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文苑】豇豆的几种写法 | 庞余亮

文摘   2024-11-28 19:20   江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豇豆的几种写法

作者:庞余亮



图片选自网络


“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 
——这是那个孔乙己满脸带笑的问。
当年每次读到这里,总是忍不住想笑。过了这么多年,再读到这里,一点也笑不出来了。因为我基本上也是那个孔乙己了。人真的是不能笑人。笑到最后,等于笑自己。
但做惯了孔乙己,就做不了孔丙已了,更做不了孔甲已了。
还是继续做我的孔乙己吧,当年的孔乙己问你的是茴香豆,我这次要问你的是豇豆:
“都吃过豇豆,……我便考你一考。豇豆有几种写法?” 
对啊,豇豆。
不是像长铅笔刀一样的刀豆,也不是像弯弯眉毛一样的眉豆。
豇豆就是豇豆。如果去菜市场逛一圈,你几乎见不到刀豆,也见不到眉豆。豇豆的统治力实在太强大了,菜摊上几乎全是豇豆。扎成一把又一把的青豇豆。偶尔也会见到了红豇豆。当然,也有青红相间皮肤的长豇豆。
这就是豇豆的优势,好包装,好运输,更是好量化。
能够量化,就是这个数字时代的标配。
但我要说的肯定不是这个被我称之为“挂面式直发”的豇豆。我要说的是相对于长豇豆的矮种豇豆之卷发豇豆。
童年的我,常常把这种卷发豇豆称之为蚊香豇豆:卷起来的豇豆真的就像是一盘蚊香。
我们那里给它的名字是:盘香豇。
长种豇豆是需要搭架子的。需要力气,需要地盘,否则就会无组织无纪律,像蛇一样它们会到处攀爬,到处纠缠,就像一个乱糟糟的无法梳拢无法整理的发型。
盘香豇的种植就不需要力气了,更是不需要地盘。“十边地”就可以点种,见缝插针,然后就开花了,然后就结果了,然后那豆荚就慢慢弯曲了,直到弯曲成一盘“蚊香”。
想想吧,到了收获的季节,田埂边,泥坝头,灌溉渠边,全是盘香豇举着的一盘盘“蚊香”,真的是好玩。
盘香豇的优势不完全是它的好种植和好玩,而在于它的味道比长头发的豇豆好吃。香。糯,尤其是黑种的盘香豇。等到新米上市,母亲会给大家熬制黑豇豆米粥。也就是在新米粥里加入一把盘香豇的黑豇豆米。母亲会把它们熬得纯烂,每一颗新米都有了紫袍加身的味道。母亲不让我们喝热的,会盛在瓦盆里放在小木桌上冷却。咽着口水等待的时候,我觉得黄昏里满是紫色的光芒。
冷却下来的黑豇豆米粥,可以喝三大盆的。
等到我们把这芳香的紫色全部喝下去,就慢慢体会到了母亲顽固地为了给盘香豇留种的意义。父亲需要豇豆的产量,而母亲需要的是豇豆的芳香。在母亲的坚持下,我们家一直有品质优良的黑盘香豇的种。
那么多的秋天,那么多芳香四溢的黑豇豆米粥灌溉的穷日子,就这样过去了。
我们家的盘香豇豆的种植停止在父亲中风的那个秋天。混乱而疲惫的母亲忘记了收种。接着的五年,几乎忘记了盘香豇,更是没有了黑豇豆米粥。中风的父亲脾气更加暴躁,生活的程序完全混乱了。
再后来,父亲去世了。母亲也完全衰老了。豇豆还有,但都是长头发的豇豆了。
整个村庄好像都没有盘香豇种了。
再后来,母亲也去世了。很多事情给忘记了。盘香豇的事情也慢慢忘记了,有时候,见到长豇豆,想跟人说一下盘香豇,话到了嘴边,我又收回去了。
再次记起盘香豇豆是因为一次吃黄鳝。
是的,吃黄鳝。
那是一个乡村集镇的夜晚,朋友们到了一家酒店。老板给我们上的第一道菜就震惊了我。一个不锈钢的大盆,大盆里装满了一盘盘黑色的“蚊香”。
不,比蚊香粗多了。
真的像是盘香豇呢。
香。诱人得很。
当然很诱人呢,老板说这叫脆鳝,准确地说,是油炸鳝鱼。
于是,每个人取一盘“蚊香”,当然,那“蚊香”上还洒有椒盐。老板示意我们用手撕着吃。
这是一整条黄鳝的油炸。有头有尾,应该是趁着黄鳝活着的时候进入油锅的。黄鳝蚊香盘的卷曲就是证明。
脆鳝实在是太鲜美了。外脆里嫩。不一会,就剩下鳝鱼骨头了。老板上来,又把鳝鱼骨头收走,过了会,就是一盆油炸鳝骨。
我实在忍不住,问了老板的做法。不是所有的鳝鱼都能做脆鳝的,这种鳝鱼叫做“笔杠青”,捉到了,养2到3天泻食,然后就是整根炸,中油温(约100度)下锅,然后达到约120度的时候放在油锅里焐熟,过一会儿,就是高油温(约160度)复炸,然后起锅,配上椒盐口味或小糖醋口味。 
一个晚上,大家都在说这个脆鳝。
我真的想起了盘香豇豆,母亲的盘香豇豆。这个脆鳝可以叫做盘香豇豆的另一种读法。后来,实在睡不着了,就决定查母亲盘香豇的学名。
后来还是查到了,母亲的盘香豇豆的学名叫:之豇矮蔓。


    

      庞余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扬州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著有长篇小说《薄荷》《丑孩》《有的人》《小不点的大象课》,散文集《半个父亲在疼》《小先生》《小虫子》《小糊涂》,童话集《银镯子的秘密》等。曾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柔刚诗歌年奖、汉语诗歌双年奖、万松浦文学奖、孙犁散文双年奖、扬子江诗学奖等。现居江苏靖江。










相见湾读书荟
阅读,写作,分享。我们诚心相约,相见湾,我们不见不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