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速递|资本折旧与行业竞争:证据与理论

学术   2024-11-15 17:03   北京  


原文信息

Capital Depreciation and Industry Competition: Evidence and Theory

Alicia H. Dang and Roberto M. Samaniego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24.5)


摘要


本文研究发现资本折旧是行业竞争的一个影响因素。基于美国的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资本折旧率与市场力量之间存在稳健的正相关关系。通过建立一个行业竞争的一般均衡模型,其中各行业的资本折旧率各不相同。在均衡状态下,快速折旧与较高的资本成本相关,因此快速折旧行业的竞争程度低于缓慢折旧行业。根据不同的参数,校准后的模型可以解释观察到的美国各行业加成率的大部分差异。


以下为正文内容:

1

引言


产品市场竞争是宏观经济效率的根本影响因素。近年来有大量研究探讨了行业竞争的决定因素以及市场力量上升的影响。Schmalensee(1989)的研究发现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存在着显著而持久的差异。De Loecker et al.(2020)发现,1980年-2016年期间,加成率在21%至61%之间变化。而加成率的第10百分位值为5%,而第90百分位值为95%,成本加成率具有跨行业差异。了解这些持续存在的差异背后的因素同样重要,这对我们了解竞争以及制定适当的产业政策、补贴政策与反垄断政策具有显示意义。


本文扩展了市场支配力和竞争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往文献从两个方面定义了市场支配力: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的加价(成本加成)、市场集中度。本文重点关注企业加成率,将其作为市场支配力的成熟替代指标,以考察行业竞争情况。关于竞争决定因素的文献主要集中在研发支出、广告支出和资本深化,它们会影响产品创造、投资回报,从而为市场份额高或生产率高的在位者创造优势,重点关注不同行业固定成本的变化。本文认为边际成本的行业差异是构成行业竞争差异的基础,折旧率高的行业边际资本成本较高。这就导致资本折旧较快的行业边际成本较高。


2

主要内容


本文中认为资本折旧率可能是跨行业竞争差异的一个技术决定因素。我们的推理如下。考虑一个内生的一般均衡投资模型,将其扩展为两类资本——以折旧率区分。最佳投资要求两类资本的净利率相同,因此折旧率较高的资本毛利率较高。反过来,这就意味着资本快速折旧行业的企业要付出更高的资本成本。由于成本较高,能在该行业中获利的企业就会减少,这就意味着在均衡状态下,这类行业的竞争会减少,加成率会提高。


第一,基于美国行业数据从实证上探讨资本折旧与行业竞争之间的关系。为了检验行业竞争的决定因素,采用了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构建模型(1)。



其中,Mu是衡量行业竞争程度的指标,参考De Loecker et al.(2020),用该行业价格相对于边际成本的平均加成率来表示。Tech表示行业的资产折旧率(以折旧值与不动产、厂房和设备价值之比来衡量)。dj和Tt表示行业和时间固定效应。使用Compustat数据库,包含1961年至2016年美国活跃和非活跃公司的财务、统计和市场信息。首先计算企业层面的变量,然后将变量在美国4位NAICS 行业代码水平上求平均值,得到行业层面的变量。为尽量减少异常值的影响,我们在1%和99%水平上缩尾处理。


表 4 显示了资本折旧率与行业加成率的回归结果。Depreciation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从经济意义上来看,资本折旧率每增加10个百分点,加成率就会提高1.88个百分点(Mu_2指标),因此,结果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



为了稳健起见,我们还排除了其他可能与折旧相关或可能与行业竞争相关的技术变量,包括研发强度、固定资产比例和投资一次性,以及广告支出、信息技术强度和无形资产强度。我们并未发现这些技术变量中的任何一个会削弱折旧与竞争之间的关系。


此外,由于折旧增加了边际成本,它也直接降低了最优企业规模。因此,对于给定的加成率,我们认为折旧率的上升会导致企业规模会更小。通过构建模型(2)来验证这一推论。



其中,Employment代表公司的就业人数,Depreciationit代表公司的资本折旧,表 6 显示了规模变量水平与加成率的无条件关系以及与主要加成率指标Mu_2的有条件关系的结果,说明资本折旧率与企业规模显著负相关。



第二,构建一个多产业寡头垄断的一般均衡模型。各行业使用的资本折旧率不同。每个行业都有数量有限的企业参与非合作性的古诺竞争。企业随机退出,如果有利可图,则以一定的成本进行替换。尽管每个行业的企业数量都是整数,但存在一个连续的行业,每个行业的均衡企业数量都不同,因此劳动力需求可以是连续的,总变量也可以随参数连续变化。我们表明,家庭的投资问题意味着折旧快的行业面临更高的资本成本,因为家庭的最优投资决策要求对折旧更快的资本收取更高的利率。因此,这些行业在均衡时能够支持的企业数量较少。该模型得到两个结论:(1)折旧率较高的行业资本成本较高,表现为租金较高。(2)在均衡状态下,加成率随着资本折旧率递增。


