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头土面”并不是讥讽之语,反而是修行之人的勇猛境界 . . . .

文化   2024-10-10 14:31   辽宁  






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之中,说起一个人“灰头土脸”,那么大略就能知晓,这个人现在一定处在一种挫折境遇之中,因为心志颓丧从而不修边幅,整个人看起了失了精气神。

须知,佛家早已有言,世事本来就是处在无常迁变之中,因此在面对一些不顺境况之时,切不可灰心丧气,反而要更为精进面对。毕竟,在逆境之中能够持心不动,这才是走出低谷的必要素质。逆境能够令人知晓“无常故空”的道理,因此逆境对于修行之人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逆增上缘”。

我们说回到“灰头土脸”这个典故中来,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历史上,佛经的迻译和流通,使汉语文学更加丰富,许多源于佛典中的词汇,已经是我们日常语言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诸如,大千世界、不二法门、本来面目等文句辞藻,皆来自佛典之中。

而“灰头土脸”这个词语也不例外,只不过在佛典原本之中,写作“灰头土面”。灰头土面的本意,并不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心志颓废、衣冠不整,反而是用来赞叹修行成就很大的菩萨,在娑婆世界度化众生的大悲行愿。娑婆世界由于烦恼杂多,故在佛典之中也被称为秽土,菩萨在秽土济世利生,其历练的过程注定是艰辛苦具。但菩萨由于具备精进勇猛之心,即便自己灰头土面,身染尘垢,也不会有所退堕。

这就如同先秦时代的贤者墨子,其一生崇尚止杀利生的举措,为了避免生灵涂炭,墨子时常要处在劝善止杀的劳碌之中,自己也是身形枯槁、面目黧黑。其身体越发癯弱,但精神意志却越发坚定,时人赞叹他是死不旋踵的勇者。

菩萨行者亦复如是,即便在利益众生的实践中灰头土面,但外缘尘垢并不能染污其清净本心。心清净,则无处不清净;虽曰度众生,实无一众生可度。在宋代的佛典《碧岩集》中曾有一段精妙的记载,大意是说佛子尚在修学阶段时,需要利群所及,在一僻静安宁之处专心修持;而修有所成,需要去利益众生的时候,娑婆秽土的磨练则更为弥足珍贵,越是灰头土面的处境,越能够激发精进勇猛之心,其自利利他的成就,也就越显著超然。

于此可知,灰头土面并不是一件坏事,对于吾辈凡夫而言,艰巨的境遇能够提升我们对于世事无常的见识和体证,于是更加懂得惜福修福的因果关系。对于发心行愿之人来说,灰头土面并不会影响到清净本心的自性成就。自心清净,则无处不是庄严佛土;佛性本具,则一切众生皆可作佛。




. . .   . . .


沈阳皇寺
沈阳皇寺(实胜寺),全名莲华净土实胜寺。建成于公元1638年,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辽(2022)0000027。客堂联系电话:024-22531709。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206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