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识苏宁
苏宁,家喻户晓的名字,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楷模。与雷锋、张思德、黄继光董存瑞一道,被中央军委树立为学习标兵。
我有幸与苏宁相识,那是1984年的事情。1984年沈阳军区召开炮兵学术讨论会,我作为省军区的代表,苏宁作为23军的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我时年33周年,省军区炮兵处副营职参谋,苏宁,23军69师炮兵团作训股长,33岁,也是副营级。在开往哈尔滨至沈阳的火车卧铺车厢里,我们相见相识,我说:“我是省军区炮兵处高炮参谋,上沈阳参加炮兵学术讨论会。”苏宁自我介绍:“我叫苏宁,23军69师炮兵团作训股长,也是参加这次会议。”苏宁中等个,也就是1.66米身高,比我矮点,脸面白净,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脚穿解放牌胶鞋,很朴素。据说他是高干子弟,父亲苏醒,江苏人,老红军,23军师副政委转业到省轻工业厅副厅长。岳父武守端,省军区副政委。我认识的高干子弟中,没有几个搞炮兵工作的。炮兵艰苦,危险,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汗,是部队最艰苦的兵种。但从事炮兵工作很神圣。斯大林说:“炮兵是战争之神”,无论是传统战争,还是现代战争,都是如此。现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也是1969年兵,曾任16军炮兵团团长。我认识的高干子弟,大多在机关工作。从事通信兵工作的多,省军区通信营,就是干部子弟集中的地方。
苏宁当团参谋长时,还穿着部队发的军用袜子,睡觉枕着包裹,里面是蚊帐军装。1984年我俩都在读黑龙江党政干部大专班。记得在火车上,我俩背题,从哈尔滨一上车,一直背到沈阳下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沈阳军区炮兵学术讨论会上,我俩又分到一个讨论小组,组长为23军副军长郑海林。苏宁的文章:炮兵在前沿阵地打坦克,打武装直升机,被大会书面采用,我撰写的文章没被采用。我很佩服苏宁,学术讨论会上的文章,上至沈阳军区司令、副司令,各军、守备区、省军区首长,下至各师团,机关干部,那么多人撰写文章,会议只看文章质量,不看职务背景。当时,沈阳军区有六个野战军,3个守备区,3个省军区,号称百万大军。能在会议上口头发言,书面发言实属不易。
苏宁不但在学术上有创新,而且在炮兵兵器革新上也有创新,他和哈工大教授一起,研制了炮兵激光模拟器,解决了训练大问题。
当我从广播里、电视上、报纸上,看到苏宁作为团参谋长,为抢救战友,在手榴弹投掷时,身负重伤的画面,心如刀割。此时,我在北京西山八大处,全国检察官培训中心编写案例,放下手头工作,关注这一壮举。
认识苏宁与不认识苏宁,心里感觉大不一样,他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我从心里佩服苏宁的为人,苏宁的事迹,这绝不是偶然的,他不愧为英雄的称号,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