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原因很多加点字,显示不出来点,原版word文件中可显示2024年浙江省各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23-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浙江杭州西湖区·期末)星火社要编创一个寓言舞台剧,下面是选录的寓言,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甲】
狐狸腹张
野狐旷日饥饿,身瘦。就鸡栖窃食,门闭无由入。逡巡①间,忽睹一隙,仅容其身,馋极,则伏而入。数日,饱饫欲归,而身已肥,腹干张甚,隙不足容。恐主人见之也,不得已,又数日不食,则身瘦如初入时,方出矣。
野狐大悟曰:A.______。
(选自利玛窦《畸人十篇》)
【注释】①逡巡(qūn xún):徘徊不进,迟疑犹豫。
【乙】
盲苦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①,兢握固,自分②失手,必坠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③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过者叹息曰:B.______。
(选自明·刘元卿《贤奕编·应谐录》)
【注释】①楯(shǔn):栏杆的横木。②自分:料想。③第:只要。
【任务一·自主梳理,明确文意】
1.请根据表格中的方法提示,解释加点字。
原文语句 | 方法指导 | 举例说明 | 解释加点字 |
就鸡栖窃食 | 语境推测法 | 后边的“鸡栖”是窃食的地点“鸡窝”,所以“就”应该是一个相匹配的动词。 | (1)
|
方出矣 | 字典查询法 | ①正四边。②正直。③方向;方面。④办法。⑤地点。⑥副词,正在;才。 | (2) |
有盲子道涸溪 | 词类活用推测法 | 《狼》课文中的“一狼洞其中”,“洞”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挖洞”的意思。 | (3) |
蚤知即实地 | 通假字推测法 | 《杞人忧天》“舍然”,“舍”读作shì,意思同“释”,解除、消除。 | (4) |
【任务二·探究写法,揣摩表演】
2.两篇寓言都运用了对比夸张的写法,生动地表现人物形象。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借鉴甲文的示例,填写右边乙文的表演笔记思维导图。
【任务三·感悟道理,舞台独白】
3.舞台表演最后以角色心灵独白作为结束。请你仿照示例,结合阅读感悟,以第一人称口吻,在文中A或B处替甲文的“野狐”或乙文的“过者”写一段心灵独白。
示例:蚊子悲叹道:“狮子是百兽之王,我靠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抓住它鼻子的弱点战胜了它,却被这小小的蜘蛛用网给困住。我的盲目自满使我疏忽大意,后悔也晚了!”
(改编自《伊索寓言·蚊子和狮子》)
(23-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浙江杭州上城区·期末)阅读回答问题。
| 搭子文化是指因某种共同兴趣爱好或需求而短暂组合在一起的社交关系,想去旅游,寻一位旅游搭子;一个人吃饭,寻一位饭搭子……“搭子”类似于朋友、伙伴,但又比朋友关系要浅,其最大的特点是相互陪伴,但又互不打扰;相互需求,但又不耗费情感精力。 |
搜集资料
名言 | 吾日三省吾身: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君子之于朋友也,心必有非①焉,而弗能谓吾不知,其仁人也。不忘久②德不思久怨仁矣夫。 (《孔子家语•颜回》) 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 (韩婴《韩诗外传》) |
故事 | [甲] 宋韩亿、李若谷未第时,俱贫。赴试京师,仅有一毡一席,割分之。每出谒③,更相为仆。李先登第,韩为负箱,至长社④,分饯而别。后韩亦登第。 [乙] 周宣王将杀其臣杜伯,而非其罪。伯之友左儒争之于王,九复之,而王不听。 王曰:“汝别⑤君而异⑥友也。”儒曰:“君道友逆,则顺君以诛友;友道君逆,则顺友以违君。”王杀杜伯,左儒死。 (张岱《夜航船》) |
【注释】①非:错误。②久:同“旧”,原先,过去。③谒:拜访。古时读书人出席重要场合往往要带仆从。④长社:县名。⑤别:违背。⑥异:同“翼”,帮助,庇护。
【任务一完善资料】
4.补全“名言”中的画线处。
5.用“/”给资料中画横线处断句。(限断两处)
不忘久德不思久怨仁矣夫
【任务二理解演绎】
6.请借助表格,帮同学们理解资料中的词义。
语句 | 方法 | 释义 |
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 课内积累 | A省: B传: |
虽戚必疏 | 联系语境 联系上下文可知“戚”和“疏”是一对反义词。 | C戚: |
更相为仆 | 查阅字典[gēng]①改变。②经历。③相互,相继。[gèng]④再,愈发。 | D更: |
九复之 | 课内迁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E九: |
7.同学们对两个故事展开想象,拟进行演绎,请你参与。
①根据故事[甲],为对话选择正确的敬辞与谦辞。
韩亿(沉思状):a (A贤弟 B.舍弟),你我仅有一毡一席,二人怎用?兄长无须毡席,都与你即可!
