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全球生产智能化对中国贸易与福利的影响
•知识产权保护、模仿侵权与企业服务贸易额
•气候变化脆弱性与跨境银行贷款:来自辛迪加贷款的证据
•环境管理制度改革与地方政府的策略性供地行为
•司法程序效能提升与供应链配置:“繁简分流”改革的证据
•通向绿色发展之路:智能制造与企业绿色转型
•营商环境、交易费用与小微企业生存
•方言差异与企业地理边界扩张
内容与摘要
1
全球生产智能化对中国贸易与福利的影响
作者:
马欢,李磊,盛斌,徐刚
摘要
本文构建机器人参与生产的多部门李嘉图模型,测算国家层面的机器人应用程度指标,量化分析2012-2019年全球生产智能化进程对中国贸易与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机器人为生产环节赋能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当下具有良好的生产智能化发展势头;全球生产智能化使中国工人的人均福利水平有所提升,但由机器人生产率效应提供的贡献较少,主要来源于就业替代效应;发达国家机器人使用引发传统产业回流,对中国产生不利冲击,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机器人使用则进一步强化与中国的产业分工合作。本文的研究为中国“稳外贸”与产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重要参考。
2
知识产权保护、模仿侵权与企业服务贸易额
作者:
马科伟,孙浦阳,于春海
摘要
本文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研究了中国商标法改革对企业服务贸易额的影响。服务业知识产权保护以商标保护为主体形式,通过降低服务的被模仿概率,可以改变企业投资决策。本文使用2013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正案(草案)》,利用中国税收制度特点计算企业服务贸易额,基于地理分布离散程度识别可贸易服务行业,构建一个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服务贸易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商标法改革后,有服务商标企业的服务贸易额增长了18.4%;使用工具变量等方法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机制检验发现: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有效降低服务的被模仿概率,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培训支出,从而实现更高的服务贸易额。本研究从商标法视角,验证了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服务贸易增长的贡献。
3
气候变化脆弱性与跨境银行贷款:来自辛迪加贷款的证据
作者:
李兴申,谭小芬,刘子雨
摘要
气候变化风险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愈发重要,本文基于企业逐笔跨境辛迪加贷款数据,从微观视角检验了各国气候变化脆弱性上升对企业跨境银行贷款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国气候变化脆弱性上升将导致本国企业获得的逐笔跨境辛迪加贷款规模下降。机制分析发现,气候变化脆弱性上升造成本国借款企业的流动性水平下降、债务违约概率上升,推升了境外贷款者的信贷风险溢价补偿需求,企业获得的逐笔跨境辛迪加贷款规模随之萎缩,全球美元流动性的收紧将放大这一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受气候变化脆弱性影响,贷款者将收紧信贷条件,减少长期、固定期限贷款发放。债务压力更大、处于“气候变化脆弱性行业”的企业受到气候变化脆弱性影响更显著。在考虑重大气候灾害事件等影响后,基本结论依然稳健。本文为气候变化风险对跨境银行信贷活动的影响提供了微观证据,也为各国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提供了有益借鉴。
4
环境管理制度改革与地方政府的策略性供地行为
作者:
李卫兵,杨咏文
摘要
现有关于边界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治理企业污染,却忽略了如何避免污染型企业在边界地区聚集的问题。本文考察了作为环境管理制度改革的政府环保机构扁平化能否抑制县级政府向水污染密集型企业出让边界地区土地(即策略性供地)的行为。基于多重差分法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改革使得位于城市外圈且有河流覆盖的县级政府向水污染密集型企业出让的边界地区土地显著减少,且地方政府的这一偏好变化也会体现在土地出让方式和价格上,具体表现为以挂牌方式出让的土地面积减少以及土地出让价格提高。由于官员任期和事责的不一致性,该改革对地方政府策略性供地行为的抑制作用并非普遍存在:只能约束处于任期初期的官员行为,无法抑制处于任期末期的官员因晋升激励向水污染密集型企业供应土地的偏好。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环保机构扁平化改革能有效约束县级政府在污染治理上的“搭便车”行为,也有利于阻止企业的污染转移行为。
5
司法程序效能提升与供应链配置:“繁简分流”改革的证据
作者:
王钟阳,唐松
摘要
本文以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作为自然实验场景,通过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司法程序效能提升如何影响企业的供应链配置决策。研究发现,相较于非试点地区的企业,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地区的企业供应链集中度显著降低。机制分析表明,繁简分流改革使得与供应链相关的诉讼案件审理效率与质量提升,进而促使企业的供应链合约由关系型向市场型转变。进一步分析发现,当改革前企业面临的合约执行成本较高、所在行业利用市场化交易的潜在空间较大、所在城市的社会信任程度较低时,繁简分流改革降低供应链集中度的作用较为明显。总之,本文表明司法程序效能提升有助于企业更加充分地利用市场化交易模式进行供应链配置。
6
通向绿色发展之路:智能制造与企业绿色转型
作者:
毛其淋,石步超
摘要
实现智能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是“十四五”阶段的核心目标。本文以2012-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政策,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多重差分模型考察了智能制造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智能制造显著推动了企业进行绿色转型,促使企业摆脱“表面的、保守的、短视的”转型困境,实现“实质的、突破的、清洁生产的”绿色转型。智能制造通过促进企业增加绿色投资规模,调整预防型绿色投资比例,增强媒体环境关注和自身环境关注,进而推动绿色转型。智能制造的绿色转型效应在行业竞争激烈、政府环境关注度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从智能制造视角提出了企业绿色转型的根本内驱力,对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7
营商环境、交易费用与小微企业生存
作者:
林超,刘盛宇,尹恒
摘要
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交易费用是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2009-2016年全国税收调查与工商信息匹配数据,以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备案制改革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优化营商环境对小微企业生存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优化营商环境显著促进了小微企业生存,且政策效应在无研发、不享受其他税收优惠、固定成本较低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中更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显著降低了企业面临的交易费用。此外,存活企业后续的生产率、经营业绩均显著提高,且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本文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提供了经验证据。
8
方言差异与企业地理边界扩张
作者:
陈勇兵,程垦
摘要
本文使用2003-2015年工商注册企业新建分公司的数据,探讨同一地级市不同县之间的方言差异如何影响企业地理边界扩张。本文使用泊松伪最大似然估计的回归方法,结果发现,方言差异会阻碍企业地理边界扩张,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方言差异主要通过信任效应而非交流效应抑制企业地理边界扩张。更为重要的是,方言差异会更加抑制更依赖地区间相互信任的垂直型扩张、向高技能行业扩张以及向绩效异质程度更大行业的扩张,这进一步证实了信任机制的可靠性。本文还发现方言差异对小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地理边界扩张经验欠缺的企业影响更大。本文基于单一国家内部的方言文化差异,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丰富了企业地理边界扩张的相关研究。
编辑 马吉娟
来源《世界经济》
监制 安然
关于我们
黄达教授是新中国“大金融”思想体系的首倡者和设计者。世纪之交,他针对经济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学科建设提出的新挑战与新要求,重构基于中国实际的金融学科框架,首倡并系统设计“大金融”学科体系;几代学人在此基础上不断传承发扬,主张金融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相结合,具有鲜明“人大学派”特色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系日渐形成。
本公众号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负责维护及推送,围绕大金融理念,专注传播优秀学术研究成果,加强大金融学术研究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与国内外金融机构、科研院所、政策部门多次开展研究合作与学术交流,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中国财富管理能力评价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IMI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内参要报、学术月刊、中英文周报等系列研究产品。
微信号:大金融思想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章推荐/投稿/合作 ☎️010-62516755
联系方式 📮imi@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