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口出慈柔之语是菩萨行,口出粗詈恶语是愚痴行?

文化   2024-09-30 14:00   辽宁  

 见怒能忍,是为梵行


佛陀在历劫的修行之中,曾有一世身,是佛典之中著名的“忍辱仙人”。所谓忍辱仙人,显然是突出其能忍诸苦厄的功德来说的。彼时的佛陀尚未觉悟圆满,故而只能成为菩萨,当时还在专修忍辱的菩萨,面对起衅者的刀杖加害,心中始终不为所动。

当加害之人被眼前这位修行者的定力所慑服时,方才惭愧地请教,为何面对如此恼害,也能无动于衷。而忍辱的菩萨,当时正在与怨敌交战。而怨敌并不是眼前这位持刀杖的凶客,而是嗔恨之心。忍辱菩萨以定力调伏了嗔恨心,使其不能生起,如是功德堪称超然逸群。

佛陀在觉悟之后,曾嘱托众弟子,不要因为无端而来的骂詈之声而起嗔心。因为骂詈之事,本身就是非常可笑的。如过对方不去接招,骂詈的发起者如同对着天空吐口水,最终还是会落在自己的头上,从而贻笑大方。唐代名臣娄师德,曾这样陈说自己的修心方法,当面对骂詈的时候,就如同口水溅到自己的脸上,你不去管它,它一会儿就干了,这就是“唾面自干”的典故由来。

能够安忍于骂詈,其实已经非常难得了,更何况佛陀为忍辱仙人时的修持成就。《法句经·慈仁品》中曾说:“见怒能忍,是为梵行”,这句话虽然简短,但含义深邃。所谓梵行,即身心清净的修行。倘若几句恶语都承受不住,心中嗔恨甚重,这又焉能担起“梵行”二字。有一个譬喻,说得十分在理。倘若某人以手指认,口出恶言时,彼以一个手指指向别人,而四个手指蜷在一处指向自己。这因此,口出恶言,其实是诸倍回敬给自己。

因此,佛子提倡慈柔之语,本身就是自利而利他;口出恶语,才是自毁而毁他。自他两利,是菩萨行;自他皆毁,是愚痴行。这两者如何选择,诸位智者理当有所明断。


. . .   . . .


沈阳皇寺
沈阳皇寺(实胜寺),全名莲华净土实胜寺。建成于公元1638年,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辽(2022)0000027。客堂联系电话:024-22531709。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206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