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是不是也听到不少关于楼市和股市的刺激政策?什么降准、降息,还有8000亿资金注入股市……是不是听得头大了?别急,我给大家把这些政策捋一捋,说白了就是几针“强心剂”,但能不能救活市场,还得打个问号。我从我的逻辑和认知讲讲这件事儿,今天稍微说多点,大家将就听,今天就讲两件事儿,一个楼市一个股市。
先从楼市说起。为了刺激买房,政策放出了“降准、降息、降房贷利率、降首付”四大招,听上去很猛,但咱们一个一个来看,效果究竟咋样?
1. 降准:银行钱多了,但没地方花
所谓降准,就是让银行手头多出一部分钱,这样可以放出去更多贷款。举个例子,银行之前收到100块钱存款,只能借出去90块,剩下的10块得作为“准备金”存在央行。现在准备金降了,银行可以拿出93块来放贷,多了3块钱可用。
听上去不错啊,银行能放更多贷款了,可问题是:银行缺钱吗?还真不缺。实际情况是,很多银行经理都在吐槽:“存款太多了,贷不出去!”就好比你家里屯了一堆菜,但没人来吃。老百姓不借钱、不买房,再多的钱放手里,也是个麻烦。这就是现在银行的尴尬处境。
2. 降息:借钱便宜了,但愿意借的人少
降息是为了降低借钱的成本,理论上讲,借钱便宜了,大家可能更愿意去贷款。就像商场打折,你以为打了五折会引来一大堆人抢购,结果大家都持币观望,根本不买账。
比如一些小银行、城商行,早就把贷款利率降到很低了,广告都打到小区电梯里了,纯信用无抵押贷款利率低到2.6%。这放在以前,早就排队借钱了,可这两年,即便降成这样,借钱的人还是少。
为什么?大家都怕房价再跌,怕自己接盘买房成了“接火棒”,谁也不愿意冒险借钱买房。所以,你越降,大家反而越存,没人愿意拿出来冒险。
3. 降房贷利率:真能吸引人买房吗?
房贷利率降了,确实对那些有房贷的人是个利好,但要说能带动大规模买房潮,还是难。很多人宁愿提前还贷,因为相比3%左右的房贷利率,其他理财产品的收益更低。举个例子,现在的大额存单利率不到2%,国债收益率也不到3%,相比之下,还房贷反而成了一种“理财方式”。
像我现在的房贷利率是3.8%,降0.5%之后就是3.3%。即便降了,我如果有闲钱,肯定还是先还房贷,因为这样比存钱收益还高。而且,现在愿意拿钱投资其他项目的人不多,大家都选择把钱捏在手里,还房贷来“保值”。
4. 降首付:让买房更容易?其实是加杠杆
首付降到了历史低位,首套、二套房的首付都降到了15%。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就像买东西你可以分期付款,第一期少交点钱,压力看起来小了。可问题是,背后的债务并没有少,实际上是让你欠更多的债。
举个例子,原来你买房得交30%的首付,现在只用15%,看起来负担轻了,可你未来要还的钱更多。这相当于让你“加杠杆”买房,但如果你之前连30%的首付都凑不齐,那现在凑齐15%后,真的适合买房吗?勉强上车,后面还贷的压力只会更大。
接下来咱们说说股市,这次央行直接祭出了8000亿的“大杀器”,分给了两部分:5000亿给大机构,3000亿给上市公司股东。简单理解,这就像央行直接发了钱,机构和公司股东可以用这些钱在股市里“疯狂扫货”,推动股价上涨。
1. 5000亿给大机构:买买买,钱越来越多
这5000亿主要是给那些大型机构,比如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这些机构以前买股票没钱的时候,还得卖掉一些现有的股票来筹钱买新的。现在好了,央行发钱了,他们不需要卖旧的股票,直接拿钱去买新的。更神奇的是,他们还能把新买的股票抵押,再换成钱,继续买股票。
这个操作可以反复进行,越买钱越多,越多越买。就像一个无穷无尽的“循环购”,大机构有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股市的行情自然被拉起来了。
2. 3000亿给上市公司股东:增持自家股票的“特殊通道”
这3000亿是给上市公司股东的,允许他们用手上的股票作为抵押,向银行借钱增持自家公司股票。这等于股东们可以在不动用现金的情况下,继续买自己的股票,股价自然也就跟着上涨了。
其实,这和当年楼市的逻辑有些类似:政府通过发钱、放水,推动市场行情上扬。只不过这次换成了股市,但问题是,股价上去了,公司基本面真的变好了吗?
接下来我谈一下我对于近期楼市和股市的思考,先看看这些所谓的”利好“有改变大家的生活吗?可以想想,大环境真的改变了吗?中小企业的利润有增长吗?你的工资涨了吗?公司的业绩上去了吗?就业机会更多了吗?反正我的判断是0变化
其实,刺激政策短期内能让楼市、股市看上去热闹,但长期来看,经济的根本问题是否解决,还不确定。股市涨了,但能不能持续?买房的人多了,但楼市能不能回暖?这些都还有待观察。
像漂亮国当年搞过类似的“无限量化宽松”政策,短期内股市确实猛涨,但长期经济发展并没有出现显著提升。很多资金最后都进了大机构的口袋,普通老百姓却没看到多少实质收益。通俗的话说,每次利好,如果控制不好,就是二次收割,富者越富,老百姓更穷。《大明王朝》的改粮为桑复现不是一次两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