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被反复触达,就是不下单购买;
品牌天天喊高端,门店内却折扣遍地,降价声此起彼伏;
营销预算年年攀升,品牌势能一直被压制;
……
想要断货式爆卖,营销该怎么干?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访谈了乔诺品牌与营销首席专家团,内容如下。
为什么营销不落地?
先看几个场景。
某企业营销部门每天干得热火朝天,拍摄创意广告, Slogan传播,每个人都很忙。公司甚至投近3000万去做电梯广告、社区广告、高铁广告。
一看销量,没啥变化,消费者被反复触达,就是不下单。因为营销部门只解决了广而告之和品牌认知的问题,营销动作只渗透了第一层的认知度。
没有穿透“考虑”“转化”“美誉”“推荐”。消费者可能会看到这些广告,但面对海量的选择,不会购买,即使每年在营销上投了很多钱,也只有声量,没有销量。
而某企业抓住了电商的风口,快速成为了平台品类第一,但有购买力的高端人群和广大的线下消费人群对品牌缺乏认知,一旦脱离平台流量,增长开始乏力。
还有企业发展初期就急于追求世界级高端品牌,例如为了拓展新品类推出了新品牌,投入重金大搞品牌顶层设计,走高端品牌形象,但销量寥寥无几。
产品销量不能保障的前提下开始打造高端品牌形象,这就如同婴儿穿了一件超大码的衣服。这种营销规划没有对准企业的战略规划,导致资源浪费和发展方向的偏差。
传统营销做法正在失效,当年好用的打法,砸钱饱和式投放,批发明星代言,大综艺大赛事大活动冠名,已经没法带动销量了。只有找到营销要解决的真问题,找到合适的营销打法,才能让营销成为最有力的炮火。
营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先来看3个案例。
A公司案例:讲好产品与技术的故事。
A公司借助营销,让“更高端的电动车”,从口号变成了现实。2015年,A公司提出要做“更高端的电动车”,到2019年,A公司连续几年销量领先,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当时市场上电动车充一次电,普遍只能骑40-60km,80%的用户充满对续航的焦虑。为了满足用户这一未被发掘的需求,A公司将影响电动车续航能力的关键部件逐个升级,突破性地实现一次续航80km。
摆在A公司面前的问题是:这样的产品应该卖多少钱?
在营销的拉动下,与产品、销售共创出经过市场验证的产品价值故事,把核心技术包装成技术IP,通过旗舰产品整合发布会打出去,之后每年出一代新品,从1代到5代,该系列产品始终与竞品保持溢价30%,3年累计出货量占总销量的35%,贡献利润60%。
随着竞争对手的跟进和技术瓶颈,最新一代产品发布之前,经销商完全没有信心。摆在面前的问题是:最新一代产品要继续定高价,凭什么?是继续打单一卖点长续航,还是需要更多价值特性?
然而结果是,全新一代旗舰产品再次实现量价齐升,与5代相比,在单价提升30%的情况下,销量增长了仅40%。
对于A公司而言,过去几年,营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通过不断挖掘、讲好产品与技术的故事,做实“更高端的电动车”,带动产品实现量价齐升。
B公司案例:对准目标人群做营销。
作为运动鞋服的头部品牌,B公司之前非常注重品牌营销。定位是年轻学生人群,然而每年花大笔经费开发布会、投广告、请明星代言,最后击中的却是中年男性。
B公司推出了一款专业竞速跑鞋,这款跑鞋以卓越的性能在专业跑者中赢得了极好的口碑。但是影响人群有限,如何通过营销的力量,让这款旗舰产品实现人群破圈?
B公司用整合营销campaign的方式进行营销资源的整合,提升专业势能的同时集中火力打造爆款旗舰产品。
另外,在营销策略上做了四大转变。例如,在营销上的侧重由品牌转产品,由专业转大众 :在品牌营销成熟的基础上,将更多资源转向了产品营销,目标人群也由原来单一面向专业跑者,转为普及更多的大众跑者。
由资源营销到整合营销:以前消费者更多看到的是B公司大型品牌战略活动和宣传片,现在能更多地看到具体的产品内容、场景介绍,营销更多将流量变现,实现品效合一。
对B企业而言,营销战役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对准产品和目标人群做营销动作,通过专业影响大众,人群不断破圈,实现量价齐升。
C公司案例:让消费者相信产品的价值。
C公司经过30年深耕,在区域市场做到了绝对领先,随后又瞄准极具爆发力的线上渠道,2023年,看准该渠道的关键窗口期的机会,将全部营销资源投入该平台,并导入一款差异化的旗舰产品,迅速做到该渠道同品类TOP1,也拉动C公司实现了超预期的增长。
但长期用流量换销量的做法,费用过高,一旦超过一定体量,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同时通过线上高价高促的打法,对企业品牌造成了伤害。C企业要可持续增长,摆在营销部门面前的关键课题有三个:
如何从区域品牌,走向全国品牌?
如何从性价比低端品牌,走向质价比高端品牌?
如何从电商营销,走向全渠道强势品牌?
