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架蔷薇一院香——序熊代厚《橙黄橘绿时》
文化
2024-11-17 18:32
江苏
我与熊代厚先生并不熟悉,未曾谋面,恕我孤陋寡闻,此前也没有读过他的文章。经诗人屏子热心介绍,他寄来厚厚的书稿,请我写几句话作为序。初夏时节,杂事繁多,抽空看完书稿,还真是大为吃惊,颇有意外之喜。熊代厚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他在繁重的教学之余,利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辛勤耕耘于文字的田园,已经出版散文集多部,而《橙黄橘绿时》是他最新结集而成的呕心沥血之作。《橙黄橘绿时》全书分为三辑,分别写树木花草、自然景观、凡人小事。在这样眉清目秀的大致分类之中,细读每篇文字,令人感慨多多,令人遐思悠悠,令人感同身受,令人心潮澎湃。他惨淡经营的不是鸿篇巨制的长篇小说,不是上天入地的网络文学,更不是许多人作为终南捷径被糟蹋得不成样子的所谓报告文学,而是散文。散文看似好写,实则不易,取材固然可以不受什么限制,但神聚是不容易的,首先你要有神,才能谈得上聚。熊代厚取材广泛,从自然万物到沧桑人世,一一笼于笔端,无论是写景状物,或是记事写人,每一篇都有一个清晰的主旨。熊代厚构思成文,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节制而从容,含蓄而内敛。他不洋洋洒洒,信马由缰;他不回旋曲折,山重水复;他不正襟危坐,道貌岸然;他不堆砌知识,寻章摘句。他是自然的,文雅的,讲究的,真切的,写自己所熟悉的,写自己所观察体会到的,这样的潜心贯注,这样的孜孜以求,这样的反复揣摩,发乎真情,行诸笔端,怎会不是好文字?怎会不是好文章?我们看他写蔷薇、紫薇、桂树、麦子、山芋、茶叶、杏花、荷花、竹、柳、合欢树、风信子、柿子、海棠、银杏等等,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咏物兴志,也不是博物学家的知识传播,他笔下的这些草木背后都有人物故事,都有情感浸透。如《蜡梅》一篇是说一来自大别山区的姑娘过蜡梅在一医院做护士,作者陪父亲住院与之在人海茫茫中邂逅,一段经历,就此成文,让人无限低回。他写湖里野鸭、写那辆宝来旧车、写出游之时的一些观察感受,写一位当年一起办文学社的同学步入歧途,让人如睹其颜,如闻其声。熊代厚是一名老师,他的教育思想是以人为本,以情育人。他坚守三尺讲台,栽桃植李,默默无闻,杏坛舌耕,兀兀穷年,对学生有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从而能“留一轮明月”给一念之错的学生,从老家采来杏子给快高考的学生,希望他们能杏(幸)运连连。他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回想在雁荡山的经历时心怀无限感念。故乡的那些雨雪山风,那个老屋,那盏旧灯,看似耳熟能详被人写得烂俗的东西,都被他以自己的真情实感而赋予别样的意义与色彩。在他平静的叙事中,字里行间常闪动着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如《白紫荆》中“这两种花都叫紫荆,名字一样,但本质却差别很大。世上名字相近,或者外表相近,而本质差别很大的东西有很多,何止是花呢?”《立根原在破岩中》中“立根破岩中,才能拔地而起;根根紧相连,众志才成城”。《淮南牛肉汤》中“也许只有憨厚的人才能做出醇厚的东西,如同一棵树,根深才能叶茂;一条河也是,源远才能流长”。如此等等,他不动声色地暗藏的这些句子,让人咀嚼之后有着一种思考和回味。熊代厚行文的语言很简洁,常用白描的手法,把一个个人物的形象勾画出来,《蜡梅》中写那个小护士“她个头不高,长得小小的,脸有一点黑,上面有些许的雀斑,一见人,总是微笑着,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说完,她仍是浅浅地笑,两个酒窝深了起来”,一个朴素又善良的姑娘被他描绘得栩栩如生。他的散文语言优美,《听雨》如同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他的笔触细腻,你看他写《湖里有只野鸭子》,一层一层地写那只黄昏里湖中的鸭子,写出了那份孤独,孤独的不只是鸭子,还有人。他的语言富于表现力,把一些深沉的东西一下子表现出来,如《绿肥红瘦》中“在这初夏时节,绿肥红瘦,一切仍充满着往年的生机,可我的心里却延展着无尽的荒芜”,把蓬勃和荒芜放在一起对比,更加突出了失去母亲之后的悲伤。