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琐忆】王华书||我的军旅记忆:17.开启军校学习新生活
文摘
文化
2024-11-15 23:53
山东
到第一地面炮兵学校报到后,我被分到六期七中队二区队五班。七中队为军事指挥专业85加农炮队,队长裴正仁、教导员张宪振、副教导员姓陈,还有一名副队长(姓名记不起来了)主管后勤保障。中队下设四个区队十二个班,学员共120名。中队宿舍楼位于号称炮校“新街口”转盘路口南边的第一排,是一座两层学员宿舍楼,楼上为七中队,楼下为八中队,均为同期的85加农炮军事指挥专业队。炮校的“新街口”转盘
进入军校,开始了新的学校学习生活,一切都那样新鲜和规范:整洁规范的校园处处洋溢着学府的青春活力和深奥的知识魅力,学校分布着办公区、教学区、学员宿舍区、家属区及军人服务社、大操场、炮场、大礼堂等,与我原海岛部队营房相比筒直是天壤之别,学习生活条件优越,为我们开启军校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环境和保障。学员宿舍区的楼房都是对称的二层楼房结构,每层楼是一个中队。每个中队有四个学员寝室,每个寝室住一个区队(三个学员班,30人左右)的学员,统一的单人床、床头柜,每层都配有公共洗漱间、卫生间,还有行李间和中队首长、区队长的单人寝室。每个中队在宿舍楼的西侧约百米处都有独立的饭堂。每日清晰悦耳的军号声提示着规范作息的时间,即有部队营房和训练的气息,又有校园温馨宁静的氛围,我们这些来自部队的兵也在适应和转变。 学员陆续报到后,学校为新学员开展了入学教育和开学典礼。入学教育主要分两部分:一是由学员中队领导介绍校史、组织学习条令、条例及学校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课程设置及学员培养目标等,增强学员的自豪感与使命感,尽快完成部队指战员向军校学员的转变。通过入学教育,使我们新入校学员初步了解了第一地面炮兵学校的发展历史。 炮校座落于六朝古都南京东郊的文化名镇汤山,其校址解放前曾是国民党陆军炮兵学校旧址,俗称“汤山炮校”。记得七十年代初老电影《侦察兵》中我军侦察员郭锐假扮敌情报处长深入敌炮阵地,其中有两个情节记忆特深刻:一是伸出戴着白手套的右手摸了一下炮口,把手套沾着大块污垢的手伸向炮兵连长跟前:“你们的炮是怎么保养的?”;二是与敌炮兵团长黄玉轩套近乎说“好面熟啊,我们好象在哪见过面,你是不是在汤山炮校受过训啊?”套出黄是汤山炮校四期的。电影中说的汤山炮校就指这里,校园里保留的民国建筑始建于1934年,现存的南大门、北大门和以小礼堂主办公楼为核心加配附的南、北办公楼等建筑群,作为南京东部重要的民国建筑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故虽经战争洗礼和历史更叠,在历次建筑维修中得以保存,亦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地面炮兵学校前身为华东野战军特纵特科学校,1947年3月18日在山东省沂水县正式成立。1949年5月19日,特校进驻南京汤山原国民党炮校旧址。1950年,特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炮兵学校,“文革”期间受影响停止办学,197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校并恢复教学,主要承办培训性质教学;1977年底,随军改整编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地面炮兵学校(亦简称“第一炮校”、“南京炮校”),开始办正规高等教育。我们这批学员1978年9月入校,是“文革”后第一批享有学历教育的学员。二是由学校组织革命传统教育,学校组织新入校学员乘坐军用卡车到南京市内参观学习。我们先后参观和瞻仰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间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机关驻地——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回顾当年代表团领导成员周恩来、董必武、李维汉、廖承志、邓颖超和南京局组织部长钱瑛等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艰难历程,缅怀在龙潭虎穴中与国民党特务斗智斗勇、为中国革命竭力奉献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传承红色精神;参观瞻仰了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及雨花台烈士史料陈列室,缅怀被国民党反动派在雨花台杀害的数以万计的革命先烈;还参观瞻仰了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辛亥革命领导人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中山陵等。通过参观学习,凭吊革命先烈先驱的英魂,缅怀先辈们献身中国革命的英勇事迹,进一步激发了学员们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先辈为国献身的精神、更加坚定了为强军强国学习奋斗的信念和决心。 左图为笔者(后左)与同学在雨花台留影;右图为笔者在中山陵留影在那次到南京参观学习过程中,印象特深的两个小插曲:在雨花台自由参观活动时,听说这里有一种具有纹理和色彩变化的石头叫雨花石,每逢下雨这些小石头从地面上被冲出许多来,人们会捡回去放家中橱柜或鱼缸中作观赏,素有“石中奇艳”的美誉,被视为吉祥之物。于是,我们也三五成群的到处找雨花石,但大都捡到的没几块好看的,与小摊上卖的一比逊色多了,有的当场就扔了,有几个拿回宿舍用水冲冲还是觉得不好看,但也放床头柜抽屉里面留作念想了。到中山陵时大家被其宏伟壮观的气势所震憾,在听完介绍爬石阶时几个同学约定亲自数一数到底有多少层石头台阶,一开始我们几人还边上台阶边数,到笫一个平台时有的找摄影师拍照有的自已看周边风景,到最上边陵墓室平台时累得气喘吁吁,几个同学陆续到达后一问,有的说380,有的说390,有的说到中间时就数混了,最后有同学买了张导游图上面介绍的是从门坊到墓室共392级台阶。
★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作者简介】
王华书,微名華書,山东淄博人。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齐鲁石化退休。曾为军人,1974年12月入伍,退役前为南京炮兵学院战术教官、教研室主任,中校军衔。1995年8月转业入职中国石化齐鲁石化分公司,先后从事政工和人事工作,2001年被评为“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受到山东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联合表彰并荣立一等功。
1.来稿字数需要300以上,含个人简介方可加注原创标识,不加注原创无法添加到个人专辑。2.本公众号已经与360个人图书馆同步,不加注原创无法同步360文库。3.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后台大数据会自动过滤,花费时间编辑后将无法推送,请自尊。5.发稿邮箱:917141698@qq.com。邮箱来稿需要添加主编微信917141698,以便沟通相关事宜。6.严禁把发到朋友圈、文学群的稿子私发编辑或邮箱,阅读量低于100者,将控制刊推后续来稿。 7.【军旅原创文学】第二期i已经开始筹划,欢迎广大军旅文学爱好者赐稿指导!觉得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