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人生】李公悌‖泽蒙花开:04.参军到部队-9.教导队上中专
文摘
文化
2024-11-05 22:00
山东
第三章 下乡当知青
第四章 参军到部队
第九节 教导队上中专
在 80 年代初期,部队里军以上的单位通常都会设立教导大队或者训练大队(属于正团级),而师一级则设立教导队(正营级)。它们是部队内部的教学组织,主要职责是以短期培训的方式来培育和轮流训练基层干部以及战士骨干,素有军中“院校”的美誉。 为了适应部队的建设需求,加快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经上级批准,基建工程兵第三支队教导队于 1978 年 9 月全新开办了第一期《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专班(一个班,约 50 名学员),学制为两年,属于学历教育。1980 年 9 月,第二期中专班(一个班,约 50 名学员)开学,其专业和学制与第一期相同。教导队坐落于本溪市平山区平顶山北坡的一片开阔之地,与师属十四、十五大队,二十四大队以及卫生队紧紧相邻,自东向西呈“一”字整齐排开。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森林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枝叶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山鸟在枝头欢唱,仿佛在为这片宁静而优良的校区环境奏响美妙的乐章。1980 年 8 月 28 日至 30 日,师属部队约 50 名新学员陆陆续续来到教导队入学报到。按照入伍时间来算,从 80 年一直到 76 年入伍的皆有;就籍贯而言,来自福建福清、广西柳州、内蒙古包头、陕西铜川、吉林延吉、甘肃天水、山东桓台、安徽霍山等地;从民族来看,有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壮族、朝鲜族等等;按照军营管理规定,全班学员被分为 5 个班,每班 10 人,共同居住在一个宿舍里,并且设正副班长各 1 名。我被编入了 4 班,班长是黄玉生(同乡),副班长姓朴,78 年来自吉林延吉的兵,朝鲜族,还有朱旭东、廉明吉、王德有、黄 XX(名字没记住),他们 5 个是同乡。此外,有 79 年陕西铜川兵 2 人,80 年福建兵 1 人。代理副排长姓崔,77 年的山东兵。中队长罗维柱是四川人,年底转业后胡 XX(名字没记住)继任。指导员陆怀庆是甘肃人,82 年初调离后又调来一名指导员(名字没记住,只知道他是 73 年入伍、来自内蒙古海拉尔)。教导队队长袁 XX(名字没记住)是南方人,年底调往三大队担任副参谋长,副队长孙洪波继任,他是湖北人。教导员张福民来自鞍山。他们个个都是带兵的能手,政治上坚定不移,对党忠诚不二,管理上敢抓敢管,为人公道正派,是一批既像老师又像朋友的好领导。 这次考入中专班,我们在一起上学的同乡战友有 7 人:黄玉生、张文宽、高二桃、刘欣跃、胡伟、张春林、我。三楼是学员们的宿舍,每间宿舍里靠墙的两侧各整齐摆放着 3 张高低床,床铺干净整洁,被褥叠得方方正正。中间靠近窗户的位置摆放着一张三屉桌,桌面光滑平整,这是开班务会作记录用的。个人物品都被装进提包里,可以整齐地码放在空闲的床铺上。四楼是平常上课的教室,教室宽敞明亮,正面是庄重的讲台和讲桌,墙上镶嵌着一块大大的磨砂玻璃黑板,黑板干净无尘,泛着柔和的光泽。课桌椅一人一套,固定座位,摆放得整整齐齐。另外还配发了部分学习用具:计算尺一把、丁字尺一把、图板一块,其余所需则需自行准备。《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与专业课。基础课主要有数学、物理、英语、识图与制图、工程测量、地基与基础;专业课主要是“三大力学”、“四大结构”,即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结构、砖石结构、钢砼结构、钢结构,还有定额与预算,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施工组织与管理等课程。通过以上课程学习,要求学员掌握房屋结构设计与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独立完成八层和八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和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设计;熟悉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的程序和方法,能运用建筑施工知识解决施工中的一般技术问题,具备施工操作的一般技能。