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高迪 胡雪莲
单位 | 郑州市金水区梓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2023年12月以来,梓闻社工在执行中共郑州市委社会工作部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项目。
长江东路社区作为其中一个社区,其成立于2020年,人口稠密且以年轻上班族为主体人群,楼院里孩童众多,根据初步统计0—3岁的幼儿约占孩童总数的40%左右,生孩子是一件事,养孩子却是一项工程,很多家庭面临着入园选择、分离焦虑、亲子教养、隔代教育等问题。
一、工作思路
梓闻社工联合社区,调动资源、形成合力,发挥党建引领,以社区资源为依托,以赋能组织成长为手段,以联合组织提供服务为载体,发起“儿童友好,悦享童年”——长江东路社区托幼转衔项目,共同助力建设儿童友好社区,解决居民急切问题和需求。
二、工作策略
为有效回应居民问题和需求,在开展这项治理工作时,单凭一名社会工作者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联动多元主体的力量,同时把“需求、资源、服务”作为主题关键词,把需求对接起来,把资源发动起来,把服务开展起来,通过搭建参与平台,提供服务活动,让幼儿及家庭在实际参与中获得真实的收获和成长。
社会工作精选好书,快快拿下↓↓↓
三、工作实施
第一阶段:以需求为纽带,多方联动聚力量
走访调研,深挖需求,多方互动,让社区、居民、资源方的需求联结起来,确定试点合作单位及执行团队。首先,社区工作人员协同社区社工走访辖区幼儿家庭20余户,访谈微网格长15人,深入了解幼儿家长们的问题和需求、参与意愿、接受性、对项目的支持程度。绝大多数被访家长对项目实施持赞成态度,认为这一公益项目体现了社区服务进步,回应了低幼孩童家庭的现实需求,能够增强居民社区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凝聚力,非常期待项目的实施。
微网格长们认为能够调动社区主体的参与意识、责任意识,以此项目活动为契机弘扬公益精神,引导辖区更多单位、个人参与社区服务,他们愿意发动小区楼院里微网格长的力量,在动员招募、项目宣传、活动设计上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项目在实施前也充分调研、考察了辖区内幼儿园,从理念、参与意愿、师资水平、场地空间等多方面考察,最终确定与辖区内的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奇色花福利幼儿园开展项目合作。
一方面园方所秉持的参与、平等、在场等融合教育理念符合项目实施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其作为省级示范幼儿园,在师资、管理、教育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项目实施也符合园方进行招生宣传、开展品牌推广的诉求。整体来看,各方在项目实施中能够找到长合作契合点,满足各方需求,保障托幼转衔项目能够全面、优质地服务到参与项目的幼儿及其家庭。
第二阶段:以资源为视角,赋能培育组织队伍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赋能成长,引导资源方成为社区服务队伍,培育组织“做”起来。
项目通过座谈会、启动会、培训等等方式,将参与本项目的合作方人才资源进行整合,宣传其在社区慈善传播、居民服务、社区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价值,通过与社工一起执行项目,将联结群众、整合资源、活动设计、宣传推广、发掘骨干等专业理念和方法潜移默化影响到参与项目的家长、志愿者老师、微网格长们,以项目活动为契机,组建其一支专注幼儿童服务,能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育儿互助交流的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儿童服务和社区治理,从长远角度整体提升社区幼儿教育、协同共治水平。
第三阶段:以“社区+网格”为载体,多方宣传与动员
这个阶段的重点工作是多渠道动员、宣传,招募辖区幼儿家庭,促进居民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利用微网格长们邻里互通的“枢纽”角色,在网格里对项目进行“广而告之”;通过居民群、物业群等多种方式在社区进行宣传,线上线下相结合,最大程度的确保低幼儿童家庭能够充分知晓、了解项目,同时,这也是社区服务、公益慈善宣传,让更多的居民关注社区孩童成长,营造注重早期教育、提高育儿科学水平的氛围。
根据托幼转衔倡导的参与、在场、融合教育等价值理念,在报名幼儿符合年龄要求(2岁5个月以上)、能够全程亲子参与、自愿平等的原则下,确定符合报名条件的幼儿家庭,实际报名幼儿达50余人,但是由于场地、志愿师资力量有限等客观条件,最终确定16组家庭全程参与本项目实施。
