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急诊的“解忧”灵药?

健康   2025-01-31 07:02   江苏  

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过年喝酒的风俗在中国历史上已有悠久的传统。古人尤其喜欢在过年时喝酒,春节喝酒已蔚然成风,守岁喝酒也是常见的习俗,但喝酒喝到兴起时往往不容易把握“量”,进而喝醉甚至造成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已成为急诊科最常见的中毒之一,奋斗在临床一线的急诊医生们都深有体会,每次值班都能遇到那么几个“喝高”了的患者。其中毒情况以临床表现为主,血中乙醇浓度可供参考。


对于单纯急性轻度酒精中毒无需治疗,居家观察,侧卧位防止呕吐误吸等并发症,对于期间出现的头疼可通过多补水来还缓解,最好是富含电解质的水,其次可通过吃生姜与苏打饼干、面包片等来减少胃恶心难受,而头晕乏力可能与低血糖有关,可以粥、面包等食物或者直接喝葡糖糖来补充糖分(仅供参考,以医生治疗为最佳)。由于酒精吸收迅速,催吐、洗胃和活性炭不适用于单纯酒精中毒患者。


急性酒精中毒的药物治疗,应遵循早期干预、早期治疗的原则;轻者不需特殊处理,重者需积极处理。对于神志不清、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送到医院严密监护。医院中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常用药物包括:美他多辛(促进酒精代谢药物)、纳洛酮与纳美芬(催醒药物)、甲氯芬酯、以及镇静剂与胃粘膜保护剂;其中纳洛酮是急性酒精中毒首选药物。




纳洛酮解酒


纳洛酮(Naloxone)又名丙烯吗啡,为羟二氢吗啡酮衍生物。其化学结构与吗啡类似,是特异的吗啡受体拮抗剂。纳洛酮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阿片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解救麻醉性镇痛药急性中毒、拮抗麻醉性镇痛药的残余作用、解救急性乙醇中毒。乙醇可激活内阿片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起抑制作用,纳洛酮可阻断此作用,显著缩短酒精中毒后病人昏迷时间。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肯定,且起效快,已得到公认。


中度中毒:首剂0.4~0.8mg加生理盐水10~20ml,静脉推注,必要时加量重复;


重度中毒:首剂0.8~1.2mg加生理盐水20ml,静脉推注,用药后30min神志未恢复可重复1次,或20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mL内,以0.4mg/h速度静脉滴注或微量泵注入,直至神志清醒。




酒不可贪杯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那么安全范围内的饮酒水平是多少呢?答案是“0”。2015年《柳叶刀》刊登的一项涉及全球2800万人的研究指出,饮酒没有“安全值”,只要喝了就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建议滴酒不沾。2019年《柳叶刀》发表了北京大学、牛津大学等学校合作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血压水平和脑卒中发病风险持续增加。整体来看,有害使用酒精每年导致全世界300万例死亡,其中男性占3/4。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有害使用酒精可致200多种疾病。


喝酒要注意

过量饮酒会导致肝损伤、癌症、心脑血管疾病、营养不良。要想避免酒精带来的伤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喝酒。实在无法避免时,建议做到以下几点,降低酒精伤害。




①喝酒前吃点东西:可选择的食物有奶类和豆浆等蛋白质饮料,苹果、南瓜等富含果胶的果蔬;全麦面包、杂粮粥等富含淀粉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


②选低度酒,小口慢喝:在同等量下,高度酒对肝脏等器官的损伤要大于低度酒。喝酒要慢些,小口喝,一通猛灌不仅易醉,而且对胃等器官的损伤更大。


③不要多种酒混着喝:各种酒混在一起喝,会让人不自觉地饮酒过量。


④白酒和黄酒温着喝:在烫热过程中,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会随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同时乙醇也会挥发一些,使酒的浓度稍有降低,从而减轻对肝脏的伤害。


⑤喝酒同时多喝水:在喝酒间隙多喝白开水,可以加速酒精从尿液排出,减少肝脏负担。


⑥吃点有助解酒的食物:如果不小心饮酒过量,带来头痛、眩晕等不适,可以尝试吃一些有助解酒的食物,如鸡蛋、芦笋、番茄、香蕉等。



小结

中国酒文化起源于商周时代,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皇始祖黄帝与歧伯讨论用黍、稷、稻、麦、菽五谷造酒,到夏禹断言:“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从“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曹操,到“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从项羽的“鸿门宴”,到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酒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幕幕成也酒,败也酒,乐也酒,愁也酒,更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史话。


在如今,过年与喝酒更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逢年过节不来上几杯往往是不能尽兴,但喝酒之余也要“控制自己”,不要真“喝趴”了。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



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在评论区留言

提供自己的经验



转载需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麻醉·眼界》杂志官网:

http://www.anesthesiavision.cn/

vision麻醉眼界
分享学术荣誉,共享思想果实,为中国医生提供学术氧气,打造至臻,持之以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