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练习,从“狮吼”变慈母丨亲子

文化   2024-11-08 12:04   北京  

皇甫


镇江西津分舵

三级拆书家

周一的清晨6点,不想让孩子吃外面有添加剂的食物,撑着不舒服的身体爬起来给孩子做早餐。用黄豆,花生,银耳,粳米打豆浆,冰箱里拿出周末包的饺子,煮好之后再煎一遍。热豆浆用杯子装好坐在凉水锅里(凉的快不烫嘴),闻着金灿灿的饺子和豆浆散发的浓香,我满足地坐在对面等儿子落座,他不慌不忙拿着手机从客厅走回房间,又从房间走到卫生间,紧接着听到他在电话里跟同学说“马上下来”。
这是他第三次无视我做好的早餐,我终于没能忍住对他大吼:“你给我坐下把早餐吃了!

他大概被我高分贝的音量吓到了,只能乖乖坐下。看着他低头不语的样子,我又开始自责:为什么明明是出于关心和爱,却要大吼大叫?
不知道你的养育日常里,会不会经常出现类似无法保持冷静的时刻?或者发怒过后开始心怀愧疚:读了那么多育儿书,为什么到头来还是“狮吼功”最顺手?
在《赢得孩子的心》这本书里,作者称这是自动的“应激反应”。
本书作者是美国的亨特·克拉克·菲尔兹(Hunter Clarke-Fields),一位有20年经验的正念导师,正念育儿课程创始人。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脑科学的角度讲述了父母情绪失控的原因,并提供了处理情绪问题的方法帮助父母保持冷静和理智;第二部分介绍了一些实用的养育技巧,比如:如何与孩子更巧妙地沟通并解决问题,如何加强孩子的配合度等。
当我们处于极度沮丧和焦虑的状态时,是很难将所学的理论付诸实践的,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自动的应激反应。为什么这些自动的反应模式会有如此强大的威力?书中提到:

《赢得孩子的心》


在面对压力时,你会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人体内这些几乎瞬间出现的反应可以帮助你抵御危或逃离危险。当我们的祖先需要对危险做出迅速反应时,应激反应帮助他们生存了下来。因为事实上,应激反应切断了我们与大脑高级区域(也就是用来推理和解决问题的那部分)的联系。

也就是说,“应激反应”是生物体在面对压力和威胁时的自动反应,是基因进化的防御机制,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你得以不必为此而苛责自己。我们要做的是去思考如何减少或中断这样自动化的应激反应,让我们的状态趋于平和理智。书里提到两种基础的方法:

《赢得孩子的心》


正念练习、追踪情绪触发器。

正念练习,是指通过对当下有目的、非评判的关注而产生的觉知,调动全脑的所有感知觉,带着友善和好奇的态度觉察内心和周围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 ,停止思考,只去观察和体验就好。除了在“应激反应”时可以用来做情绪扫描,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做一些这样的练习,训练敏感的觉察力。

追踪情绪触发器分为两部分:先识别再追踪。
1.列出容易触发情绪的情境以及自身的反应,比如当被误解或被反驳时,会产生怨恨或责备心理;当感觉不被尊重,失去控制时,会用讽刺或消极的言论攻击对方;当疲倦或身体不适时,会有无力和焦虑感等等。
认识到触发自己情绪的根本原因,可以帮助我们做出理智而成熟的回应。可以回顾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方式和过程,也可以记录下常见的情绪触发器
2.记下每一次出现“想要吼叫”的情绪场景,追问原因:发生了什么?感觉如何?为什么会这样?
坚持一周,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新发现。强烈的情感是人类本性的一部分,从“错误的情绪反应”中学习经验教训,这个动作本身对于孩子而言,也是一种意义深远的身教。
在文章开头的案例里,我之所以对儿子大吼,事后用“追踪情绪触发器”分析原因,得到如下结果:
1.为了他的健康,忍着不舒服起来做早餐,却被无视,有不被理解和尊重的无力感;
2.看着他走来走去的磨叽样,有点着急上火(时间本来紧凑);
3.有自行车不骑,要坐同学的电动车,完全没有吸取上次的教训(年龄不够摔跤受伤被交警训)
所以,吼他并不是仅仅是因为他“无视早餐”这一件事,是多重原因叠加的结果。这个梳理的过程中,自己的情绪得到了缓解,也恢复了理智。
正念练习和追踪情绪触发器,是“观察和分析所有的感受”,它们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看见情绪和不舒服的原因,这两种方法可以单独用,也可以视情况合并使用,主要目的是意识到“应激反应”的来龙去脉,这个意识的过程,一定程度上就是“应激反应”的中断。
可是通常情况下,大概率会出现比上述例子更为令人愤怒、正念和追踪触发器不见效的时候,该怎么办?书中提到:

