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王京亮:​难以割舍的思念

文摘   2024-11-05 12:38   河北  

难以割舍的思念
王京亮

  一个清凉的早上,田地里顺垄摆放的玉米秸秆上、山坡上已褪去绿色的杂草上、路边停放的汽车上,都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白霜,秋的脚步已将行至尽头。

  再过不久,又将是父亲的祭日。仔细想来,在父亲离开我们的十多年间,除了逢年过节,我似乎很少在父亲的祭日去给他上过坟。

  父亲的一生总是很忙碌。为了养家,他出去打零工,上山割荆条、刨药材,养种家里的几亩薄田,还要做家里日常的零碎活儿。在我的印象中,已记不起父亲曾在哪一天,能坐在街旁树荫下与人们打打牌,聊聊天,只记得他带着满身疲惫回家的身影。

  父亲一介平民,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挣钱固然不易,可进入父亲口袋里的钱再想花费在他自己身上,那便是更难,哪怕是为了自己的生命。我的老姑与父亲一样,同患心肌梗塞。在父亲去世的那一年春天,老姑在北京的医院做了支架手术,身体至今安好。老姑出院回家疗养期间,父亲前去看望。老姑也劝父亲去做支架,父亲坚决地说:“不花那个钱,把钱留给孩子们吧!”父亲终归以他的倔强、固执履行了他所谓的诺言。

  那年,父亲种了好几亩地,耕种,锄草,施肥,异常辛苦。秋天,天气逐渐转凉,父亲的病也愈加严重起来,平时常吃的药已很难控制病情。我们几次要求父亲去医院治疗,都被他断然拒绝。到收玉米的时候,父亲连正常走路都很困难了,经常三步一停、两步一歇,嘴里还不断发出呻吟。在亲戚朋友帮助收完玉米后,我再次要求父亲去看病。也许是父亲瘦弱的身躯难以再承受病痛的折磨,这一次,父亲没有拒绝。

  坐上班车,我陪父亲来到县医院。医生要求住院,父亲坚持让医生开药回家治疗。医生没有办法,只好顺着父亲的意愿开了药,并叮嘱如果不见好转,赶紧来医院。

  我和父亲走出医院,在大街上慢悠悠地朝着车站的方向走去。路过泰和广场时,那里在搞活动,音乐声、说话声夹杂在一起,彩色的旗子随风飘扬,很是热闹。我提议:“爹,咱们去那儿看看吧?”“好。”父亲很爽快地答应了,这着实令我感到意外。或许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或许是自身性格的限制,父亲向来很讨厌红火热闹之类的事,而这次我们父子俩漫步于县城大街,也成为我们今生最后一次相聚。坐在回家的班车上,我坐前排,父亲坐后排。路途中,我总忍不住回头看父亲,四目相对,父亲问:“怎么了?”我说:“没事。”

  妻子在镇上的超市上班,父亲看完病的第二天,我也回到镇上的石材厂干活儿。傍晚时分,突然接到大姐的电话:“赶紧回家,咱爹病了!”我急忙放下手中的活儿,骑着摩托车载着妻子往家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天空下着小雨,把摩托车上的我俩都淋湿了。后座的妻子接到邻居打来的电话,她在我的身后不停地哭泣,那冰凉的秋雨将我心中仅留的一丝微弱的火苗彻底浇灭了。

  回到家,父亲直挺挺地躺在炕上,眼睛紧闭,没有话语,没有心跳,没有呼吸,只剩下正在慢慢变得冰凉的躯体。秋雨的冰凉与心里的冰凉,令我浑身颤抖。我伸手抚摸父亲渐渐失去弹性的皮肤,抚摸他突然倒地时脸颊上碰破的伤疤……我四岁的女儿在旁边哭喊着:“爷爷……”这一刻,竟然来得如此之快。

