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过剩,是闯关

文化   2024-10-25 21:07   北京  

最近耶伦很失望。
这周二耶伦重申了她的“中国产能过剩威胁论”,认为虽然中国近期推出了很多政策,但她感到很失望,因为中国政府并没有以她所希望的方式解决全球产能过剩增长问题。耶伦希望的方式是,中国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国内消费支出大幅增加,从而更多消化中国的过剩产能,降低对全球产能过剩持续增长的威胁。
同样失望的还有境外投资者们,遥想三四周前,海外投资者争先恐后的冲入中国资本市场,深怕错过了这一轮财富盛宴,当时境外投资者主流观点是中国资产价值太低了,这是极为难得的投资机会。
然而短短十几天,风向发生了180度转变。高通认为中国房地产至少到2027年三季度才能真正到底,而摩根大通等则开始怀疑中国并不想部署更大的财政火力来果断扭转经济形势,于是海外投资者的兴奋劲消退了,开始对当前政策进行批判。
一个最新批判是,认为中国目前采取的政策,更多是为了降低风险,而不是在短期内提供更广泛的刺激,这不利于扭转经济形势。有的甚至认为“被骗了”,因为之前中国国内这么多学者、专家都在大喊天量刺激,这才让境外投资者相信真的有“10万亿大放水”的天量刺激,这才蜂拥而入。
老批评再次出现了,认为中国仍然致力于加强工业基础,继续追求更高的生产率,但摩根警告说“中国官员需要意识到,现代经济的生产力不仅来自于制造业,也来自于服务业”,呼吁中国加强对服务业的支持,呼吁政策要稳定。
大概梳理了下这周来自美国的主流批判。
一个很疑惑的问题,这些海外机构对服务业的认知,是否过于陈旧?
感觉起码停留在十几年前,也就是2012年世界银行给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开药方的时代,当时世界银行提供的药方是效仿西方国家,把提高服务业占比作为关键,一切围绕服务业。
很长一段时间,服务业占比成为上上下下高度关注的发展目标,甚至就连教科书上都说,发达国家的标志就是服务业占比达到多少比例。
但服务业仅仅是街边的饭店、理发店吗?
西方国家的繁荣是靠这种街边生活服务支撑的吗?
当然不是,服务业也要分为生活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本就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最初是制造业中的生产服务部门,随着技术进步、专业度提升才脱离制造业,变为第三产业的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命根子。
研发设计、技术服务、运输物流、仓储快递、信息通讯、金融服务、节能环保、批发代理、人力资源、中介商务等等这都是生产性服务业。西方发达国家正是依靠这些生产性服务业,才能够过上更轻松、更富裕的生活,然后把辛苦利薄的制造推给中国等国家。
现在反过头来却要指责中国“产能过剩”“不发展服务业”,问题是,美西方真的允许中国发展有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吗?
华为崛起,本质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价值体现,结果遭到了美国动员国家乃至盟友力量的全面打压;至于金融业就更别说了。
美国人天天指责“产能过剩”,指责的恰恰是代表未来、更加先进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光伏风电,这些产品真的过剩吗?
美西方从不指责中国低端产能过剩,从不担心中国生产的衬衫太多、太便宜,唯独担心被视为命根子的先进制造、生产性服务业被中国夺走,到时候中国以海量供应让这些昂贵的商品和服务回归正常价格,从全人类角度,这当然增进了人类福祉,但整个西方就再也不能“躺着”赚大钱了。
所以才要想尽办法抹黑中国制造、炮制“产能过剩威胁论”。
但全世界80多亿人口,目前普遍生活在工业社会的也不过是西方的十亿人口,再加上中国的十几亿人口,其他零零散散的还有一些,加在一起也不到30亿。
全世界还有至少50亿人,仅仅这些人达到中国现在的平均生活水平,就能爆发出多少消费需求?以中国目前的产能,开足马力生产20年都不够,何谈过剩?
与其说产能过剩,不如说是中国高端产能闯关,这本质是将全人类从西方领导的剥削秩序下解放出来,是真正践行解放全人类。
真要说“产能过剩”,倒不如说金融过剩,金融领域的优质产能太少,低端产能太多太烂,问题比制造业严重多了。毕竟低端的制造业产能,大不了停工停产,又或者把价格降到足够低,非洲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就算不赚钱甚至赔钱,生产出来的东西终究是有用的,最起码促进了中非友谊。
但金融太不一样了,落后产能离开国内就一分不值,只能内部消化,这又会带来多少问题?
产能过剩只是连环组合拳的第一拳,之后往往跟通缩、消费降级关联。
但真的如此吗?
举个生活的小例子吧。
这个月小镇第一次买了“阳光玫瑰葡萄”,确实挺好吃的,以前不买是因为印象中特别贵。
2012年刚从日本引进的时候,价格高的惊人,别说日本进口的,就算国内生产的一斤也得两三百元,所以小镇压根就没有吃这东西的念头。
然而偶然去超市,发现曾经天价的葡萄竟然十几元一斤,促销才几元钱一斤,跟西红柿价格差不多。后来查了下,引进仅4年后的2016年,阳光玫瑰葡萄单价就跌到几十元一斤了,当时国内种植量只有10万亩,而2023年种植面积已经高达120万亩。
倘若一个人2012年花600元买阳光葡萄,现在一年只花200元,是消费降级还是升级呢?
从消费金额上,当然是降级,而且很惨,阳光玫瑰消费锐减六成;但如果从消费的葡萄量上看,2012年600元不过是3斤,而现在200元可以买20斤,这当然是升级。
中国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从物质和服务总量上,是第一生产国也是第一消费国。中国天然就是能大幅降低商品价格,就是能够让曾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对此感到不满、不适的,肯定不是“寻常百姓”,而是“旧时王谢”。
在50亿人仍然面临生活匮乏的今天,鼓吹产能过剩的,都应该被丢进历史的垃圾堆。
如果美国真的关心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产能过剩”,不妨多做一些有利于世界和平的事情,自然就产能紧缺了。
其他文章推荐

■  惊天逆转的背后,战略基调发生重大调整

■  经济到底怎么了?何时才能走出低谷?

■  发展思路的博弈结束,未来五年改革主线已定

■  特朗普上台后最重要的事,就是清算民主党

■  自己过得不如意,不要轻易归咎于社会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大树乡谈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