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P国际会议|林辉煌:为什么不要让搞乡村研究的社会学者来讲人工智能?

学术   2024-11-13 18:22   广东  


IPP评论是国家高端智库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官方微信平台

导语
9月21日至22日,以“人工智能与未来世界”为主题的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简称“IPP”)第十一届国际会议在广州南沙举行。

会上,IPP轮值院长、研究员林辉煌为会议作了总结发言。他在发言中指出,人工智能不仅仅是简单的工具,而是在向着“人”甚至“超人”的方向迈进,最终可能完全取代人类的劳动。但大多数人在不需要劳动时,往往不会选择投入创造性活动,而是向“动物”或“机器”的方向发展。他认为,应该思考“科技民主”的可能性,并强调人,尤其是普罗大众在科技发展进程中的价值。

*以下文字内容来源于林辉煌教授在会议上的发言:

大家好!最初,当接到会务组的邀请,让我在会议的最后一个环节做一个总结发言,我的内心是有些抗拒的。


因为我既不是人工智能行业的从业者,也不是研究人工智能的自然科学家或社会科学家,让我在这个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大会上发言,而且是总结发言,恐怕并不合适。


简单交代一下我的个人背景:社会学者,而且是专注于基层社会尤其是乡村社会的社会学者,让我讲讲中国乡村的社会结构和区域差异,或者讲讲中国乡村的贫困治理和永续发展,再或者讲讲中国乡村的土地制度和治理体系,我大概也可以谈笑风生,神态自若。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轮值院长、教授林辉煌为会议作总结发言

当我听完两天的会议,尤其是站到这个讲台的时候,才真正明白会务组让我来做这个总结发言的意义所在。
虽然此前已经有嘉宾引用了社会学大家涂尔干先生的理论,但是在这个大会中,以社会学学者的身份、尤其是做乡村研究的社会学者身份来发言的,我大概是第一个。
那么,以社会学者的身份来做这个总结发言,有什么客观的意义呢?
第一个意义是会务组引入了一个对人工智能没有专门研究的外行来发言,而且是总结性的发言,似乎可以表明:人工智能的研究并不总是高高在上,它偶尔也会听听作为门外汉的社会大众的声音。
第二个意义是我这个人工智能的门外汉,对中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的转变、尤其是身处其中的普通人在这个大变革时代中的遭遇和体验,有着长期的观察和思考。

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其中,人工智能体验区成为本届展会的最大亮点之一。图源:新华社

换言之,我不懂人工智能,但我能体会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并且能基于自身专业领域的研究来得出我自己的方向性判断。
在这两天的IPP国际会议上,多位嘉宾围绕“AI赋能经济与社会”“AI治理与开放世界”“AI与工业革命”“AI时代的国际竞争”“亚洲的AI发展”“AI与社会风险”这几个议题,深入讨论了人工智能与未来世界的复杂关系。

阿西莫夫早在半个世纪前出版的《银河帝国》系列科幻小说中,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富有爱心和智慧的超级人形机器人——丹尼尔,他跨越漫长的历史,协助谢顿教授创立了心理史学,守护了整个银河系的人类。
在《银河帝国》中,阿西莫夫以令人惊讶的预见性提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机器人三大法则”:第一法则,不得伤害人类;第二法则,服从人类命令,除非命令与第一法则冲突;第三法则,在不违反前两条法则的前提下,机器人应尽可能保护自己。
阿西莫夫的三大法则为现代社会思考机器人的安全性、道德性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蓝图。
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黄铠教授也乐观地安慰我们:放心,人工智能将始终掌握在人类的手里。但是,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普通民众福祉的社会学者,我却始终有一种悲观的感觉:
人工智能会越来越聪明,在为人类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服务的同时,也将越来越多地取代人类的劳动和工作。

我发现,科技工作者对于“人定胜天”有着一种近乎天然的自信,他们相信技术的进步会很自然地消解那些由技术进步所可能带来的问题。他们最典型的说辞有两种:
第一,人工智能虽然会替代掉很多人类工作,与此同时也会创造出新的工作;第二,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工作的过程,其实是解放人类的过程,不需要工作之后,人类将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艺术、科学和其他更具有创造性的事务之中。

