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头面疼痛的另一个来源》
文摘
2024-12-10 08:39
德国
在面部有四对包含空气的骨质空腔,即鼻窦,或称鼻旁窦。额窦位于额骨(眉毛之上),形状不规则但大致呈三角形,成年人的额窦平均能容纳4-7毫升空气。
蝶窦在蝶骨内部(眼睛后方),是四对鼻窦中位置最深的。筛窦分布在两眼之间、鼻梁后方等处,由多个小空腔组成,容积大概2-3毫升。
上颌窦位于上颌骨内部,在眼睛下方、鼻子旁边,在四对鼻窦中容积最大,能容纳约15-20毫升空气。
当鼻窦产生炎症,不仅能引起鼻塞、流涕等鼻子局部的症状,也可导致整个头面部的疼痛与不适(如压力异常)。压力改变通常会加重症状,比如体位改变(低头、俯卧)或者咳嗽、打喷嚏,较大力度按压也会引起疼痛。引起鼻窦发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普通感冒、细菌/病毒感染、自身鼻腔结构异常(如鼻息肉)。此外,牙齿咬合异常引起对三叉神经的刺激、颅面部其他力学失衡也属于常见诱因。
鼻窦、支配它的神经等相关结构对压力与触碰都非常敏感,所以除了传统疗法,很多针对颅面部的手法技术都能有效缓解症状。下面介绍一个简单的自我操作,适用于额头、眼眶区域的症状。
首先,在眼窝内上方,也就是眉骨和山根交界处附近,用大拇指指腹朝中间与上方轻柔施力。接下来,两只手同时轻柔按压约30秒,或至症状改善。然后操作另外一侧。
此外,改善颅面功能紊乱的诸多通用与局部手法,也同样适用,且更有针对性,具体旋转需结合评估。
或助理老师2号:
- 德国运动康复硕士、博士研究生,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学士
- 央视《挑战不可能》1-4季幕后技术专家组成员、龙脊康医疗特邀导师
《足部科学——基于功能解剖学的评估与强化训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