  安葬完父亲,我与父亲被一座隆起的小土堆就此隔开,我在地上,他在地下。亲戚朋友都已离去,我跪在土堆前,难以割舍的亲情在这一刻以泪水相伴的号啕声尽情表达,酣畅淋漓。表哥在旁边陪着我落泪,一番倾诉之后,表哥搀扶着我往家走去。我想,就此放下吧,不再惦记。可终究难以放下,每当读到亲情的文章,看到亲情的视频,总使我想到父亲,忍不住想要落泪。那段时间,我曾数次幻想,父亲蓬头垢面地再次回来那该多好。父亲的确是离开了我们,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不是虚构的电视剧。

  今年六月份,我在工地干活儿时,被一块高处坠落的石头砸中脚部,脚趾粉碎性骨折。那段时间,整日与轮椅为伴,我如同一只笼子里的囚鸟,白天静坐在客厅的窗前,望着窗外那一片熟悉的风景。儿子放学回家,总会关心地问我伤口疼不疼,为我倒水拿药,晚上睡觉时推着轮椅把我从客厅的窗前推到卧室的床前。

  儿子温暖的话语、贴心的举动,将我的心烘托得暖暖的。同样身为儿子的我,是否也曾因为我的一句话、一个举动使父亲感到暖心,我已不得而知。如果他在另一个世界有感知,知道他的儿子依然怀念着他,他的心里或许会感到欣慰。如果他有感知,知道母亲身体安好、子孙绕膝,知道我和妻子恩爱和睦、生活幸福,知道他的孙子和孙女聪明伶俐、乖巧懂事,或许还能给他一份安心。

  在我养伤期间,二姐怕我无聊,从她家里给我带来一摞书。一本不算太厚的书里便可容纳许多人跌宕起伏的一生。《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一书中,就囊括了梁启超九个才华出众、成就非凡的子女及其家人或高寿、或年轻的一生。余华的《活着》一书里,描写了主人公福贵的爱人、儿子、女儿、女婿以及外孙凄惨而短暂的一生,描写了福贵从一个放荡不羁的地主家少爷到一个和一头老水牛相依为命的落魄老头儿……

  我该如何总结父亲的一生?父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是俭朴的一生,是受尽苦累的一生。我想,用一句话便可概括父亲的一生。我亦可把父亲平凡的一生写进一本书里。我可以写父亲还是一个孩子时,学习成绩优异,深得老师和爷爷奶奶的喜爱;可以写父亲上初中时赶上“文革”,被迫中断学业,从此俯身田间地头,开始一生的劳作;可以写父亲历届以全票当选生产队队长,为村民圆满解决树木、土地之间的纠纷;可以写父亲与母亲结婚成家,在喜得两千金后,又生得一儿子后的喜悦;可以写在我结婚时父亲忙碌的身影,并在婚礼现场发表的热情洋溢的讲话;可以写我的女儿出生后,父亲将她抱在怀里叨叨个没完,满眼的疼爱;更可以写父亲为了我、为了我们这个家一往无前,从不曾停留片刻,不曾顾及自己疲惫的身心……

  父亲的离去,定会带着诸多不舍,可对他来说,那何尝不是一种解脱。他不必再如此辛苦,不必再为他平庸的儿子未来的生活而担忧。我知道,是我的平庸才使得父亲对自己如此苛刻。

  寒来暑往,落叶飘零。一段旅程的结束必然会给人留下无限的思念,而我何时才能结束对父亲的思念?或许是我失去记忆的那一刻。

王京亮
阜平县城南庄镇马兰村村民

1.随笔 | 王京亮:二叔的婚礼
2.随笔丨王京亮:槐花开,甜蜜浓
3.散文丨王京亮:豆角菜香
4.纪实丨王京亮:铁贯山之恋
5.纪实 | 王京亮:插花记
6.随笔 | 王京亮:一路芬芳
7.散文 | 王京亮:灯光


枣花1984
“枣花1984”,展示阜平文艺的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