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成都、重庆的房地产市场,又热闹了起来。先是各种“拆迁地图”在网上疯传,还有人炫耀自家拆迁拿了几百万补偿款,仿佛成渝地区的房价就要迎来一波猛涨。紧接着,10月16日,成渝板块的股市也有所反应,不过热度刚起来,第二天就凉了下来。这让不少人开始好奇,这次成渝地区的产业西迁和房地产到底能不能带来实际利好,还是说,只是资本市场在“讲故事”?
讲之前我先让大家回顾一下,蚂蚁鼓吹要上市的时候,杭州的楼市涨了多少,结果没上去最后又跌了多少,听明白我说的这个例子,大家应该就知道我的观点了。
新增刚需的力量:现实与幻想的博弈
要说房价上涨的动力,最核心的还是要有新增的购房需求。就拿华为最近在上海青浦开设全球最大研发中心来说,这个新基地预计会吸引4万名员工,其中3万多名是年薪百万左右的高收入研发人员。这对于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来说,简直是一剂强心针。想想看,这么多高收入的年轻人搬到一个地方生活,住房需求、消费需求一下子就拉起来了,连带着各种服务业都能沾光,甚至“摆摊卖烧烤都能赚个盆满钵满”。
但成渝地区的情况是否能复制上海的例子呢?这就得看有多少产业和高收入人群会真正迁过来了。要知道,产业迁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说几家企业一声令下就可以“集体搬家”。即便有一部分企业和工厂迁到成渝地区,大多数人可能已经在沿海城市有房产,不一定会搬家过去。尤其是考虑到孩子的教育、家庭的习惯和生活方式,迁居并不是说搬就能搬的。
拆迁补偿:推动房价的“老套路”
如果说房价上涨有“套路”,那么拆迁补偿绝对是最熟悉的一招。还记得2015年开始的那波房价大涨吗?那时的棚户区改造和货币化安置带来了大量的拆迁户,他们拿着补偿款进入房地产市场,为楼市注入了大量资金。如果这次成都的拆迁真如传言中那么大规模,的确会形成一波新的购房潮。毕竟,有了拆迁补偿的人手里有钱,不花出来干嘛呢?有人会选择买房,有人会用于其他消费。
但是,拆迁补偿能让房价暴涨吗?恐怕未必。首先,现在的市场环境和前几年已经不同了。购房需求不再那么强烈,尤其是对于一些早已被“高房价”压得喘不过气的家庭来说,买房已经不是最优选择了。更何况,那些早几年因为房价过高而无法购房的人,现在依然买不起。可以说,拆迁补偿只是“有钱人”的游戏,刚需群体反而会继续被边缘化。
产业西迁的实际影响:长远看还需谨慎
尽管成渝地区的产业西迁看似利好,但短期内能否带动房价大幅上涨,还得打个问号。我们必须看到,房价上涨的核心逻辑并没有改变:房子依旧是财富的象征和资产增值的手段,而不是普通人随时可以负担的生活必需品。
而且,从整体来看,不同区域的人口流动对房价的影响有限。即便有一些沿海企业的员工随工厂迁移到中西部,这些人中大多数早已在原地有房产,未必会在新地方买房。而且,即使他们愿意置换房产,也得面临沿海房子卖不卖得掉、卖了会不会亏损等问题,家庭子女的教育安排也会是个大问题。这种情况下,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无疑会受到影响,比如深圳的房价近来就一直不太乐观。
故事与现实:短期效应终归要回到市场本质
成渝的楼市就像股市,短期波动常常跟着故事走,但真正支撑房价的,还是供需关系和经济基本面。短期内,炒房者、中介、开发商等会利用各种“利好”消息造势,提高价格试探市场,甚至自娱自乐地营造出房价“要涨”的氛围。
不难想象,最近成渝地区的一些房地产自媒体和大V们,早已开始吹捧所谓的“投资机会”,仿佛国家背后有大动作。其实,这种套路并不新鲜。9月底的A股市场也是类似的操作,炒作几天就结束了。对于楼市而言,未来的实际效果,还是要看政策的执行力和市场的反应,炒概念远不如实际产业落地来得实在。
理性看待房价波动,别被“故事”带跑偏
如今,成渝地区的产业西迁和房地产市场确实备受关注,但大家还是要保持冷静。房地产和股市一样,长期看经济和价值,短期就看故事和炒作。不要盲目跟风,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环境下,理性投资更为重要。
无论故事怎么讲,最终还得回归到市场的实际需求上。只要看清形势、理性决策,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不被带偏,稳步前行。现实生活中,咱们还是得脚踏实地过日子,别太指望“故事”能改变什么,不如多关注实实在在的经济变化和自身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