林辉煌教授发表演讲

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做些小小的反驳。

第一个反驳:人工智能创造出来的工作要远少于所取代的工作,只要人工智能足够聪明,最终可以完全替代人类劳动。跟此前的科技革命不同,人工智能不只是一种工具或机器,而是朝着“人”甚至“超人”的方向迅速发展。
人工智能在数据分析、模式识别和预测决策方面展现了强大的能力,许多公司和组织已经依赖人工智能进行决策。图源:新华社
第二个反驳:大多数人在不需要劳动的时候,并不会去开展创造性的事务,而是往着“动物”或“机器”的方向迅速坠落。
此前黄铠教授援引了某校长的说法:人工智能越来越像人类,而人类越来越像机器。这就像郑永年教授担心的那样,“人工智能”的发展结果往往是“人工智残”。人越是依赖机器,越容易丧失思考能力,最终机器将全方位替代我们进行思考和决策。

我们能否期待一种“科技民主”的可能性呢?
换言之,我们普通人是否有资格参与到科技发展的进程之中,让科技进步服务于更多的人,让我们更具人性而不是逐渐变成动物或机器?本质上讲,“科技民主”是强调人,尤其是普通人在科技发展进程中的价值。
人性,更好的人性,应该是科技进步的内在伦理要求。

当代中国曾经有一个历史阶段,特别主张科技发展的群众路线,这或许就是我所谓的科技民主实践。科技发展的群众路线倡导科学家、技术工人和人民群众的相互学习,科技进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而在很短的时间内推动了中国粮食生产、工业发展、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技术突破。

或许我们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人工智能主宰之下的未来世界,在那个可能并不遥远的世界里,我们当下的劳动哲学与技术伦理体系并不能有效地做出回应。
我困惑的问题是,劳动是否依然还是“人之为人”的必要条件?如果是的话,人工智能该如何保障人类的劳动权,而公共政策又该如何回应这一技术伦理的要求呢?如果劳动将不再是人之为人的必要条件,那到时构筑起人性基底的核心要素会是什么呢?

以上是我简单的开场白,接下来进入最重要的正文部分:

我谨代表IPP的所有同事,感谢来自全球各地的发言嘉宾和所有来参会的朋友们,尤其是坚持到现在的在座各位。很高兴你们依然还是真正的人类,而不是面带微笑的AI。我诚挚地邀请大家,在有空的时候,常来IPP做客交流。

第11届IPP国际会议现场

接下来,我要感谢会务组的所有同事,他们为此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做出了最为重要的贡献。感谢他们冒险让我走上这个讲台,发表一些也许并不那么合时宜的言论。说实话,我并不反对人工智能,我只是担心我们的社会还没做好迎接它的准备。

最后,我还要感谢会场的所有工作人员。我真诚地希望,在未来世界里,人工智能在某种科技民主伦理的约束下,会更多地帮助你们,而非替代你们完成这些工作。

再次感谢大家!
关于IPP国际会议
每年一届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是IPP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IPP围绕中国及世界的治理与改革问题,邀请国内外学者齐聚广州,讨论重大公共政策议题,共谋中国与世界改革发展之路。从2013年至今,IPP国际学术研讨会已成功举办十届,目前已是中国南方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盛宴之一。


往期推荐
‍‍‍‍


郑永年:AI假装是人类,中美怎么办?|IPP国际会议

蒋余浩: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路径研究——基于“非线性创新观”的探索


IPP国际会议|孟维瞻:大国人工智能竞争如何塑造美国的政治变化?


关于IPP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一个独立、非营利性的知识创新与公共政策研究平台。IPP围绕中国的体制改革、社会政策、中国话语权与国际关系等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知识创新和政策咨询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IPP的愿景是打造开放式的知识创新和政策研究平台,成为领先世界的中国智库。

IPP评论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官方微信平台。 国际视野,中国情怀;扎根真实世界,回应中国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