在那座绿树葱茏、浓荫蔽日的校园中,教导队仿若一座知识的坚固堡垒,治学严谨的氛围如丝丝缕缕的清风,弥漫于每一个角落。这里师资力量雄厚,为我们授课的均是从机关和基层精心选拔而来的杰出教员。他们不仅学识渊博,更是凭借高尚的师德,立德树人,不遗余力地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着实令人敬服。 第一学期,我们踏上了基础课的学习征程。教授我们高等数学的朱教员,是 1973 年入伍的河南人。他拥有大学学历,戴着一副近视眼镜,身材瘦高,整个人散发着学者的儒雅气质。他授课的风格严谨细致,其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微积分课程。每一次授课,他宛如一位严谨的艺术家,在黑板上从左边有条不紊地精心演算至右边,一边演算,一边耐心地讲解。学员们则一边全神贯注地记录,一边侧耳倾听,课堂里静谧非常,仿佛连粉笔与黑板轻微摩擦的细微声响都能清晰听见。当微分、积分都讲授完毕以后,他便运用逆运算的方法进行验证,让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饶有趣味,我们丝毫也未觉无趣。教授我们识图与制图课的刘教员,是 1973 年入伍的陕西人,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他温文尔雅,字迹别具一格,横平竖直,方方正正,恰似粗黑体美术字般刚劲有力。他为我们讲授制图(绘图)课,要求极为严苛,一切皆要从削铅笔、画线条起始。或许您会说,这在小学便已掌握,还需学习吗?刘教员在课堂上向我们展示了他绘制的一幅住宅楼单元平面图以及他使用的中华绘图铅笔。您瞧,那铅笔被刀削得修长精巧,铅芯粗细均匀,画出的线条(实线、虚线)深浅一致;画面清晰秀美,画技娴熟流畅,简直堪比一件精妙的艺术作品,令人不禁由衷称赞,实在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我们这些学员皆已成年,格外珍视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遇。大家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极高,无人调皮捣蛋。课堂上,众人都认真聆听,眼神中满溢着对知识的渴盼。课后,按时完成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求教,有时为了一道题会热烈探讨许久。然而由于年龄、文化课基础差异较大,有的初中毕业已离开学校五六年未曾再翻阅书本,有的高中毕业仅一年多,所以同在一个班级学习,有的觉得轻松,有的则感到压力颇大。我因先前的基础良好,所以学起来还算较为轻松。有个 1976 年入伍的安徽籍学员姓王,他堪称班里的老兵。他入学前曾在师机关工作,面容白净,见多识广,喜爱讲述故事、逗乐说笑,是个能让大家欢乐开怀的活跃人物。可他的数理基础相对较差,每次做作业都愁眉不展,陷入困境。但他从不气馁,向老师请教,求助同学,自己仔细思考,倍加用功,直至把问题弄明白才肯罢休。 从第二学期起始,学习的重点转向了专业基础课,主要涵盖“三大力学”“四大结构”,每门课程都好似沉甸甸的重担,压在每一位学员的心头,令大家深感压力巨大,神经时刻紧绷。清晨,第一缕阳光尚未完全穿透校园的树叶,早上 6 点的起床号便已嘹亮响起。我们迅速起床出操训练,结束后便匆匆返回宿舍洗漱、整理内务、打扫卫生。7 点准时开饭,8 点的铃声响起,正常上课拉开帷幕,除了病号和岗哨,出勤率达到百分之百,私自逃课不论缘由一律予以处分。每天皆是严格的 8 节课,如同紧密排列的琴键,不容有丝毫的懈怠。晚上的时光,从未有过一天在学习结束后的放松,依旧是雷打不动的晚自习。每次考试成绩公布之时,心都紧紧地揪着。因为学籍管理规定极为严格:经补考,连续两学期累计有两门考试课程(含 1 门考试课程、1 门考查课程)不及格者;一学期有 4 门课程考核成绩不及格者予以退学处理。我们每天还需谨小慎微地应对教学督察组,队干部也会亲临课堂监督。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班里有个 1977 年入伍的甘肃籍学员,学习成绩欠佳,考试不及格,面临退学的处置。巨大的压力犹如一座无形的高山,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他的眼神逐渐失去了光彩,变得沉默寡言,最终不幸患上了抑郁症,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在教导队上学期间没有寒暑假,与其他院校相较,人家放假我们上课,虽说学制是两年制中专,实际却多上了半年的课程。 