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是指保存在岩石地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遗体的坚硬部分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活过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化石一般最少都要经过若干万年以上才能形成。
安徽的古生物化石发现众多,无论是古动物化石还是古植物化石,它们都静静地分布在不同的地质年代地层中。其中不少化石举世闻名,意义重大,揭示了生命演化过程和生物起源历史。这里仅举安徽巢湖古动物化石为例——
安徽巢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在距今两亿多年前的早三叠世时期,巢湖乃是一片大海浸漫的区域,在这生机盎然的海水里,有一种厌倦了陆地生活而重返海洋度日的爬行动物——鱼龙,古生物学家定名为“巢湖鱼龙”。它们嬉戏游弋于荡漾的碧水之中,并将遗体保存在地层当中,成为珍贵的化石。
1965年在巢湖城西龟山发现的一种小型鱼龙化石,是我国发现最早的鱼龙化石。1976年10月在巢湖城北马家山又发现保存完整的鱼龙化石。随后,安徽地质工作者又作了多次采集,获得了大量这种非鱼非龙的爬行动物化石。2010年9月至2018年3月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联合有关科学团队在巢湖马家山开始的5次较大规模的化石系统发掘,更让巢湖备受关注,巢湖鱼龙的名声更是大振。发掘极大丰富了鱼龙化石,避免了化石资源被人为破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2019年科学家又在马家山发现了巢湖鱼龙的新物种。
所有这些发掘、发现和研究,使巢湖成为全球研究鱼龙等海生爬行类动物起源与演化的最重要地区——这里是鱼龙等海生爬行类动物最早下海的地方。
那么巢湖鱼龙到底是鱼还是恐龙呢?经过科学家们的分析,鱼龙是海洋中的爬行动物,是由陆地上的爬行动物下到海里演变而成的,所以它不像一般的鱼类用鳃呼吸,而是拥有自己的肺,就像现在的鲸鱼和海豚那样会游到海面上呼吸空气。科学家还曾在一条鱼龙的化石中发现一条完整的小鱼,但是鱼龙的嘴巴那么小,而且有那么锋利的牙齿,吃下去的鱼怎么会保存如此完好,根据小鱼在鱼龙腹腔的位置,科学家断定这不是鱼龙吃下去的小鱼,而是在体内未出生的小鱼龙。如此说来这龙鱼还是胎生动物,卵是在体内发育完成的。这也就是证明鱼龙并非鱼类的证据。
巢湖鱼龙的科学价值很大。首先,它的存在给三叠纪时安徽南海北陆古地理格局的论断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其次,它也给生物演化进程与形式找出了形象的佐证:既说明爬行动物确曾再度进入海洋生活,又证实了动物的辐射演化与趋同现象古已有之。
巢湖鱼龙珍贵,其发掘的化石更为珍贵,它是安徽省古生物化石的“名优特产”,也堪称国宝。
最忆是巢州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Ψ 一阵微微的巢湖风……Ψ
忆巢州CHAO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