根据美国行业折旧率对模型经济进行了校准。我们发现,在合理的参数设置下,模型中的标价与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在统计上非常显著。在合理的参数条件下,模型中折旧与竞争之间的回归系数的大小与实证研究中的系数接近。图 1 显示了基于模型模拟估计方程(1) 得到的系数β1。当我们假设 σ = 3.6 时,该系数约为 0.19,接近我们实证回归中的系数0.188。在这些参数下,成本加成率的方差也与数据相似。我们的结论是,该模型有可能解释数据中标价的大部分横截面变化。



为了理解本文构建的资本折旧竞争模型与固定成本竞争模型的差异性,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竞争影响因素对企业规模的影响。折旧会影响边际成本,因此折旧越高,企业规模越小。在固定成本竞争中,提高固定成本对最佳企业规模没有边际影响。当达到临界点,行业企业数量下降,企业规模会有所扩大,但未达到临界点时,企业规模不会发生边际变化。在图 2 中,实线代表模型经济中折旧率不同的行业的均衡企业规模,虚线表示模型经济中固定成本变化时相同行业的就业情况。在成本加成率一定的条件下,折旧应与规模较小的企业相关。



本文考察了资本折旧与行业竞争受补贴的异质性影响。从直观上看,补贴政策可能会产生有益的影响,增加企业数量,提高行业竞争水平,提高经济效率。另一方面,创建更多企业成本可能会抵消竞争带来的收益。行业异质性对模型的政策反应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异质性,劳动力需求在工资方面是不连续的,因此无法保证均衡的存在。同质经济中的补贴在跨过某个阈值之前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一旦跨过阈值,要么无法计算均衡,要么产出大幅跃升。此外,固定成本和折旧对补贴政策如何影响竞争程度有不同的影响。在竞争受固定成本驱动的情况下,补贴会向缺乏竞争力的行业倾斜,考虑资本折旧的影响下,补贴的影响却与之类似。相反,对折旧率高的行业的企业进行补贴的负面影响较小。


3

结论


本文研究了竞争与折旧之间的联系,我们通过美国的面板数据和横截面数据表明,折旧确实与竞争有关。我们用加成率来代表市场力量,并利用面板数据来规避横截面数据的局限性,从而揭示加成率跨行业变化的决定因素。实证结果显示,行业资本折旧率与行业成本加成具有正向关系,资本折旧率越高,市场势力越强,行业竞争越弱。然后,在一个具有不同折旧率的众多产业的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将标准的一般均衡投资模型在扩展到允许寡头竞争来说明这一观点。根据参数的不同,即使假设某一行业中的所有企业都是相同的,校准模型也几乎能说明各行业加成率的全部变化。


最后,可以在未来对模型进行扩展,以考虑行业内不同的企业规模和更丰富的行业动态,从而了解行业异质性和折旧如何相互作用。考虑到最近人们对加成率趋势的关注,我们有必要研究折旧率随时间推移而增加是否可以解释De Loecker et al.(2020)发现的加成率上升趋势的部分原因。


(选文、整理:陆森)


ABSTRACT

We argue that the rate of capital depreciation is a determinant of competition. We show that the rate of capital depreciation has a robust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market power in U.S. data. Then, we develop a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of industry competition where industries vary in their rate of capital depreciation. In equilibrium, optimal savings decisions imply that rapid depreciation is related to higher costs of capital, so that industries with rapid depreciation display less competition than industries with slow depreciation. Depending on parameters, the calibrated model can account for much of the observed dispersion in markups across U.S. industries.


   编辑  葛秋江

   来源《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监制  安然


 

关于我们


黄达教授是新中国“大金融”思想体系的首倡者和设计者。世纪之交,他针对经济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学科建设提出的新挑战与新要求,重构基于中国实际的金融学科框架,首倡并系统设计“大金融”学科体系;几代学人在此基础上不断传承发扬,主张金融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相结合,具有鲜明“人大学派”特色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系日渐形成。

本公众号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负责维护及推送,围绕大金融理念,专注传播优秀学术研究成果,加强大金融学术研究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与国内外金融机构、科研院所、政策部门多次开展研究合作与学术交流,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能力评价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IMI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内参要报、学术月刊、中英文周报等系列研究产品。


微信号:大金融思想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章推荐/投稿/合作     ☎️010-62516755

          联系方式             📮imi@ruc.edu.cn


IMI大金融思想
“大金融”概念,在学理上源于黄达教授所倡导的宏微观金融理论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在理念上源于金融和实体经济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系统思维。本公号围绕大金融理念,专注传播优秀学术研究成果,加强大金融学术研究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