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做好这2件事,过度到冬天
初冬时节,寒气渐起
宜暖养
防风寒是当下之时的重中之重。
🍁 外养:寒而不露,防寒入体
此节气「一场秋雨一场凉」,气温凉热交替,这时候要注意不要再像夏天那样赤膊露身了,以防凉气侵入体内。
《诗经》里说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向来就怕风怕冷、手脚容易凉的阳虚人,就需要及时添衣。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
只是注意在早晚凉意甚浓多穿些衣服,所以深秋季节的背包里多放一件外套是不错的选择。
寒性收引,具有「重、下」之性。如果下半身防守薄弱,容易被攻破。所以更要注意脚部保暖。
正如唐代大医孙思邈也在《千金要方》中说:「每(年)八月一日已(以)后,即微火暖足,勿令下冷无生意,常欲使气在下。」
我们在家不能再光脚了,要穿上袜子、拖鞋。睡觉前,可以用热水多泡泡脚。建议水温不超过42度,孩子可以更低些,泡个10-15分钟。
🍁 内养:食以温润,脾胃暖起来
在饮食方面,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季节的变化,及时调整饮食结构。胃口就像调节器,热思凉,冷盼温。
中医也认为,脾胃喜燥恶湿,喜温恶寒。吃些温性平和的食物,胃里暖暖的,脾胃便有充足的力量去滋生+阳气,化生气血,推动气血的运行。
暖暖这个渣脾胃,古书中有个补肚子的方子——炒米水。
小时候肚子不舒服,妈妈便会把米在锅里炒上一炒,然后煮成水给我喝,焦香焦香的,挺管用。
这个食方算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一个民间方,不少古籍里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原方出自:《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陈米(一升用生姜二斤取汁浸米焙捣筛为末炒令黄) 肉豆蔻、 草豆蔻,上六味。捣研为散。每服二钱匕。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本草纲目》也曾经记载过其效用:「炒米汤,yi胃除*湿。」
提到的炒米汤,就用到了干姜、大米。
干姜能给到脾胃足够暖力,让身体更好接纳能量、补力。
大米的米气给脾胃土气,厚脾胃,而且炒过后,焦香入脾易吸收,很适合大部分现代脾虚又寒又脆皮的人。
气温转冷,昼短夜长,阴气渐起,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
《黄帝内经》讲「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养收,指的就是收敛阳气。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寒就温,保护阳气。
◐起居上,宜早卧早起,早卧以顺应阴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每天可多睡1小时,注意劳逸结合,可选择瑜伽、慢跑、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
◐食养上,秋金敛降,到了深秋,宜吃点酸,《千金食治》曰:「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
酸主收敛,有助于☀(阳气)的收敛,让阳气归根。酸甘化阴,让身体润润的,有助肺的肃降,尤其到了秋天的后半段,可以吃点选择酸味适中的食材,如山楂、乌梅、柠檬等。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到秋天我都爱不惜口的陈皮柠檬膏,酸甜的口感,还带着淡淡陈皮清香。
-广告-
点图购买,截止10.11
这个膏是通过八繁九制熬制而成,滋味柔和,打开能闻到陈皮的淡淡清香,想喝了随时来一勺,直接拿水冲,入口酸酸甜甜,味道刚刚好。
它不会过分酸涩,把肝气一下子收死,酸的适中、刚刚好,能很好的帮肝重新聚合气血,到点才释放。
特别是对于身体有痰湿、气不顺的朋友,如果气不顺,推动津液的能力就会变弱,气就会一点一点堵起来,身体津液也运行不通,慢慢聚集团成一团,就很容易变成痰浊,像这段时间总是咳个不停的人也可以试试。
在原材的选择上,选用了简单而又纯粹的古早搭配:十年陈的新会陈皮、安岳黄柠檬和黄冰糖。
八繁九制技艺,把柠檬和陈皮的香气都充分融合在一起,让你打开盖子便能闻到这淡淡的清香~
这个陈皮柠檬膏不挑体质,日常想喝时,随时都可以喝。并且,还要把陈皮和柠檬嚼一嚼,一起吃下去。
因为柠檬带皮吃,本就是个「涤❤痰果」。再加老陈皮一起熬膏,对清清呼吸道的痰浊,还有藏在胃里的痰有帮助。
所以一定要把里面的渣(陈皮、柠檬)都吃掉。
点图购买
一到秋天气候变干燥,燥伤肺,喉咙很容易出现不舒服,可以喝点,用它润一润;酸酸甜甜的口感,老人小孩也喜欢。
导引——坐功
最后,还想给大家分享古人的一个养生妙招:导引——坐功
运主阳明五气,时配足太阳膀胱寒水。
每日丑、寅时,正坐,举两臂,踊身上托,左右各五七度。叩齿、吐纳、咽液。
▼国货铺通道▼
陈皮柠檬膏
*本文内含广告
更多产品咨询可扫码
联系产品小助手
↓↓
或点击阅读原文 购买品致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