熊代厚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哪怕是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也充满着深情。在第一辑中,他写了好几棵树,有活着的,有死掉的,还有一半活,一半死的。《劫后的桂花树》表现了对顽强生命的赞美,他曾努力地去救一棵濒临死亡的树,虽未成功,但爱心可嘉。在《一棵生死树》里,他思考着生和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有时甚至可以统一。他笔下的树是这样,一只小小的响沙湾的甲虫也是这样,充满着对生命及命运的挑战。熊代厚来自农村,他的父母在土地上耕耘了一辈子,他也是在农村长大的,因而他的文字有一种泥土的质朴,最为打动人的是他对父母的陪伴与追思。《一干棵海棠树》不仅是对海棠的深情,对土地的深情,更是对父亲的深情;《洗手做羹汤》流淌着满满的母爱。父亲的跌倒,母亲的无奈截肢,还有在母亲截肢后,他把母亲截下的肢拿到殡仪馆火化成灰,待老人家大归之时再放在一起,朴素无华近乎写实的平静叙事,读来却让人悲痛万分,无语泪流。熊代厚写人,不是正面强攻,事无巨细,而是旁敲侧击,剪切片段,风情万种,令人回味无穷。《小山东》是小吃店夫妻艰辛打拼的岁月山河,《睡在地上的农民兄弟》是对打工者的眷顾与怜惜,那个卖鸭子的小伙子的奋斗,那个做烧饼的中年人的坚守,那位叫周晓自的医生的仁爱 -牵动着他的心,也牵动着读者的心。我们从他的文字里还看到一颗童心,烂漫天真,难能可贵。英国作家赫胥黎说:“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但熊代厚的心是柔软的,他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来写,以孩子的眼光来打量这个世界,无论是《看云的小女孩》,还是《背角瓜的小女孩》,都给人一种纯美,让人想起安徒生或丰子恺。这从某一侧面说明他的写作是非功利主义的写作,非机会主义的写作,也非“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的写作,他的文字里充满着爱。读熊代厚的散文,让我想起朱自清,同为中学语文教员,都把教育和写作结合起来。朱自清有许多散文名篇,如《荷塘月色》《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等,语言既有优美的,也有质朴的,都成为经典。这些经典的文章,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保留篇目,想来熊老师在教学之中反复研读,受其熏陶,无形地影响着他自己的写作。行文至此,我想起唐代高骈的那首《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这首诗写得很优美,微风轻起,水晶帘动,满院蔷薇流香,读熊老师的散文,就有一种“满架蔷薇一院香”的感觉,无论他写的是花草树木,陈年物件,还是笔下的故乡和人物,都有一种美,一种香,他开卷的第一篇正是《蔷薇花开》。仓促行笔,言不及义,贻笑大方。祝熊代厚先生坚持不懈,以更为宏阔的视野,汲取更为丰富的养料,写出更多让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王振羽,笔名雷雨,国家一级作家,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编辑,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作协委员、省评协理事,南京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曾获金陵文学奖大奖、紫金山文学奖。本书制作精美。全书采用80克轻型原浆纸,色泽柔和淡雅。封面设计以橙色为主色调,温暖又洋溢活力。购书,可长按上面图标,进入“快团团”,再点“进店”,有本书更详细介绍。购买后快递于您。在这个秋天,让我们一道在文字里同行,共同分享那一片橙黄,那一片橘绿。
杏坛心语,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南京市德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著有散文集《守望成长》《杏坛心语》《春风花草香》《山长水阔知何处》《橙黄橘绿时》。微信xtxy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