第四阶段:以项目为手段,优质精细化服务
以“儿童友好,悦享童年”—长江东路社区托幼转衔项目为载体,盘活社区资源、促进多方合作、提升责任主体意识,共建共享社区治理成果。项目充分发挥辖区幼儿园的资源优势,调动12位专业的幼儿教育老师及家长作为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获得管城区第二实验小学对部分活动的支持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项目实施给予专业上的指导和帮助。
在社区统筹下,各方形成合力,构建合作网络,形成资源共享和服务互补,确保托幼转衔项目真正帮助到社区孩童及其家庭,撬动社会资源价值达1.5万元。
从繁华春日到绚烂盛夏,托幼转衔项目历时2个多月,共开展18次不同主题的活动,包括律动游戏、乐高课程、体育活动、打击乐、幼儿手工、户外自主游戏等,在此过程中,专业幼儿教育志愿者老师会观察和记录幼儿的人际交往方式、亲子互动模式等,并给家长们针对性的家庭育儿指导,紧扣教育主题。
活动展示
第五阶段:以目标为导向,做好评估总结
日常活动观察、与家长的沟通和访谈、与参与幼儿的互动交流贯穿项目执行始终,以定性研究的方法全面、深入、动态了解项目实施成效,对项目活动开展做好过程指导。
此外,在项目结束后,对家长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从多个方面量化项目成效。
根据问卷反馈,100%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和他人的互动、活动体验中提升了规则意识,同时更好的学会表达需求和情感调解,削弱家庭养育中幼儿“自我中心”意识的负面影响。;97.1%的幼儿家长认为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和游戏,孩子掌握了与他人互动的基本规则,沟通、表达和社交技能有所提高;70%的家长则认为减少了入园焦虑,孩子能较好的处理和适应分离情绪,也让家长自己对幼儿园的评估、考察有迹可循,为今后教育选择和教育判断积累了知识经验。
同时,借助养娃、带娃、教育等共同话题扩大了家长的社会支持网络,搭建起社区幼儿家庭的交流互动平台。
项目总结会
六、项目价值
(一)针对需求痛点提供幼儿专属服务,并注重幼儿和家庭照护者双向成长
以往的社区儿童服务主要针对0-17岁全段儿童人群,托幼转项目率先推出针对社区低幼孩童入园衔接的相关服务,并与家长培训相结合,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
每期活动都会引导家长复盘回顾亲子参与过程,及时记录活动趣事和感悟,激发照护者的正向内生力量,与培训课程结合。项目共收到来自16组家庭的70余篇心得感悟,由内二外的提升家庭教育技巧,推动家庭早期教育一致性,为幼儿打造和谐友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部分家长活动感悟(可放大查看)
(二)活动内容丰富、连续,体现科学性、专业性、体系性
以项目化实施开展服务,托幼转衔活动具有连续性,专业性和持续性成效,而非一场场零散活动堆砌叠加。从户外自主游戏到“有规矩”的室内活动,从社交训练到情绪管理,从家园共育、随时沟通到统一的专业化培训,托幼转衔项目以规范、专业、系统的方法解决幼儿一系列成长问题,以有组织、有体系、公益化的方式顺利实施至项目结束。
(三)工作路径“社区活动项目化、项目组织化、组织公益化”具有可参考性
项目不仅整合资源、促进社区、教育机构、公益组织、社区居民、微网格等各类主体的“跨界合作”,还以项目执行为契机,将项目团队往社区社会组织的方向进行赋能提升,引导他们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实现社区活动项目化、项目组织化、组织公益化,拓展、深化社区儿童服务领域。
后续,社会工作者将继续通过赋能、培育,将以儿童类社区社区组织为主导,开展家长课堂、亲子手工、儿童读书会等社区公益活动,促进社区儿童服务连续性、稳定性、多样性,实现社区社会组织助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社区治理创新路劲。
(四)项目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可复制性
各个社区和家庭都有了解幼儿园及其教育教学活动方式以及低幼儿童入园衔接适应的刚性需要。此案例实施的托幼衔接项目“依托辖区教育资源、幼儿家庭参与、多方协同支持、专业连续活动”的儿童服务模式为其它社区开展类似服务提供较好的经验指导。
欢迎关注【社工客】旗下公众号
身边的好友都在看
↓↓↓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你有做过社区社会工作吗?欢迎分享你的经验或总结~
社工客投稿邮箱:sgke123@163.com
小客微信:shegongke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