李若谷(面带微笑):多谢兄长b (A赐教 B.垂爱),何不割而分之?你我共用毡席!
②根据故事[乙],为人物补充神态或动作,并说明理由。
王(甩衣袖,满脸怒色):汝别君而异友也。
儒( ):君道友逆,则顺君以诛友;友道君逆,则顺友以违君。
③有同学提出,演绎时用现代汉语更好。“汝别君而异友也”,可表述为 。
【任务三探究思考】
8.故事[甲][乙]中的两组人物关系分别属于“搭子”还是朋友?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9.经过以上活动,好朋友的影子是否已浮现在你的脑海中?请运用细节描写将他(她)刻画出来。
要求:以“我的好朋友最大的特征是……”为开头进行续写,120字左右。
(23-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浙江杭州滨江区·期末)【甲】
徐孺子①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②月中无物③,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乙】
徐孺子,南昌人,十岁与太原郭林宗④游。同稚还家,林宗庭中有一树,欲伐去之,云:“为宅之法,正如方口。‘口’中有‘木’,‘困’字不祥。”徐曰:“为宅之法正如方口口中有人囚字何殊?”郭无以难。
(选自《古今谭概·语塞》)
【注】①徐孺子,名稚。②若令:如果,假使。③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桂树等。④郭林宗:人名。
10.根据提示,解释句中加点字意思。
【语境推断法】 | (1)尝月下戏尝: |
【课内迁移法】方欲行(《狼》) | (2)欲伐去之欲: |
【成语印证法】人云亦云 | (3)欲伐去之,云云: |
【字典查询法】难:①困难②灾难③责难,驳斥 | (4)郭无以难难: |
1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三处)
为宅之法正如方口口中有人囚字何殊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
13.徐孺子年纪虽小,却能够巧妙应答,请结合两文内容,分析其人物形象。
(23-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浙江杭州萧山区·期末)阅读下列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方正》)
材料二
南阳宗世林,魏武①同时,而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及魏武作司空,总朝政,从容问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犹存。”世林既以忤旨见疏,位不配德。文帝兄弟②每造其门,皆独拜床③下,其见礼如此。
(《世说新语·方正》)
材料三
王太尉不与庾子嵩交,庾卿之不置④。王曰:“君不得为尔⑤。”庾曰:“卿自君我,我自卿卿;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
(《世说新语·方正》)
【注释】①魏武:曹操。②文帝兄弟:曹丕、曹植等曹氏弟兄。③床:古代的一种坐具。④卿:对官爵、辈分低于自己的人或同辈之间的称呼。庾子嵩是豫州长史,职位在太尉之下。置:停止。⑤君:对对方的尊称。王太尉对庾子嵩原是可以称呼“卿”的,可是他用了尊称的词。
14.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文言词义。
文言词汇 | 方 法 | 解释 |
(1)相委而去 | 理解识记法 | |
(2)松柏之志犹存 | 成语联系法:记忆犹新 | |
(3)每造其门 | 查找字典法:①达到;②制作;③拜访; | |
(4)我自卿卿 | 语境推测法 |
15.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友人惭,下车引之。
(2)世林既以忤旨见疏,位不配德。
16.材料三中王太尉为什么要对庾子嵩说“君不得为尔”?
