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稻囤、苫子、米缸,这是六七十年代农户人家储粮的必备器具。米满缸,粮满仓,这是描述富有人家生活的口头禅。家有陈粮纺车响,冬有寒衣夏有裳,鸡鸣狗吠儿女闹,丰衣足食乐无疆。这就是农民向往追求的美好生活。“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得了土地,土地归家的那份喜悦无法形容。《创业史》中的梁三老汉,他家分了十来亩稻地,他在他的草棚里再也蹲不住了。“生宝他妈死赖也把老汉拉不会草棚去。常常天黑严了,老汉还在分给他的地边上蹲着,好像骇怕地里的土块被人偷走似的。”
梁三老汉做梦都梦到睡在自己亲手盖的大瓦房里,赶着自家拉着铧犁的耕牛,犁着自家的稻地,像郭世富在村里那样的体面,那样的气派。可梁三老汉始终没有创起家业。
柳青的《创业史》,真实地再现了合作化时期农村的情况,农民的真实生活。把小生产者的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1957年高级社时期,我们散兵佛岭村就组织社员开始兴修水利,挑佛岭水库了。就是在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饭时候,散兵公社进沟水库工地上,红旗飘扬,劳动的号子嘹亮,社员们挥汗如雨,挽袖卷裤,开展劳动竞赛,人人争上游,跃呼声此起彼落,多挖一锹泥,多挑一担土,都觉得是无尚光荣的事。进入六十年代后,我们散兵公社的佛岭水库、进沟水库、郭家山水库、老黄水库、钱家山水库相继建成,塘坝沟渠形成水网,下游田地自流灌溉。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农业学大寨,治山治水,各大队掀起兴建电灌站和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农业彻底告别了靠天吃饭的落后状态,粮食连年获得丰收。吃饭问题解决了,农村经济迅速崛起,渔塘、谢王、南湾砖瓦窑烧起来,农村掀起了一股建房热。吃不愁,穿不愁,住大瓦房,以梁三老汉为代表的老一代农民的创家立业梦终于实现了。
秋天来了,庄稼装入家,稻苫子囤粮,泥仓囤粮,米缸盛米,山芋堆满屋拐,家家户户笼子里有鸡鸭,圈里有猪,这丰衣足食真实的情景是梁三老汉在梦里作的,这美梦在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开始实现了。那时家里粮食多,稻苫子、泥仓里的粮食老鼠随时都可以偷吃,往往仓脚下,稻苫底层有许多稻粒的瘪壳,家里的老鼠都是硕鼠,特别肥大。有时夜里偷吃粮食的老鼠被发现了,全家齐上阵大动干戈打老鼠。老鼠奸滑到处钻,到处窜,一家人被老鼠牵着转,被老鼠气得火冒三丈,那打老鼠那场面真是壮观。只有米缸里的米,用脸盆盖着,老鼠望着干瞪眼。如是木板盖,老鼠能把木板盖啃通,钻进米缸里大快朵颐,还把屎拉在缸里。
六七十年代,农村开始普及初等教育,每个大队都办小学,每个公社都办初中,银屏区办高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适龄儿童个个就近入学读书,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从未有的壮举。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普及合作医疗,赤脚医生身背药,走千家串万户,送医送药,救死扶伤。各大队有医疗室,公社有医院,农村卫生事业大发展,送走霍乱、天花、麻风、血吸虫病,疟疾瘟神,农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大幅度提升。
教育医疗事业的大发展,农民子弟健康成长,每家三四个孩子,四五个孩子,甚至六七个孩子,都读书,都有文化。整个社会储备了数以亿计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每个家庭和社会最宝贵的财富。是稻苫子、泥仓和米?2?2缸盛不下的巨量财富。
六七十年代,稻苫子、泥仓、米缸,是农村人用来储粮的器具,那时家家户户都储粮,陈粮接新粮,新粮接陈粮,真正做到了家中有粮,心中不慌。
如今,农村存粮食的人家很少了,大多数人家都买粮食吃,买一袋米,吃一袋米,稻苫子、泥仓、米缸派不上用场,大多丢弃了。
最忆是巢州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Ψ 一阵微微的巢湖风……Ψ
忆巢州CHAO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