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丽丽|风水

文摘   2024-11-14 08:30   湖北  

2024/ 11/ 14  星期四

三粒粟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期待与您的故事在这里相遇

风   水

文/龚丽丽


清晨,阳光和煦,春风拂面,柳林沟人行道上送娃上学的、上班的、采买的、散步的,行色匆匆、络绎不绝。


“当地莴笋两块,当地菜苔两块五,当地红根韭菜三块五……”每天早上伴随着熟悉的喇叭声,把儿子送到幼儿园,再折回来,认真选购一番。这家果蔬店距离幼儿园一百多米,却成了附近最热闹的地方。


自前年秋天,儿子上幼儿园,这儿就成了我每天的必经之路。柳林沟一趟走下来,细数一下,菜店至少也有五六个。但是这家店,每天早上打价的人都排队,走出来的人都是大包小包的采买。


有长达半年之久,因地下管道的修建,柳林沟里所有公交车暂停。只有半边路一进一出,车辆像蜗牛似得排队通过。另外半边路用高高的板子挡起来,里面安全施工,仅在旁边留下一条又长又窄的过道,一个人刚刚通过。若是两个人迎面过,就得侧着身等对方过了再走。这样近一年的施工时间,以致于沟里有些不景气的门面索性关门。可是这个店像是有魔法似的,丝毫不受影响。我常常送完儿子买了菜拎到单位,下班再带回家。


买的次数多了,我就和店主熟悉起来,没事喜欢拉拉家常。两口子都不到35岁,是郧阳区柳坡人,从事卖菜生意已经八九年了。最早两口子在老虎沟市场经营,前两年因门面拆迁就转到了这里。


“老板,你看,这买的姜咋是绿的呢?”正说着,一位五六十岁的大妈拎着个袋子气势汹汹地走进来。


“阿姨,不好意思,昨天他拿(进货)的时候也不知道。这样吧,多少钱,我退给您。”老板娘赶紧解释,摸着零钱盒子热情地准备着。


不经意间,我在心中默默为她点赞。老板娘说,他们是批发别人的东西再拿过来卖,也就赚个差价。这种事也会有,但是只要有顾客拿来,情况属实,她都一分不少地退钱。


卖菜生意异常辛苦,凌晨两三点,批发市场已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若是夏季或春节前夕,想要拿到心仪的蔬菜,就必须更早地守候在批发市场。为了帮老家乡亲们销售,也为了降低进价,夫妻俩就亲自开车到柳坡老家的农户家选购,并教给农户怎么整理好品质高、卖相好的蔬菜。回来后,还要一把一把地绑好,摆整齐,尽量赶在六七点之前,保障顾客一来就直接购买。


我突然想起去年冬天,临近年关的一个清晨,我正在小店采购,有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前来询问有无藕头售卖。第一次听见有人专门买“藕头”,我甚是好奇。老板娘一边称菜,一边豪爽地回答:“阿姨,我明早进菜的时候去捡一点,您记得来拿啊!”数九寒冬、寒气逼人,敞开的店铺里并没有暖气,我却感觉一股热流从身上划过。


不知怎的,今年春节后,再次送儿子上学经过那儿,却迟迟不见小店开门。按理说,正月十五过后,年也过完了,节也过完了,生意应该不错的,老板怎么还没开门?我有些纳闷、也有些担心:“老板改行了?”“老板家里有事?”“老板换地方做生意了?”夫妻俩像个老朋友似的占据着我的心,无数个悬念升起。


后来,我眼看着原来得店铺被人拆掉置物架、墙面重新粉刷、换上新的招牌,我逐步接受了“这个店铺更换老板”的现实。


新店开张,依然是卖菜和水果,经营店铺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我习惯了路过时朝店铺瞄一眼,有时候送儿子上学门面还没开门,有时候老板正在摆菜,也有时候里面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正在选购。我压根提不起购买的欲望。


大概又过了两个星期,在距离原店三五个门面的地方又听到了熟悉的喇叭声,那声音像一股强烈的吸引力似的把我直勾勾地引过去。店铺门口依然摆放着翠绿的青菜和散发着浓郁香味的水果,进出的人络绎不绝。在门口那个称菜和收银位置,我从人群中搜寻到了老板娘熟悉的身影,头顶上的招牌还没来得及打上去。


只是这家店离幼儿园更远了,若是不顺路,需要特意走一段才能到。很显然,现在的位置不如以前。可是这家店,依然摆放整齐、陈列有序,那门口每天络绎不绝的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一段时间下来,原来位置店铺里的顾客屈指可数,老板索性改成专业卖水果了。可是这家店,两口子每天却忙得热火朝天。每次经过,老板娘不是在称菜、收款,就是在折菜、剥豆子,几乎没看过她刷手机的时候。


“老板娘,不管你搬到哪儿,生意都一样好啊!”我忍不住打趣她。


“那是,他们在这儿开了几年了,我们都认她。”


“她家从不缺称,菜也新鲜。”还没等老板娘反应过来,其他顾客赶紧接了话。


走出店,我看着相临店铺里稀稀拉拉的人,再看看忙的不亦乐乎的两口子,我知道:两口子勤劳、诚信、善良的人品是这个店最好的风水。


作者简介:龚丽丽,郧阳人,喜欢读书、写作。在十堰医疗系统工作,近三年来始终坚守抗疫一线。    

三粒粟
发布鄂豫陕毗邻地区青年作家优秀作品,择优向广电媒体、报刊杂志荐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