17.《世说新语》从内容上分为“言语”“方正”“德行”“政事”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故事。这三则都选自“方正”篇,请你解释“方正”的含义。
18.有人认为《诫子书》可以放进“方正”篇,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阐明你的观点。
(23-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浙江杭州拱墅区·期末)【甲】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
【乙】
《国氏善为盗》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①。”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②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未及时,向氏以赃获罪,往而怨之。
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________,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
东郭先生曰:“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
(选自《列子·天瑞》有删节)
【注释】①穰:庄稼丰收,富足。②垣:墙。
19.给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
20.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词。
语句 | 释义方法 | 释义 |
闻之于宋君 | 【词类活用】直可惊天地,泣(使……哭泣)鬼神 | (1) |
喻其为盗之言 | 【查阅字典】A.说明,告知;B.明白,了解:C.比喻 | (2) (序号) |
遂逾垣凿室 | 【课内迁移】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3) |
亡不探也 | 【课内迁移】亡处亡气 | (4) |
21.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
22.请为【乙】文划线处为国氏选择一个合适的语气词,并说明理由。
A.唉 B.嘻
我选择 (序号),理由是 。
23.结合文本内容,补全下列对话。
小文:为什么在这两则寓言中会产生这么大的误解?
小言:因为【甲】文中丁氏所言“穿井得一人”的本意是(1) ,但其他人却理解为在井中挖到了一个人。【乙】文中向氏理解的“盗”是(2) ,但其实国氏所传授的“盗”指的是(3) 。
小文:哦,我懂了。从这两则寓言中我也获得了一些共同的启示:(4) 。
(23-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浙江宁波镇海区·期末)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秉持“万物有灵”的观念。请你探究并完成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清·蒲松龄《狼》
(乙)
卢仁畜二鹤,甚驯。后一创死,一哀鸣不食。卢仁勉力饲之,乃就食。一旦,鹤鸣绕卢侧。卢曰:“尔欲去,吾不尔羁也。”鹤振翅云际,徘徊再三,乃去。卢老病无子,后三年,归卧乡间。晚秋萧索曳杖林间忽见一鹤盘空鸣声凄切。卢仰曰:“若非我侣也?果是,即下之。”鹤竟翩翩而下,投于卢怀中,以喙牵衣,旋舞不释。卢遂引之归。卢视之如赤子,鹤亦知人意,侍卢若亲人。后卢仁殁,鹤终不食而死,族人葬之墓左。
选自清·张潮《虞初新志》
24.请你为乙文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晚 秋 萧 索 曳 杖 林 间 忽 见 一 鹤 盘 空 鸣 声 凄 切
25.文言文字词的理解可以借助多种方法,请你解释下列字词。
方法 | 示例 | 迁移运用 | 释义 |
课内迁移 |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徘徊再三,乃去 | 乃:(1) |
查阅字典 | 遂:A.顺,如意;B.成功,实现;C.于是,就 | 遂引之归 | 遂:(2) (填序号) |
成语推断 | 放纵不羁 | 尔欲去,吾不尔羁 | 羁:(3) |
26.甲乙两文中的动物都具有人格化的特征,请翻译下面语句并写出其中动物所蕴含的人格化特征。
小贴士
人格化指文艺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将动物、植物及非生物赋予人的特征,使其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句子 | 译文 | 人格化特征 |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1) | (3) |
以喙牵衣,旋舞不释。 | (2) | (4) |
27.下面是乙文序言中语句,请结合乙文内容说说作者写这个故事的用意。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以其存心。……鸟能反哺,羊有跽乳,其存心皆可以为朝廷旌仁孝而扬德威。
●然则物何异于人哉?然则物何异于人哉?微独无异,抑恐世之不若者众矣!
