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舍身命,终不为恶 —— 正信佛子的自律与自省 . . . .

文化   2024-09-25 17:54   辽宁  


我们在生活之中,有时会用“舍命不舍财”或“抠门”,来形容一个人处在悭吝的烦恼之中,将钱财之物看得过重。

有句古话说得在理,说财是润身之源,就是说钱财虽然是身外之物,但没了钱财却也是万万不能的。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佛陀住世之时,曾有居士供养施助佛陀及其僧团,当问到他供佛供僧是出于何等意愿的时候,所得到的答复也十分平常,听说布施可以积福,那我只想把生活过得好些,多些福报。

这种回答看起来似乎立意不高,但说得却是大实话。积修福报不仅是合乎因果的,更加是开悟证道的保障。因此佛陀从不反对修福,并且支持福慧双修。

佛家所拒斥的,是对于资财福报看得比身命、慧命还要重要。之所以有抠门这个噱头,就是用来形容贪得无厌之人的。话说古时有一财主,家中资财不少,但却不懂得乐善好施。吾人都知道,资财如果据守起来,而不用于布施,这绝非是好现象。这个财主不仅不懂得布施修福,是资财如活水一般流通,反而对自己越发苛刻。某日,此人来到一处古迹,见到这里的门是上有金粉装饰过,于是就在夜半无人时,要把门上的金粉抠下来。其实,这金粉只是金色的粉刷物而已,哪里是真金?可这位财主一时被悭吝贪婪迷了心智,以至于做出这样的荒唐事来。

而佛门之内正信正直的佛弟子,绝不应该向故事里的财主那样,舍命不舍财。须知,在《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中,却是有敢于舍生取义的佛弟子,他们所恪守的,是不作恶的信条。经云:“宁舍身命,终不为恶”、“宁舍身命,不恼于他”。为何佛弟子要宁舍身命,也不去作恶。因为作恶意味着毁犯戒行。修行之人,需要终身以戒为师,如此才能遮止烦恼。倘若为非作歹,则所修功德尽毁,乃至令他人心生热恼。毁了自己的慧命不说,还要断他人的功德,这是非常严重的过失。

孔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古贤对于作恶害人,是心怀戒惧的,因为一旦有害人之心,那么所恼害的,不仅是别人,更是自己。试想,一个人整日处在作恶的烦恼之中,又怎能心怀仁恕、慈悲利他。

正是这个原因,才是佛弟子宁舍身命,终不为恶的自律自省。



. . .    . . .


沈阳皇寺
沈阳皇寺(实胜寺),全名莲华净土实胜寺。建成于公元1638年,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辽(2022)0000027。客堂联系电话:024-22531709。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206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