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两年,“躺平”成为热门词,经常看到说不如躺平、大不了躺平之类的话,似乎把躺平当成最后的兜底。
但躺平其实很难,比努力工作更难。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卷王也多,又特别重视社会关系的国家。
卷王多这事儿就拿工业流水线为例,现在搞出来了“电焊流水线”,代表就是中集的集装箱生产线,最开始的时候一名焊工一天过手几十个箱子就足够了,但是现在已经卷到了一天几百个箱子。
箱子之间的间隔时间也被压缩到了2分钟,一个比较熟练的电焊工,完成焊接得一分钟,完成后更换焊头、做其他准备工作,也得一分钟,本就紧紧巴巴。然而有卷王把1分钟的焊接时间压缩到了20秒,自己的活干完了就待在一边闲着,最终的结果就是继续加快生产线速度。
各行各业类似的事情太多了。人多了,总有人特别擅长某件事,这种人的效率远超常人,就会卷得其他正常人极为痛苦,要说不干吧,后面有的是人等着上岗。
难怪有电焊工哪怕赚得少点,也愿意跑到日本;而很多国人跑到国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活压力太大了、不想继续卷了,觉得到了国外,也不用争了,感觉心态很平和。
不想卷所以出国,在逻辑上其实有些不通。毕竟中国这么大,如果觉得大城市压力大,完全可以找一个十几万、几十万人口的小城,周围也没人认识自己,照样可以过上悠哉的生活,还能继续生活在熟悉的社会环境中,又何必辛辛苦苦跑到国外?
这是因为躺平太需要努力了,甚至躺平是一种学不来的天赋。
看起来躺平是选择不再努力,但本质是更加努力的选择不努力,甚至比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赚钱等等更加艰难。这需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需要真正的超然,能够顶住来自朋友、亲人、邻居、社会的异样目光,能够在看到曾经一样的人过上了更好的生活后,内心也仍然平静,不后悔自己当年的决定。
这其实很难的,亲人、朋友、周围人的鄙夷和失望,这可比职场上被训斥、PUA更令人难受,而且也很难找到一个排解的渠道。在一个人口众多、卷王到处是的国家,绝不可能以躺平为荣,网络上的话不过是戏称而已,决不能当真。不要指望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突然不卷了,就连美国仍然是一个很卷的国家。
真正的躺平,绝不是力不能及之后被迫选择这条路,而是本可以取得社会意义上的成就,却甘心选择不这么做,硬顶着社会的主流文化,走一条独属于自己的小路。
随大流才是最不费劲的,一意孤行,反而需要投入巨大的心力和坚持。
如果一个人连健身减肥、早睡早起、戒烟戒酒都坚持不下来,哪有什么资格说“躺平”?最多不过是间歇性给自己松一口气罢了,第二天醒来,该干嘛还是干嘛。
正因为太难,所以一些人才会选择跑到国外,与社会主流切割,大大降低了“躺平”的难度,以后只要自己不去关注国内的情况,就多少能获得一些安慰,但也不过是逃避罢了。
没有什么轻而易举地“躺平”,有的人觉得体制内可以躺平,但体制内戏称的“躺平”,本身也不是混吃等死、玩忽职守,而是懂得人生并不仅仅只有晋升这一条路,干完自己应该干的工作后,哪怕加班加点、几天不休息,也都无妨。只是放弃晋升,不接受额外塞给的超出职责的任务。
但这也很不容易,年轻单身还好,等到30多岁、有了家庭孩子之后,又有几人从不后悔呢?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