28.中华传统文化中许多动物有象征意义,甚至成为独特的文化符号。请根据示例,完成填空。
动物形象 | 象征意义 | 相关诗文或俗语 |
示例:狼 | 敌寇或恶势力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鹤 | (1) | 丹凤呈祥献瑞彩,仙鹤献桃祝寿来。 |
(2) | (3) | (4) |
(23-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浙江宁波鄞州区·期末)雪景自古吸引无数文人墨客,请研究下面两篇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丁未之岁,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①。风寒冱②而不消,至十日犹故在也。是日月出,月与雪争辉,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遂添衣起,登西溪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又四囿③于雪,看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晃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可爱。寒决肌肤,清入肺腑,因凭栏楯④上。仰而茫然俯而恍然呀而莫禁眄⑤而莫收;神与物融,人观两奇。
(节选自《记雪月之观》作者:明·沈周)
【注】①霁:雪后转晴。②冱:冻结。③圃:围。④楯:栏杆的横木。⑤眄:斜着眼看。
29.请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原文 | 解释加点字 | 释义方法 |
俄而雪骤 | (1) |
|
差可拟 | (2) | |
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 | (3) | 【成语迁移】兴风作浪 |
离离然可爱 | (4) | 【课内外迁移】公欣然曰 |
3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是日月出,月与雪争辉,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
31.请为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三处)
仰 而 茫 然 俯 而 恍 然 呀 而 莫 禁 眄 而 莫 收……
32.【甲】【乙】两文运用修辞方法描绘雪景有何共同之处?请举例比较。两文的雪景各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分析说明。
(23-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浙江宁波江北区·期末)【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后生才锐①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②,令熟读经学③,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
(选自《万金家书•陆游家训》)
【注释】①才锐:才思敏捷。②简束:检查约束。③经学:指儒家经典,诸子百书。
33.借助方法,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文言语句 | 方法 | 解释 |
(1)意与日去 | 组词法:根据语境,组成双音节词语 | |
(2)宽厚恭谨 | 成语推测法:谨言慎行 | |
(3)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 查阅字典法:①漂浮在水面上。②在水上行驶。③超过。④轻薄;轻佻。 | ( )(填序号) |
34.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5.通读【甲】【乙】两文,完成思维导图。(1)(3)(4)处可以摘录原文回答。
36.【甲】【乙】两文都适合向哪一类人推荐阅读?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中晚辈生活奢靡,铺张浪费。 B.家中晚辈聪慧早成,聪颖伶俐。
C.家中晚辈大器晚成,木讷愚钝。 D.家中晚辈学业受挫,考学失败。
(23-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浙江宁波余姚市·期末)同学们进行“古人的交友之道”专题探究。请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第五》)
【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苟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通读明文意
37.解释下面“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补全表格。
文言语句 | 释义 | 释义方法(供参考) |
值胡贼攻郡县 | (1) | 【查阅字典】①价值,价钱;②货物和价钱相当;③指有意义或有价值,值得;④遇到,碰上。 |
友人语巨伯曰 | (2) | 【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推断 |
吾今死矣,子可去 | (3) | 【参考成语】人去楼空 |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 (4) | 【课内迁移】相委而去 |
38.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大 军 至 一 郡 尽 空 汝 何 男 子 而 敢 独 止?
◎话语显态度
39.话语能反映对人对事的态度。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画横线的人物话语,完成任务。
人物话语 | 【任务一】 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意思 | 【任务二】 结合加点词语分析人物态度 |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1) | 元方直接指出父亲友人的“无信”“无礼”,表达了对其的不满与批驳。 |
败义以求生, 岂荀巨伯所行邪? | (2) | (3) |
◎比读获启发
40.结合【甲】【乙】两文,说一说你从古人的“交友之道”中获得的启发。
(23-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浙江宁波慈溪市·期末)(甲)
论语(节选)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
(乙)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③,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列子·汤问》)
【注释】①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②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③秦青:古代传说人物,战国时秦国人,善歌,以教歌为业。
41.根据所给提示,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加点词 | 提示 | 意思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用法:词类活用 | (1) |
学而不厌 | 成语:贪得无厌 | (2)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字形探源:金文形体是上面一只“羊”,下面是两个“言”,传说“羊”是吉祥之物。 | (3) |
薛谭乃谢求反 | 字典释义:①感谢;②认错,道歉;③衰败,衰落 | (4) |
42.下列为【乙】文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B.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C.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D.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4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
44.【乙】文的故事情节与【甲】文哪个观点相符?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23-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浙江湖州·期末)校文学社开展“国学经典润童心”读书会活动,本次读书会给大家推荐了以下两则阅读材料,请仔细阅读,完成任务。
◎材料一
牧童
【唐】卢肇
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材料二
童趣①
【清】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注释】①《童趣》节选自《浮生六记》,是沈复的一部自传体散文作品,也是一篇带有抒情性的回忆录,写作此文时作者已46岁。
任务一 【读通文意 看见童年】
45.结合方法,学会理解。
文言词句 | 方 法 | 解 释 |
以丛草为林 | 关联课内:投以骨。(清·蒲松龄《狼》) | (1) |
鞭数十 | 查阅字典:①马鞭;②用鞭子抽打;③古代一种竹制刑具。 | (2) (填序号) |
项为之强 | 结合语境 | (3) |
46.联系语境,学会断句。(限断3处)
观 之 兴 正 浓 忽 有 庞 然 大 物 拔 山 倒 树 而 来
47.感知内容,学会概括。
结合上述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图表中的(1)(2)(3)三处。
任务二 【赏出文味 读懂童稚】
48.童心烂漫。细品下面的句子,根据提示加以赏析。
(1)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抓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从修辞角度品析)
任务三 【细探文旨 感悟童真】
49.本次以“国学经典润童心”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接近尾声了,相信大家对这两则材料都有自己的感悟。请结合具体材料,分析本次读书会选择推荐这两则材料的原因?
