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生存密码:破解领导选材的五个黄金维度,建议收藏
文摘
2025-01-31 08:08
山西
升职加薪想必是大多数职场人最朴素的愿望,如果能得到领导青睐,成为领导栽培的对象,进步的效率将会大大提升。希望是一码事,能实现是另一码事,关键在于领导认为什么样的人值得培养。某央企战略策划部曾上演真实的一幕:两位同时入职的管培生,A员工985毕业,每日加班到深夜;B员工普通本科,却总能在关键会议精准献策。三年后,B员工火箭晋升,A员工仍在原岗挣扎。这揭开了职场最残酷的真相——努力只是入场券,被看见才是晋级卡。01.价值投资轮,领导为何在你身上“下注”?
恐怕还有人觉得是因为自己优秀,领导看好自己。这种说法没错,却没有看到核心。领导培养你,不是对你有利,而是要对他有利。不是单纯的你优秀,而是你优秀的方面,能给他带来好处。与其说是领导培养你,不如说是你身上的某些潜质被领导看中。栽培下属就像是投资,预计到未来的收益。看似是领导栽培下属,不如看做是相互成就的过程。领导栽培你,不是为了让你变得更好,而是你在变得更好之后,可以让他有更大的收获。02.筹码经济学:你兜里有多少谈判的资本?
手里筹码的多少,决定了领导判断你的潜质。比如,关系、背景可以是筹码,学历、技能、经验、阅历也可以是筹码。这些筹码属于你,而不是单位赋予。一旦你获得了,别人拿不走的。或者你可以理解为“背叛”的筹码,有没有领导栽培,你都能混得风生水起。区别在于,有领导的栽培,你的进步效率会更快。成功是一百步,你已经走了九十九步,领导拉你一把,拽你一下,跨过最后的门槛,可如果让领导背着你走完一百步,想都别想。领导未必在意你的前程,但如果你的前程能让他进步效率更快,那你就是被栽培的对象。筹码转化公式:不可替代性=(专业深度×跨界能力)/岗位可复制性。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最终大多是失望。锦上添花的事容易,雪中送炭难,领导拥有更大的选择权,明明有更好的,为什么要选一个差劲的?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03.需求双轨制:既要当工具人,也要做解花语
某市属企业老总坦言:“我需要两种人:一种是能抗KPI的‘老黄牛’;一种是懂我心思的‘知更鸟’。”②个人需求隐性化:领导的需求,往往以工作需求的方式呈现;进阶版:说领导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做领导想做而不能做的事;从人性的维度来看,能满足领导的需求及工作需要的前提下,是领导判断是否值得培养的前提。否则领导培养你,对他没好处的事情,谁也不会选错。04.失控价值论:做领导当下的“止痛片”
比如,皮鞋再好,再贵,你也不会用来跑步打球,而运动鞋在舒服,也不可能参加重要的正式场合。每个阶段,每个时代都有标杆的出现,未必是他们比其他人都好,而是他们的价值最符合当下的情况。古董碗的价值再高,吃饭的时候你也不会用来吃饭。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符合当下的实用性。被需要的价值,与被栽培,两者之间具有“强关联”,越被需要,被栽培的几率也就越大。05.信任构建学:职场版的“瑞士银行账户”
经常提到一句话:“是因为领导信任才做出成绩,而不是做出成绩领导才信任。”信任存款公式:总信任值=能力信任×人品信任+时间复利-失信记录“信任”可以有许多的方面,但在职场中,在以下两个方面能获得领导的信任,就增加被栽培的几率。能力信任账户:只要把事情交给你,他就放心、省心、安心。人品信任账户:懂感恩,知进退,有足够的忠诚度,不枉费领导的栽培。有时未必是你做得不够好,而是没有获得领导的信任。赢得信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用心,还要用力。写在最后
领导栽培的本质是利益共生,某上市公司CEO在内部讲话中赤裸裸的揭示:“我培养人就像养赛马,跑赢比赛我能分奖金,跑废了换下一匹。”你能为领导创造多少“可量化的幸福感”,是晋升的本质。别做无声的陀螺,要当闪光的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