学习之路虽充满苦涩、紧张的氛围,但也不乏欢乐、活泼的时刻。闲暇时分,夕阳的余晖温柔地洒在操场上,有的同学三三两两结伴而行,他们悠闲地漫步,轻声细语地唠嗑,仿佛要将平日里积攒的压力都倾诉在这温暖的氛围中,以此来放松紧绷的神经;有的则兴致勃勃地凑在一块儿,眉飞色舞地“侃大山”“吹大牛”“放大炮”,那夸张的表情和生动的手势,让周围的人不时爆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有的满怀憧憬地畅谈理想,严肃认真地探讨人生,从星辰大海到诗与远方,谈天说地,毫无拘束;有的则是故事大王,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各种有趣的故事,时不时穿插几个幽默的笑话,那精彩的表演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前仰后合。我尤其喜欢打篮球,每次都是三人一组,分开打半场。在球场上,我们尽情地奔跑、跳跃、争抢,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力量和激情。一番激烈的拼搏之后,汗水如雨般落下,湿透了衣衫,可内心却感到无比的爽快! 每逢星期日或者过节,那便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时光,可以请假外出。清晨的阳光刚刚洒下,两人结伴同行,步伐轻快地走向热闹的商场。在商场里,他们好奇地打量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眼中充满了新奇。随后又游览公园,公园里花香四溢,鸟儿欢唱。个别家庭条件优越的,怀揣着父母寄来的钱,几个哥们儿溜进小馆子,点上几个爱吃的菜,小心翼翼地倒上酒,偷偷地享受这难得的美味,只为解解馋;有的还不忘买些水果带回营区,与战友们一同分享这份甜蜜。而我可不敢如此奢侈,靠着部队每月发放的 8 块钱津贴,精打细算地买些洗漱用品、邮票之类的必需品,就已所剩无几。夏天上街时,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即便口渴难耐,至多也只是买根冰棍润润嗓子。那些诱人的水果、美味的零食,对我来说是不敢奢望的。长期的艰苦朴素让我习以为常,即便偶尔嘴馋,也能很快将这种念头压下去。当兵的人走出营区必须衣衫整齐,时刻注重自身形象。哪怕是炎炎夏日,热气从地面升腾而起,让人仿佛置身于蒸笼之中,也不能随意解开衣扣或者脱衣拎帽。要是不小心被“纠察”逮着,那可就麻烦了。汗水从身体内部不断渗出,浸湿了衣衫,从里到外没有一处干爽的地方,那种闷热的感觉着实难忍。然而,我喜爱爬山,那蜿蜒的山路仿佛是对我的挑战。山上的微风轻拂脸颊,带来丝丝凉意。营区驻扎在平顶山的山腰处,山上树木郁郁葱葱,繁茂昌盛。我们几个志同道合的爱好者常常相约,沿着那幽静的小路奋力攀登。当终于爬上山顶,俯瞰着市区的繁华景象,那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尽收眼底,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豪迈之情,令人心旷神怡。我的一位同乡战友姓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他小时候父母便离开人世,遭遇了人生的巨大不幸,这使他的童年失去了温暖的庇护。哥嫂将他拉扯长大,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他头脑机灵,那一双明亮的眼睛总是闪烁着聪慧的光芒,在人际交往方面更是极为擅长,仿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能够迅速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且特别重义气,朋友有难,他总是挺身而出。 我们怀揣着保家卫国的理想一同入伍,新训结束分配下连后不久,他就被调入团机关担任炊事员。教导队与团机关距离不远,闲暇时,我们会聚一起,或是坐在操场边的树荫下,或是围坐在宿舍的小桌旁,谈天说地,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亲密战友,更是情同手足的挚友。入伍第二年,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出色表现荣升副班长。经好友介绍,结识了一位本市郊区农村的姑娘。这位姑娘身材苗条,那纤细的腰肢仿佛春风中的柳枝,摇曳生姿。她性情贤惠善良,那温柔的眼神中总是透着无尽的关怀与体贴。她的姐姐已出嫁,弟弟年纪尚小,还带着几分孩童的稚气。她的父亲参加抗美援朝负过伤,复员回乡干不了重活。