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___________

江淹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1

菟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注释:(1)琼树枝:传说中仙山上的树。

119.根据体裁与诗意,本诗的题目是(   

A.古离别             B.雁门赠别                  C.生离别                                D.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120.下列对诗中意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四句中围绕黄云表达的意思与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类同。

B.七八句借蕙草表达不为蕙草秋天凋零而叹惜,而为对方异乡忍受风寒而悲愁。

C琼树枝两句意谓想得琼树治疗相思之,此言盼得相见以解苦愁。

D.最后两句以菟丝寄树、浮萍寄水自喻,借以表达自己无所凭依、无依无靠。

121.结合全诗,分析画线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22-23高一上·上海徐汇上海中学·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秋江送别

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22.这两首诗可被编入下列哪本诗集(    

A.《唐代羁旅诗》                                       B.《初唐四杰诗选》                                C.《酬唱乐府集》       D.《赠别绝句》

123.关于这两首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江送别》有趣地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江,造成一种回环映带的韵致。

B.《秋江送别》前两句通过写与自己处境相同的人,借他人来表达自己的离别伤感。

C.《送柴侍御》化,使两乡一乡,语意新颖,然亦在情理之中。

D.《送柴侍御》的情感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类似。

124.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

21-22高二下·上海复旦附中·期末)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蓟中作

[]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1

岂无安边书,诸将2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3,归来独闭门。

醉里送裴子赴镇西

[]岑参

醉后未能别,醒时方送君。

看君走马去,直上天山云

注释:【1】翻:反覆,指反叛。【2】诸将:指安禄山及其部将。【3】孙吴事:指用兵之事。孙指春秋时的孙武,吴指战国时的吴起。

125.出版社欲为两首诗编集,以下作品集不适合收录这两首诗的一项是(   

A.格律精粹        B.盛唐印象                  C.边塞回响                                D.唐人百首

126.以下对高适《蓟中作》一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策马句慷慨豪迈,表现了诗人对建功立业凯旋受赏的渴望。

B边城句融叙事于写景,以眼前萧条昏暗烘托出诗人沉重忧愁的心情。

C岂无句一句反诘,一句回答,表达了诗人强烈的讥讽不平之请。

D惆怅句以典入诗,以景结情,与首句形成鲜明对照,表现出诗人的挫折失意。

127.有人认为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你是否认同这一评价?请结合以上两首诗,并联系所学,说明你支持或反对的理由。

21-22高一下·上海松江师大附中·期中)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宋代)苏轼

金陵赏心亭送王胜之龙图。王守金陵,视事一日,移南郡。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

公驾飞车凌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却讶此洲名白鹭。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128.根据这首词的格式,可以推测它的词牌是(   

A.永遇乐                                                      B.念奴娇

C.沁园春                                                      D.渔家傲

129.对于本首词作小序部分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交代写作缘由是送别王胜之。

B.奠定了全词伤感作别的感情基调。

C.交代了共游赏景的地点、人物。

D.点明朋友因官职调动将离开金陵。

130.假如你是王胜之,这首词中哪几处让你感动?请说明理由。

20-21高一上·上海奉贤高级中学·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唐)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 ①几度:多少年 ②共传:一起举杯。

131.从体裁上看,本诗属于 诗。

1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依次写了久别、乍见、相聚、惜别,波澜曲折,富有情致。

B.首联从时间、空间角度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

C乍见翻疑梦一句写出了诗人与故友相见不易。翻疑梦把诗人欣喜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D.尾联写两位友人举杯劝饮,由悲转喜,全无离别的伤感。

133.就作品中画线句,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鉴赏文字。

19-20高一上·上海嘉定·期中)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廓之:编写《稼轩词甲集》的范开,辛弃疾的门人。其生平事迹不详。

②“禹门:即龙门,相传龙门为大禹所凿。

137春蚕食叶喻指                      

138.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字暗示廓之应试前的紧张心情。

B鹏北海,凤朝阳描摹出廓之的满怀豪情。

C.词作多处用典,体现了辛词掉书袋的特点。

D.送别词作往往情感感伤,本词格调豪迈昂扬。

139.结合题材内容,分析该词具有豪放风格的特点。

20-21高二下·上海奉贤区·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

  杜牧

去夏疏雨馀,同倚朱阑语。

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

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

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

140.这首诗共有______句押韵(   )。

A2                       B3                                C4                                D5

141.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A.平和冲淡        B.沉郁顿挫                  C.含蓄隽永                                D.绚丽俊逸

142.全诗是怎样抒写作者情感的?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12-13高三上·上海黄浦大同高中·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下面小题。

(甲)柳枝词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乙)古离别

·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毵毵(san):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 ②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143.我们在高中课本学过的与这两首诗属于同一题材的诗词名篇是:《             

144.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诗首句都写到了柳,甲诗为暗写,乙诗为明写。

B.两首诗都写到酒半酣,都写出了离别者于半醉半醒之间体味到的别情的无奈。

C.甲诗中写亭亭画舸,乙诗中写柳毵毵,都是借乐景写哀情。

D.甲诗第三句感伤哀愁,乙诗第三句却刚健有力,一洗伤感情绪,体现了唐人的豪放气度。

145.从表现手法的角度鉴赏甲诗的第三、四句。

参考答案:

1A    2D   3第一句写室外景,夜雨”“空阶渲染环境气氛,给人幽凉空寂的感觉,陪衬出离人的心境;第二句是室内景,从视觉写他们彻夜依依话别,从时间看出别意的缠绵,同时灯光的暗淡也正如心境的黯淡。这两句诗都是平常情、眼前景,经过诗人的熔铸,寓情于景,宛转深微,表达了诗人与故友离别时难舍、感伤的情感。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A.“夸饰指夸张铺饰,超过了客观事实的修辞手法。通观全诗,诗中并无夸张铺饰之处。

同时诗中共追随”“辞群匹是对比,以昔日的共同游历和今日的孤单分别作对比。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是比喻,以东流水之不归比喻朋友间之不能相见。何时同促膝是虚写,同上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构成虚实结合的手法。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相约长谈之期错误。何时同促膝意思是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像现在这样再次促膝长谈。诗人以设问作结,抒发的是盛会难再的深沉感慨,使人产生无限遐想。诗人并未与友人相约长谈之期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首先要理解情词宛转,浅语具深的意思,即表达的感情柔和曲折,不直接坦率;言辞浅近,含义却具体深远。答题时要紧扣这两个评论的语句进行作答。

情词宛转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意思为夜晚湿冷的雨滴,淅沥落在空旷的台阶上,室内三杯两盏淡酒,促膝话别,彻夜不眠,不知不觉间曙色已跃上窗头。这两句融情于景,冰冷的夜雨打在寂静的台阶上,昏暗的灯光映照着即将离别的人们。极力渲染环境气氛,通过夜雨、空阶、晓灯、暗室等意象来传情达意,营造出环境的寂静、凄冷,表达即将离别时黯淡的心境和缠绵的别意。

浅语具深。这两句写景,所写意象无非是雨、阶、灯、室,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景物,经过诗人的构思,将浓浓的离别之意倾注其中,借平常景物抒发离别时难舍、感伤的具体深挚的情感。

汇编不易
需要本篇全部送别诗与答案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 20元 获取

全部七个专题100元



彦师语文课堂
能讲解考场答题技巧,也补充忽视的好玩的好笑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