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中的日子早已久远,但这么多年来,心中一直珍藏着一个名字。
我的初中是在一个几个村办的联中读的,学习条件很艰苦,师资也有限。我在学习上很努力,考取了县立中学。
一共来的有六个同学,坐着拖拉机到的县城。满身的尘灰,也满怀的期盼。那时几个村都少有人能考上高中,何况是县立中学。从一个僻远的乡下而来,背负着满村的希望,我下定决心好好努力,能有一个好的收成。
九月一日,正式上课了,大家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等待着老师的到来。
上课铃响了,期盼中走进来一位女教师,短发,黑亮,简练,动作麻利,引人注目的还有两只闪着热情光芒的眼睛和嘴角挂着的笑容。
听同学说,这是我们的英语老师,叫葛敏。
我们静静地坐着,等她说话。
她始终微笑着,从讲台上走到了学生中间,开始了一段自我介绍。
我万万没想到她从头至尾没说一个汉字,她说的第一句话我就没听懂,模糊中只听到Ge min两个音节。
她介绍完自己后,便开始了上课,几分钟下来,我依然未听懂一句话。
我开始焦躁起来,头上沁出细汗,如同偷了东西,不敢抬头,生怕她喊到我。这样上了十多分钟,身上也浸出了汗,心扑扑地跳。
越是担心的事越是会发生,就在我如坠云雾惴惴不安时,猛然听到自己的名字,我慌忙地站起来。
她仍用外语向我提问,像跳跃的溪水,哗哗作响。
迷茫中我只听清了一个单词,便猜想可能让我把它拼写出来吧,我便逐个字母地拼了一遍。
话音刚落,教室里爆出一阵笑声,如滚滚热浪扑向我,烤烫我。我倏得脸通红,如九月的辣椒。汗也密密地浸出来。我木然地站在那里,脑中一片空白,羞愧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深深地埋着头,不知何时下了课。别人欢声笑语地走出教室,而我独自颓然地伏在桌前。不仅仅因为这次羞愧,更为以后的学习忧心。内心深处,升涌对老师的怨恨:在开学的第一天,她让我如此的狼狈,如此的不堪。
初中时英语课老师都是讲汉语的,平时基本是书面作业,从来没有进行过听力和口语训练。现在一下子全用英语讲,连布置作业也是,几乎没一句汉语,自然啥也听不懂了。
头沉沉,心沉沉,一下子好像失去了方向,上课听不懂,以后这英语还怎么学呢?
就在这时,感觉肩头有双温暖的手。抬头一看,葛老师正用亲切的目光看着我。我有些紧张,不知说什么好。她只说了—句“中午到我家去吧。”
她家就在教室后面,进屋后她给我倒了杯水后,说:“别急,慢慢来,会好起来的。以前听说下面学校外语教学只说汉语,没想到你们会到这种地步。高中才开始,我们还有三年的时间,只要不灰心,肯努力,不会有问题的。”
说完,她看着我笑了笑,目光中饱含着一种坚定。
她拎来一个长长的收录机,放进一盒半透明的磁带播放起来,开始帮我训练听力。听完了问我一些简单的问题,虽然她说得很慢,很清楚,但我仍听不懂。
我有些灰心,听了几次,便说:“我基础太差了,再努力也赶不上的!”
她突然阴下脸,坐在我的对面,直视着我说:“你太自卑,一个人可怕的就是自卑,你连自己都看不起,谁会看得起你?谁还能帮你?以后还能做什么呢?”
我低下头来,心灵受到强烈的震颤。
是啊,我太自卑了。上课时,一听不懂就放弃了。如果耐心地坚持听,有些地方隐略还是能懂一点的。
“如果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谁还能帮你?”耳边总回响着她的话。
以后每周有空就去她家几次,她耐心地辅导,又给我一些英语短文让我背。两个月下来,我的听力有很大的进步,终于跟上了节奏,原先的怨恨化作一种敬爱,上她的课特别认真。
她这样关心的学生何止我一个?其实像我这样从乡下来的,一开始听不懂课的不止我一个,葛老师都一一地指导帮助,帮助大家从困境里走出来,从来没有丢下任何一个。也许老师她早忘记了这一切,但当年她的言和行却激励了我很多年,改变了我一生。
著名作家柳青曾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只有几步,特别是人年青的时候。”我是幸运的,在我人生的紧要关头,她拉了我一把,暗夜里给了我一盏照亮前程的灯。
每个人都曾有过没有星月的夜晚,走在凉凉的沾满寒霜的荒径僻途,独自前行。许多次在路边徘徊,怯怯地躲避着陌生又质疑的目光。
这时,他多么渴望能有一盏灯!哪怕如豆昏黄,也会有一份温暖的鼓励,一份坚定的力量。
只要灯亮起来,再长的路也有尽头,再沉重的脚步也变得轻快,再长的守候也充满着意义。
感谢所有为我点亮灯火的人。我也愿意为别人点起,点亮一颗迷失的心灵,照亮他柔韧的生命。
我在许多深的夜,想起老师给我点的那盏灯,心中便有一片光亮。
为夜行的人点亮一盏灯吧,照亮的不仅仅是别人的路,也会照亮自己的暗夜。
感谢您的欣赏!
杏坛心语,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南京市德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著有散文集《守望成长》《杏坛心语》《春风花草香》《山长水阔知何处》《橙黄橘绿时》。微信xtxy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