当时分田到户,家里缺少劳动力,一心想找个能够来自家定居的女婿。我觉得这是件大的好事,退伍后随女方安家落户,既有现成住房,又无需准备彩礼。于是劝他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不要犹豫,果断决定。他听我说的合乎情理,那坚定的眼神让我看到了他的决心,而我也对他充满信任。为促成这桩婚事,我陪他登门拜访,那一天,阳光格外明媚,照得人心头都暖暖的。在他准岳父面前,我以人格担保他永远不会变心,语气坚定而诚恳。每逢农忙时节,我们还组织几位同乡战友一同前去帮忙。在那片金色的田野里,我们挥洒着汗水,笑声在风中飘荡。当兵第四年,他们相爱并步入婚姻殿堂。随后部队撤销,集体转业地方,他被安排在本钢工作,家属也迁至市区安家落户。他们夫妻生育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女儿,那两个小天使就像两颗璀璨的星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大女儿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小女儿总是蹦蹦跳跳,充满活力。家庭幸福美满,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温馨的气息。2023 年,距我们离开部队已整整 40 年。趁着学生放暑假,我携妻子、女儿及外孙一行五人回到本溪这个充满回忆的故地重游,并专门探望了他们老两口。他们热情周到地接待了我们,那殷切的目光,那温暖的笑容,仿佛让时光倒流,回到了曾经的岁月。在本溪的三天当中,他们夫妻始终陪伴左右。回忆起当年往事,一切仿佛历历在目,那些曾经的欢声笑语、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子,令人感慨万千。我们一同游览了水洞、大峡谷,那里景色如诗如画,秀美迷人。水洞里的钟乳石形态各异,有的像仙女下凡,有的像巨龙腾飞,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如梦如幻。大峡谷中,清风拂面,带来阵阵花草的芬芳,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再次攀爬平顶山,乘坐观光车沿盘山道路直达山顶,这里已摇身一变,成为景色宜人的风景旅游区,还是当地大名鼎鼎的“网红打卡点”。山顶上,视野开阔,远望山峦连绵起伏,鸟瞰市景尽收眼底,宛如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卷。再看看当年的教导队,已扩建并改称为地方职业学院。校园里书声琅琅,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1981 年 11 月 16 日,那是一个应该被铭记的日子。中国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的决赛中,与日本队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对决。最终,以 3:2 的比分战胜日本队,首次夺得世界冠军。无数中国人在收音机和电视机前,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为了满足大家观看比赛的迫切需求,那天,队里破例将电教室那台不大的彩色电视机搬到了宽敞的食堂大厅。晚饭后,我和班里好多同学上四楼教室做作业,心里却一直惦记着早点完成好赶去看比赛。电视转播还没开始,透过教室的窗户,就看到有人手里拎着马扎小凳,急匆匆地朝食堂走去,只为抢占一个好位置,那情景活像农村要放映露天电影时的热闹场景。自习课堂上,原本应该安静学习的氛围早已消失不见,空空如也,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冲下楼去看比赛了。我走进食堂大厅一看,几个队干部早已在场,人头攒动,但秩序井然,大家呈弧形围观。第一二排的人坐着,神情专注而紧张;第三四排的人站着,身体微微前倾;再往后,有的人甚至站在了凳子上,只为能更清楚地看到电视画面。我去晚了,根本挤不进去。我周围的人和我一样,站在后面根本看不见电视画面,只能伸长脖子竖着耳朵听。好在声音调得比较大,宋世雄老师那流利激昂的解说词依稀传了过来:“现在我们是通过太平洋通讯卫星在日本代代木体育馆向大家现场直播,你现在看到的是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比赛,中国女子排球队同日本女子排球队争夺冠亚军比赛的实况……”“一传不到位”“打手出界”“上手飘球”,中国队每一个得分,食堂低矮的屋顶似乎都要被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掀开!