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德智慧健身的中华养生学
文摘
2025-02-03 18:23
北京
有了人类,便发祥了医药。生存有了一定的食住保障,便有了康健长寿的冀求。由是而养生和医药一体,凭借其在学术、历史和文化的积累而创立的养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重阵,被称为中华智海第一门,是独特的学术领域。世界上有多个国家、多种民族都有其健康护养之术和医学家哲人的名言隽语,唯有在中国形成了一门养生之学,而且有多种专著和套路的技艺。中医药的天人合一智慧,不仅是人体生命科学的要言,也是迄今宇宙万物演化的总规律。大爆炸宇宙论也好,黑洞白洞学说也好,都论说宇宙星系从无入有,有而演成天地诸星系,扩大而后又复收缩为一个质点。暗物质说宇宙天体向黑洞运动而成无,黑洞又向可见的物质演化形成可见的星系。中医药在发祥之际就把人体的健康、疾病和天地联系起来,特别注意天象、时间季节、气候变化与养生的关系。气也是认识人体和养生治病的本源和要点。气在人体是物质,是功能,更是信息。与天气、地气、空气及各种侵害人体的邪气等都有密切关系。气还是治病药物的药性之一,根据气和时间季节的关系及周期性,还创发了五运六气之学,发明了防治养一体的气功功法,从“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的导引起,历代创立了很多气功功法。中医养生治病还重视保精和养神,与气合起来称为“精气神”。多年来在《黄帝内经》无定解的“七损八益”在20世纪出土的马王堆医书中早有确解,是针对性生活而论,结合马王堆出土的《十问》等医书,可知早在先秦时代,就流行房室养生之术。近年来美国某大学的研究所,对性生活做了特大样本的调查研究发现,性生活有增强肺功能、改善失眠的功能。在妇产科,早在《山海经》就记载某些食物“食之不宜子”,对于生育,《山海经》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周礼》也记载“礼不娶同姓”。从马王堆出土医书到《诸病源候论》都记载了妇女的“逐月养胎法”。如果说中医是辨证论治,养生可谓为因人施养。辨证论治的主体与操作者是医师及护理人员,而因人施养是由医师设计,施术的操作者以养生者自家为主,也可由医护人员或操作或示范或指导,或使用医疗器械而治之。在古代虽然也有器械之用,但主要是以养生者自行练功或施术而行。在当代,因养生技法的创新、养生手段的发明,养生者不能自行施术操作,得由医护人员实施,养生是而成为一种治疗手段。当代中医药养生手段非常丰富,除坚持先秦时代的练气《六字诀》(吹、呼、嘻、呵、嘘、呬)等,还有考古新发现先秦以服食炼气为主。汉唐以后由专门技艺向门派发展,历代学者多以道家为发祥之宗,祖为黄老,一部分道家宗教化为道教。儒道释(佛)三家都有养生理论及术数,各门派互相吸收融合,又与多种技艺相结合,而门派林立,派系的传承又各有分支,还和医学、武术、艺术相结合,传承手段以经传和师传为主。传承以重悟性、背诵口诀、有恒持久为真要。养生既是健康习惯的总结,更是历代养生家的创造,目前比较流行的易学易用的成套路的养生术有:内养功、八段锦、太极剑、简化太极拳和站桩等。
孟庆云.重德智慧健身的中华养生学[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5,31(01):1.DOI:10.19945/j.cnki.issn.1006-3250.2025.01.004.
中医基础
关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推广中医文化!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