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拆书家故事丨孩子倔强、不听话,就是“坏孩子”?

文化   2024-11-03 21:30   北京  
“妈妈走开!”晚上,两岁的小宝贝晴晴正在房间里跺着脚冲我大声嚷嚷。她小脸涨得通红,双手紧紧抓着手机护在胸前,像个护食的小兽,愤怒地盯着前来偷猎食物的入侵者。

我深吸一口气,试图保持耐心:“晴晴,你已经看了三遍儿歌了,要把手机还给我了哟。我们之前说好的。”

“不!”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小嘴撅得可以挂油瓶。

“快点!还给我,不能再看了!”我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不要!妈妈走开!”她牢牢抓着手机,扭着身子向我踢腿。两脚虚晃,最后一脚真的踢到了我。

我火气噌地一下上来了,一把抢走了她紧抓着的手机。

“哇——”她开始嚎啕大哭,泪珠不停地滚落。她一边抽泣,一边哭喊着:“妈妈覅伊!妈妈覅伊……”

看她突然哭泣的瞬间,各种情绪在我心头蔓延,有内疚、心疼、生气、无奈……更多的是焦躁。在孕前的想象里,我应该是一个温和而坚定的妈妈,能用无尽的耐心和爱意引导孩子。但现实却是,我常常在晴晴的倔强前手足无措。我担心,如果无法让两岁的她乖乖听话,将来会更加难以管束。可这倔强的小鬼呀,总能轻易让我暴走。事后,我又常常愧疚对她态度粗暴。

看着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小人,我心中五味杂陈。我爱她,我愿意为她做任何事情,但我也害怕我的溺爱会害了她。我试图在爱和规矩之间找到平衡,但这条路似乎充满了挑战。

我默默叹了口气,做了个深呼吸,把她抱起来,贴贴她湿润的、还在不停抽泣的小脸蛋,拿面纸帮她擦掉眼泪,而她还在不断试图推开我。

好不容易把她哄得平静下来。洗漱完毕后,她沉沉睡去。我躺在她身边,听着她细细的鼻息,看着她的眼角隐约的泪痕,心里却平静不下来:

这么倔强的脾气,可怎么好?

以后遇到挫折怎么办?

她会不会因为固执而受伤、被老师严厉批评?

与人相处时,她的倔脾气会不会让她失去朋友?

我该如何引导她,才能让她学会适时的柔软和妥协?

她会不会像我一样容易发脾气,那又该如何是好?

……

无数个“怎么办”在我脑海中盘旋。我多希望她能成为一个既坚强又懂得变通的孩子啊。

我很焦虑,却没有头绪。小红书上的育儿专家各有各的说法,我刷着手机,心里却越来越乱。直到我在阅读《看见孩子》这本书时,有一段话深深触动了我,破解了我的焦虑。

《看见孩子》是由贝姬·肯尼迪(Becky Kennedy)所著的育儿书籍,她以其丰富的临床心理学背景和作为三个孩子母亲的经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育儿视角和方法。书里说了如何理解和回应孩子的内心需求,以及如何通过改善亲子关系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让我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孩子的行为,同时也洞察了自己的内心需求。对于正在经历育儿焦虑的我来说,真是一剂良药,让我再次找到信心和力量。

书里有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它是这么说的:

看见孩子


许多父母把行为当作评判孩子的标尺,而非洞察孩子需要的线索。如果我们把行为看作需求的表现,而非本性的彰显,结果会怎样?那样的话,我们就能帮助他们重新认识他们本心的善良,并在这一过程中改善他们的行为,而非用孩子的缺点去羞辱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遭到了冷落和忽视。转变视角并非易事,但做来绝对值得。


……要找回本心的好,我们往往可以问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对于刚才发生的事情,我最善意的解释是什么?”


……发现最善意的解释,这个过程能教会父母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深刻的感受、巨大的担忧和强烈的冲动),而非孩子的外在表现(激烈的言语和出格的行为)。而且,我们在这样做的同时,我们也是在教孩子做同样的事,引导他们去关注自己的内心。

当晴晴出现令人头疼的行为,我一般会怎么对待她呢?大部分时候,我内心会给她一个评价,诸如倔强、自我、易怒、不听话……基于这样的评判,我总想着要去改掉她的“臭毛病”,并不会认为她的行为是需求的表现。

但其实孩子的不当行为如同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底下有她真正的需求和渴望。而我却把这露出水面的部分认作全貌,对她盖棺定论,以为是孩子恶劣本性彰显,加以批评指责,甚至妄图控制孩子、改变孩子。这只会伤害亲子关系,对她的健康成长也毫无益处。

“人之初,性本善”,当我们坚信孩子本心善良时,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去尝试探索他们内心深处未被发现和满足的需求时,就会试着帮助孩子更好面对自己的欲望和坏情绪。而这会激发孩子内心深处的善意,让他们觉得自己的需求被看见和满足——冰山就会融化,爱和能量会循环流动。

本文作者 三级拆书家邱虹
我的宝宝确实很“倔强”,从小就能体现出来。她想要什么,就一定要拿到,否则就会发脾气;如果我没让她称心满意,她就会生气、愤怒,和我“不对付”,可能会对我瞪大眼睛、撅起嘴、甚至会凶我、拍打我或者推开我。

如果认为这是孩子恶劣本性彰显,那么她无疑是任性、倔强、脾气不好、难管束的——这如何让我不焦虑呢?