《赢得孩子的心》


正念冥想和降低整体压力水平将有助于减少你被触怒的可能性,但不可避免地,你还是会有失控的时候,在那些时刻,你可以做些什么呢?愤怒是棘手的,因为表达愤怒和压抑愤怒都是有代价的。压抑愤怒只会推迟问题的产生,而愤怒却在表面之下悄悄酝酿,对你的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但如果我们表达出来,就有可能伤害我们爱的人。我喜欢把这称作"照顾"我们的愤怒:释放愤怒的能量,让神经系统平静下来。

表达或压抑愤怒都是有代价的,最佳的方式是释放愤怒,如何释放?
1.后退一步:暂时离开,找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空间,关上门,深呼吸,先冷静下来;
2.自我对话:告诉自己,“应激反应”启动了,我可以应付;
3.摇走愤怒:用力摇晃手臂和身体,把愤怒甩出身体。

当愤怒的情绪得到释放,父母便进行了自我关爱,才有力量去解决一些困扰。或许你会说,这也太难了,脾气上来,哪里顾的上这么多?
是的,一开始尝试以全新的方式回应孩子可能颇具挑战性,但它带来的回报(加深与孩子的联结并提高孩子的配合度)是非常高的,值得试一试。
不论是正念练习,还是释放愤怒,都是通过一些有目的的练习,帮助自己觉察和释放压力,本质都是在自身下功夫,因为只有当父母的情绪稳定、心态松驰时,才有了发展出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
在孩子犯错或行为出现偏差时,除了修炼内在,恰当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也应尽量避免使用批评、责备、辱骂等沟通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用“我”信息。

《赢得孩子的心》


如果我们不去责备和羞辱孩子,而是去看到孩子的行为对我们的影响,我们的表达自然而然就会转向"我"的角度。"我"信息是一种久经考验的巧妙沟通的技巧,使用这种技巧的时候,我们的陈述通常以"我"开头,而不是"你"。"我"信息很棒,因为它既可以帮助我们满足自己的需求,又不会让孩子处于对抗的状态。

始终要确信一件事:批评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他伤心、难堪,还是引导他调整行为?如果是后者,用“我”信息,代替“你”信息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来看看具体怎么用。
1.描述孩子的行为
2.描述具体的影响(对他人的影响)
3.表达“我”的感受
比如,常见的批评方式有:
你的玩具能不能收拾好?
你能不能快一点,要迟到了?
你看看现在几点了?还要不要睡觉?
换成“我”信息,就变成了:
我看到玩具散落一地,我有点不高兴(如果你不整理就得我帮你整理);
我看到你在房间走来走去,比平时出门晚了5分钟,我很着急,担心会影响路上的安全;
已经快10点了,我担心你明天早上会起不来(影响明天起床的心情);
发现没有?从“我”的感受出发,批评的语境就消失了,表达的是不带批判的描述。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我”信息时,最好能说明他的行为给身边人带来的不良影响。
“我”信息,除了表达不满,同样可以用来赞美孩子的良好行为,比如:当你帮妈妈收拾桌子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你的温暖和关爱。
除此之外,本书还提供了多种的正念练习方法和详细有效的沟通策略,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平等尊重的联结,比如如何用共情倾听、如何用双赢策略满足双方需求等,如果你想多尝试一些缓解自身压力的方法,如果你对“亲子联结”有好奇,不妨读一读这本书吧。
相关阅读:
所有孩子都在卷,家长还有什么选择?丨亲子
父母苦口婆心的“好好学”,孩子为什么听不进去?丨亲子
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要有批判性思维?丨亲子

拆书帮
拆书帮,实践有效的成人学习思路“把图书的知识拆解为自己的能力”。阅读几百字的经典图书片段,再花五分钟联系自己的经验、拆解出自己的案例,你就完全可以从一本30元的图书中获得与一场3~5万元的培训同等的价值。【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