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令风华】泰兴籍开国少将:赵易亚

文摘   2024-11-29 17:15   江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开国少将赵易亚



赵易亚,1917年出生,江苏省泰兴县人,1935年在上海等地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青年时期的赵易亚便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走上了革命道路。抗日战争时期,赵易亚与一些进步青年一起创办了半月刊《五月》,编辑撰写发表一些纪念鲁迅及主张团结抗日的文章。

在抗日救亡的旗帜下,赵易亚经八路军南京办事处介绍,1938年入安吴青训班学习,历任陕西安吴青训班政治协理员、教育干事、抗大一分校指导员、八路军第一纵队政治部教育科科长、南进支队政治部宣教科科长、新四军第3师第9旅政治部宣教科科长、第4师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长。

赵易亚长期从事我军的政治宣传工作,为激励和鼓舞部队的士气和斗志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积极指导部队开展文化补习运动,组织基层办墙报,主办旅报,组建战士剧团,系统地进行了“小高庄调查”、“田集调查”、“家属问题调查”等调查研究,为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贡献,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

解放战争时期,赵易亚历任华中野战军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长、华东野战军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长、第三野战军第25军政治部副主任。

在频繁的战斗中,赵易亚担负起所在各部队的政治教育和宣传鼓动工作,使所在华东部队都能及时认识战局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明了我军所采取的作战方法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坚定必胜的信心。他亲赴战场,在南麻、孟良崮、临朐、解放上海等战役中坚持在一线做战时政治工作,表现出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赵易亚在淮安创立军邮工作。大力加强部队文艺、新闻宣传工作,倡导“开展火线文艺工作”,积极指导部队开展土改教育。“三查三整运动”和战时政治工作,研究执行城市政策、渡江战役中政治工作及渡江后新区政策,对部队政治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建国后,赵易亚任华东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文化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初期,赵易亚先后提出了“建立正规化、系统化、科学化、大众化的宣教工作”和“部队学校化”等具有指导意义的工作思路,他组织部队大力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全国合作化教育、社会发展史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等系列教育,指导部队开展理论教育和文化学习运动,改进军区报刊宣传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部队的思想政治建设。

1954年赵易亚奉命调北京,参加创办《解放军报》,任解放军报社副总编辑,作为《解放军报》的主要创办人之一,为军报的创办和发展精心策划,辛勤耕耘,倾注了大量心血。

1957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主持部队教育工作,并主持领导《星火燎原》丛书编辑工作。他认真钻研党史军史,亲自参与并要求编辑人员细致编辑和修订每一篇文章,务求真实反映我党我军历史真貌。他兢兢业业,实事求是,对这部巨著的修订工作一直持续到他离休前。

1965年,赵易亚同志奉调中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委员会副书记,主持日常工作,后被非法关押8年,他仍坚持重新通读了马恩全集,做了上万张卡片,写出了二十万字的评梅林著《马克思传》,阐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几次大争论的研究成果。1979年赵易亚恢复工作,被任命为解放军报社顾问。

赵易亚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为少将,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赵易亚1985年离职休养,2002年5月1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开国少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798位将领被授予少将军衔。其中有一位是外籍党员和外籍将军,他就是被称为中越友谊“传奇纽带”的洪水。此后至1958年相继授予8位将领少将军衔。1961年至1963年之间,共晋升233名大校军官为少将军衔。1964年及1965年共有321位军官晋升为少将军衔。综上,共1360位将军在首次实行军衔制时期被授予少将军衔,他们为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过重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开国少将”。



文章来源于红色纪念馆公众号







相见湾读书荟
阅读,写作,分享。我们诚心相约,相见湾,我们不见不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