通过一场旗舰整合营销战役的阶段性胜利,C企业逐渐找到解题的关键。不仅线上实现了超预期的增长和利润自闭环,线上卖爆,更是带动线下断货式的爆卖。
例如,通过和优质博主合作,从内容端用实验视频的方式讲透产品效果,价值出来之后从营销链路上快速进行跟进与放大,对直播间短时间带来了大规模的流量爆发增长,也让各平台的销售有了几倍的增长。从原来的投流打法,到用一个核心价值点贯穿,big-day的脉冲爆发式打法。
对于C公司而言,营销不断做深、做广、做高,解决的是如何让消费者相信产品价值,以及从单一功能的营销,走向全域营销的问题。
上述3家企业处于不同行业、品牌处于不同阶段、能力处在不同段位,所以营销要解决的关键课题不同。
但从TOC的逻辑而言,品牌营销核心也是最基本的职责,就是解决量价齐升的问题,即推动公司产品卖更多和卖更贵。如果既没有带来销量,也没有带来溢价,就是没有对准商业结果,任何脱离商业结果的营销活动,都是耍流氓。
很多企业家认为只要产品好、安全、易用,就不愁卖不出去。华为从AscendP1到现在的Pura70,从Mate1到MateXT三折叠,一代代推出旗舰,又通过一次次成功的操盘,才确保在行业的“遥遥领先”。
前文中三家企业的旗舰产品,也是通过一场场旗舰整合营销战役的胜利,带来量价齐升,一步步拉升品牌势能。
营销落地的解法之一,是通过旗舰战役集成操盘,卖爆产品,拉升品牌势能。
一、产品致胜:讲好产品故事,给消费者一个必须买的理由
产品是1,营销是0,营销核心围绕旗舰产品的价值特性,做产品和技术的包装。产品通常有很多特点,但它可能不是卖点,旗舰产品需要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卖点。
例如,我们卖电动车,如果一上来就介绍电控有多强、电池有多大容量,那可能是产品BOM成本最高的地方,但一定不是消费者在乎的特性。
消费者关心的是什么,是使用场景,是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例如,能跑多远,安不安全,外观酷不酷。
找准产品的卖点,是激发企业所有活动的原点。提炼产品的核心卖点,要找到消费者最重要的利益点,找到消费者的核心场景、解决最痛的痛点,跟沙漏一样,最后聚焦到一点。
与其面面俱到,不如集中一点爆破。华为每一代的产品,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聚焦在核心的2-3个卖点,集中所有的资源打透。我们在前文提到的三个案例,都是聚焦在特定场景,提供有力的技术方案,给了消费者一个必须买的理由。
二、整合致胜:整合营销,地动山摇
某新能源车企早期的产品上市,一会儿公关要做一个活动,一会儿媒介要做一个试驾,活动也要有一场赞助,每一个营销团队都很活跃,很有创造性。
但问题来了,活动五花八门,但拳头没有握起来,天女散花,打出去没有形成爆破的合力。标杆公司在营销上的探索通过Campaign式营销的战法,大大提升了旗舰营销的成功率 :
(1)节奏整合:集中资源快速打爆声量,打一场整合营销的战役,并不是开一场发布会结束了。发布之前预热、发布之后的引爆、持续购买期,都要匹配相应的节奏。整合营销就是要规划不同的时间点、把不同的内容释放出去,形成一波一波的势能,带动终端销售转化。
(2)兵种整合:一款好的产品要打出去,是系统工程,需要产品营销、创意、公关、数字营销、线下活动、媒介和零售7大工种,围绕整合营销的战役部署,协同作战,来完成同样的使命,拉升旗舰的声势。
(3)内容整合:营销要有一个旗舰产品的信息屋,产品的支撑要素是什么、产品卖点是什么,把肌肉先练好。再把产品的主张,包括有共鸣的情感链接放到上面。这就是旗舰产品内容营销的规划,帮助我们在投放之前,想清楚对外核心信息是什么,而不是盲目的买广告。
三、气势致胜: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1)定组织:组建作战指挥中枢——操盘委员会
旗舰战役操盘委员会,明确为商业结果负责的操盘委员会主任,并卷入产品、营销、销售代表,四人一组,集成作战,快速决策。同时,明确操盘流程,确保到人、到天、到目标,让团队充分共识自己的职责和任务,让协作更紧密。
(2)定目标:目标量化,做数学题
旗舰战役的目标对准商业目标(比如销量多少)、品牌目标(比如心智地位提升多少)、竞争目标(比如出货量压制比多少)以及组织运作与能力提升(比如操盘组织的落地)这四大目标,统一量化管理,通过质量运营委员,实时追踪晾晒。
(3)定激励:让团队嗷嗷叫
战役胜利后增量利润的一定百分比,设置总奖金包,分时段、分部门进行不同比例分配,让团队嗷嗷叫。
2018年,标杆公司开市场大会,品牌部年度报告的题目是“一支穿云箭”,当年讲的这支箭就是我们今天反复对中国企业家强调的“旗舰”,当年给自己的营销套路起的名字是“产品主义营销” ,今天我们把它具象化称为“旗舰战役集成操盘”。
营销如何从“飘在空中”,变得“接地气”,这应该是一条最直接的解题路径。
成就下一个行业领导者
为帮助更多企业从容应对市场,乔诺加强了企业短期应对、中期生存、长期建设的思考,最新课程如下:
开课日期 | |
突破性增长·DSTE®训战营:把战略变为现实 | |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让有追求的企业 实现长期有效增长
欢迎您的点赞、分享、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