但,如果把孩子和问题分开呢?

她的内心世界是什么?

我对此最善意的解释是什么?

我闭上眼睛,试图用最善意的心和欣赏的目光看待我的女儿。于是似乎有一个稚嫩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

我想要这样东西,但是得不到!不开心!我想要这么做,但是受到了阻碍和挫折,好讨厌!我讨厌前进路上的‘障碍’!我要披上铠甲,露出爪牙,挥舞利剑,斩去这一路荆棘!
——哇,还挺酷的呢!

当我用最善意的心去解读孩子时,欣喜地发现,我的宝宝是一个有主见、能坚持自我主张的小朋友,她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坚持不放弃,哪怕最深爱的人站在她的对立面——这对一个两岁孩子来说无异于需要对抗全世界——她也绝不妥协。

哇,这样品质何其珍贵!这是她将来面对人生风浪却能坚定理想信念的资本呀。她也许能活出我向往且羡慕的样子,如英雄般“虽千万人,吾往矣”。

而我小时候是一个很乖、很听话的孩子。哪怕自己心里有不同意见,只要父母严厉禁止,我就会做罢,并找到别的目标替代,乖乖妥协调整方向。长大后的我,常常会对自己的随波逐流、不坚持自我主张而对自己失望。可她拥有我羡慕却不曾拥有的珍贵品质,而她当下的问题仅仅是:

1.无法“明辨是非”:

她不知道太长时间看手机会对她的视力和大脑有害。

她不知道如果晚上继续玩耍,会打破作息规律,熬夜会让她难受,容易生病。

她不知道有些东西她还控制不好。她不知道她的能力不足可能会让她受到自己承受不了的伤害。

……

2.她不知道如何温和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不知道如何面对自己的坏情绪。

她的沟通技巧还不成熟。(其实,我也不够成熟)

当想通这一关节,我豁然开朗:这俩问题对于一个两岁孩子来说是问题吗?显然不是啊。她无法明辨是非、沟通技巧不成熟都太正常不过啦。

那我还焦虑个锤子嘛?!

而我担心她任性、脾气倔,是因为我希望她做一个“听话”的孩子。“听话”是我对她的期望,却并不是她的成长需求。

当把孩子的问题和孩子本身分开,那些“问题行为”就不再成为困扰我的问题。

如今,当晴晴再出现令我头疼的行为时,我会尽量停下来想一想:

1.她令人头痛的行为是什么?

2.我尽量尝试把孩子和问题分开,对于她刚才做的事情:

1)她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子?我最善意的解释是什么?

2)她的外在表现是什么?是用了激烈的言语,还是出格的行为?

3.她当下的需求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我可以为此做些什么?

我承认,哪怕我心里知道该这样做,有时候也会不记得,会不自己觉地用老方法对待她。但,好歹给自己内心种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充满爱和善意的种子,让我在忍不住责骂孩子后内疚焦虑时,提醒自己要相信,相信不论孩子做了什么,此刻的她不是个“做了坏事的坏孩子”,而仅仅是一个“情绪有些崩溃的好孩子”。这会让我放下焦躁,反思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帮助女儿健康成长。

我也尝试让她了解:不论她做了什么,我都坚信她是个好孩子。因为我相信,孩子会对“我对她的看法”形成自我认知。

在和孩子一场场的冲突和磨合中,如今的我不再动不动就焦虑暴躁发脾气,我能安心享受和女儿在一起的亲密时光,她也很乐意和我在一起。我们一起玩闹、疯笑,互相呵痒、打闹和拥抱……在一起的时光常常充满了欢声笑语,我们好像都更明媚灿烂。

神奇的是,当我放下焦虑,孩子似乎也不再那么倔强。嗯,真好。

养育孩子,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正如卡尔·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前提是,真正的、善意的“看见”。

往期故事:
破局:拆书家故事丨当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考试不及格
破局:拆书家故事丨做对一件事,亲子、夫妻关系越来越好
破局:拆书家故事丨亲子关系破裂之后


拆书帮
拆书帮,实践有效的成人学习思路“把图书的知识拆解为自己的能力”。阅读几百字的经典图书片段,再花五分钟联系自己的经验、拆解出自己的案例,你就完全可以从一本30元的图书中获得与一场3~5万元的培训同等的价值。【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