我仔细观察着,平常颇为严肃的队干部这时候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他们紧握着拳头,双眼紧盯着屏幕,激动得五官都挪了位,欢呼都岔了音。大家最期待看到的就是郎平的扣球绝杀,只要“铁榔头”一挥动,人们兴奋得仿佛要跳起来,那种激情仿佛能点燃整个世界。决胜的第五局,日本队以 15:14 率先拿到赛点,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得屏住呼吸,整个食堂大厅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然而,女排姑娘们毫不畏惧,越战越勇。这时,宋世雄老师又高又尖的声音似乎穿透了在场所有人的心灵:“17-15!中国队胜利啦!中国队以 3-2 胜了日本队,以 7 战 7 胜的优异成绩,夺得了本届世界杯比赛的冠军!”瞬间,全场欢声雷动,人们的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肆意流淌,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人群久久不愿散去。 回到宿舍后,我们宿舍的 4 个鲜族兵兴奋得无法入眠,便拿出了各自珍藏许久的酒、午餐肉罐头和花生。昏黄的灯光下,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自豪,又一直欢庆到了天亮。那一夜,欢笑声和碰杯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曲为女排姑娘们奏响的赞歌。在部队的日子里,常常会想家,思念父母、兄弟姐妹,还有心爱的女朋友。他们也同样牵挂着我,那该如何是好呢?写信吧!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内心的话语书写在信纸上,若想见见人,就照张照片装入信封。仔细写上收信人地区地址、姓名以及寄信人地区地址,封口后贴上邮票,投入邮筒。邮局的邮递员便会将这份思念送达。随着时代的发展,互通方式不断变化。西汉时期,有苏武鸿雁传书的美谈。汉武帝派苏武一行出使匈奴,当苏武完成使命准备返回时,匈奴上层发生内乱,他们受到牵连被扣留,流放到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牧羊。年复一年,苏武和随行人员日夜思念祖国。秋草枯黄,雁阵南飞,苏武在帛上留言,系于鸿雁腿上,期望能带回自己的思念。汉昭帝与臣子围猎时射下一只大雁,腿上竟系有帛书,得知苏武尚在人间,便派出使者与匈奴单于交涉,最终接回了苏武等人。从此,鸿雁成为了信使的象征。隋唐时期,开始用飞鸽传递书信。而在现代社会,通讯发达,覆盖全球,一部智能手机便能拉近彼此距离,方便又快捷。我与女朋友相思相恋,二人约定每半个月给对方写一封信。一般情况下,信寄出去七天就能到达,一来一往正好半个月。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情书在空中相互传递,犹如永不消失的电波,定时收发。书信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交流个人工作学习情况,讲述朋友圈里的新鲜事、部队或单位的趣事,畅谈人生理想、兴趣爱好、婚姻家庭,论析是非曲直、人情世故等等。在大雪纷飞的冬日、草长莺飞的暖春、鸟鸣蝉叫的盛夏、硕果累累的金秋,我们鸿雁传书,保持联系。每当夜色降临,营房笼罩在天幕星辉之下,我总会想起恋人那清澈的眼眸,仿佛能映出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当一封封情书写好投入邮筒后,心中便有了一种期待。期盼回信的感觉是急切的,一旦到了预期天数还未等到信,就会胡思乱想,甚至心乱如麻。清楚地记得,1981 年“七夕节”那天,我有感而发,以古喻今,向女朋友倾诉相思之情。信寄出去半个月却没有收到回信。我心里有些不安,很快又写了第二封信寄出去。而且每天上午课间操,邮递员送报刊杂志信件电报的时间,我就会跑去收发室询问、翻阅有没有我的信件。直到预期时间还是没有回信,我心急如焚,心乱如麻,跑到邮电局发了份加急电报,只有五个字:“发生什么事”?心里越是着急就越往坏处想,因为女朋友是厂里的电工,属于特殊工种,高危职业,因电引发的事故时有报道。三天后,我收到回电:“没事放心”。又过了四天,我收到了女朋友师傅代笔写来的信。信中说,8 月 11 日下午,我和小管在制粉车间排除故障时,她的右手指不慎触到飞速运转的三角皮带上,血肉模糊,痛彻心扉。紧急送往市中心医院骨伤科拍片,中指第一骨节错位变形,食指、无名指外伤。经清洗伤口、固定手指、上药、包扎后,医嘱回家休养,定时换药。电工班同事到家看望,整个右手包扎着纱布,从脖子上挎着绷带。小管说,怕你知道了担心。医生说,治疗一段时间会好。我提笔写信对小管说:你的手受伤了,我深感不安。伤得重吗?还疼得厉害吗?我知道手受伤很疼,你手疼,我心疼。不管伤得怎么样,我都会守护你一生。虽然我不在你身边,但我能想象到受伤的那一刻,你一定非常痛苦,但你挺过来了。你的坚强和勇气让我无比敬佩,你一定会很快康复的。 我想告诉你,你属于我,我属于你,我很在乎你。我们已经相爱八年,经历了许多磨难和风雨,但是我们的爱情却依然如初,而且越来越深厚。这种深厚的感情让我感到无比幸福。在我们的爱情故事中,有太多的感人瞬间和美好回忆。我记得,第一次见面是在知青点。你上身穿淡蓝色劳动布褂,下身穿军绿色“的确凉”裤,梳着两根麻花短辫,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格外动人。那一刻,我就觉得自己爱上了你。之后,我们谈了很多生活和理想的话题,我们都觉得彼此就是今生要寻找的那一半。1978 年底,你回城,我参军,我们开始了异地恋。我知道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挑战,但我们都没有放弃。我们通过书信往来,分享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种关心和关注让我感到温馨温暖。在天各一方,经受分离和相思之苦的岁月里,我们依然坚定地相信和忠诚对方,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和承诺。我们一起度过了无数个艰难的日子,一起经历了无数个激动的时刻,这些经历让我们的感情变得越发深厚和牢固。我想告诉你,我们已经走过了很长的路程,幸福的彼岸就在前头,我感到无比感慨和感动。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的幸福和快乐都来源于你的存在。我感谢上天让我遇见了你,让我成为你的伴侣,爱护你,帮助你,搀扶你。 我想告诉你,我爱你,永远爱你,这份爱将伴随我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梯,直到永远。
后来,我通过战友弄到一本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阅读后感觉不错,便邮回去让她看。几个月后,她的伤好了,写信告诉我,中指第一骨节呈歪曲状态,活动受点影响,但无大碍……你的关心让我感到温暖,你的鼓励让我增添了勇气……那本书,还在看,有些情节值得细细品味。后来,她专门写了篇读后感与我交流、分享。其实,在我急切盼着她来信的时候,她也在盼着我的信,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有一封来信,她这样写道:“下午去上班,进了大门就直奔传达室,看有没有我的信。胡大爷急忙把你的信递到我手中,我故作神秘地掩饰着内心的喜悦,疾步走向蓝球场。在一排杨树荫下,我调整了一下呼吸,便迫不及待地拆开了信封。看到信纸上的每一个字,仿佛就听到你在我耳边轻声诉说情感,让我倍感温暖和幸福……”铺开的是纸,写的却是满满的情;读的是信,体味的是内心,一颗跳动的心。1982 年 6 月初,我写的第 82 封情书,是和女朋友谈婚论嫁。我们 80 级中专班根据教学安排,7 月份完成毕业设计,8 月初毕业。我们计划着婚事:“八一”建军节是个好日子,部队要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到时候,她到部队来,我们在这天结婚,既喜庆又有纪念意义。6 月中旬,我向队里打了结婚报告,领导批准了。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女朋友,结婚进入倒计时,各自做着准备。
李公悌,网名公德。汉族,1958年5月出生,内蒙古包头市人,本科学历,1975年至今,下乡知青、部队战士、企业管理人员、机关公务员,退休。爱好写作,喜欢运动。
1.来稿字数需要300以上,含个人简介方可加注原创标识,不加注原创无法添加到个人专辑。2.本公众号已经与360个人图书馆同步,不加注原创无法同步360文库。3.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后台大数据会自动过滤,花费时间编辑后将无法推送,请自尊。5.发稿邮箱:917141698@qq.com。邮箱来稿需要添加主编微信917141698,以便沟通相关事宜。6.严禁把发到朋友圈、文学群的稿子私发编辑或邮箱,阅读量低于100者,将控制刊推后续来稿。 7.【军旅原创文学】第二期已经开始筹划,欢迎广大军旅文学爱好者赐稿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