(23-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浙江湖州南浔区·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学习任务。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乙
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①,乃起自整拂②,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③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④归罪。寔徐譬⑥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令遗⑥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选自《后汉书·陈寔传》)
【注释】①寔阴见:寔,陈寔,东汉著名贤士、道德典范,他曾为太丘长,世称“陈太丘”。阴见,暗中看见。②整拂:这里指整顿衣服。③是:这样。④稽颡:跪拜,以额触地。⑤譬:晓谕,说服。⑥遗:赠送。
50.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元方入门不顾
(3)不善之人未必本恶
(4)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
51.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 元方时年七岁
B.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C.夫人不可不自勉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D.自是一县无复盗窃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52.文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
B.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
C.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
D.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当由贫困
53.甲乙两文的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甲乙两则材料分别说明。
54.你喜欢陈太丘这样的父亲吗?请结合材料阐述理由。
(23-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浙江湖州长兴县·期末)七年级准备以“雅”字为主题进行古今诗文的主题研究,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甲】
夜泉
明·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乙】
谢安赴宴
桓公①伏甲设馔②广延③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④,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文度⑤曰:“晋阼⑥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⑦,讽⑧“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⑨解兵。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桓公:即桓温,东晋人,晋明帝女婿,曾任荆州刺史、大司马。②馔(zhuàn):酒食。③延:请。④遽(jù):惊恐。⑤文度:王坦之。⑥晋阼:晋朝政权。⑦洛生咏:指洛阳书生读书的声音,鼻音较重。⑧讽:诵读,朗诵。⑨趣:通“促”,急促。
任务一:文意疏通
55.根据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语句 | 方法 | 释义 |
谢神意不变 | 课内迁移:“意暇甚”(《狼》 | (1) |
桓惮其旷远 | 成语推测:“肆无忌惮” | (2) |
于此始判优劣 | 查阅字典:始:①开始;②正,正在;③曾经;④才。 | (3) (填序号) |
56.为文中画横线句断句(限断三处)
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
任务二:诗文之雅
57.古人写夜泉的诗作很多,因为是在夜里,一般都用听觉来表现它。而甲诗的作者却从视觉来表现它,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58.同学们从本学期语文教材中梳理了有关“雅趣”的诗句,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填空。
作品 | 诗句 | 雅趣 |
《天上的街市》 | 不信,①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 望天幕奇景 引无限遐思 |
《<论语>十二章》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② 。 | 食粗茶淡饭 过悠然生活 |
《峨眉山月歌》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⑦ |
《次北固山下》 | ③ ,④ 。 | 观旭日东升 候春日来临 |
《潼关》 | ⑤ ,⑥ 。 | 且冲决罗网 展豪迈激情 |
任务三:名士之雅
59.本学期所学课文《咏雪》出自《世说新语》的《言语》篇。结合下面的提示,探究编者将《咏雪》归入《言语》的原因,并推测乙文出自哪一篇,阐述理由。(4分
《世说新语》篇类梳理
篇类 | 提示 |
言语 | 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 |
方正 | 人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 |
雅量 | 深藏不露,见喜不喜,临危不惧,处变不惊 |
夙惠 | 早慧,从小聪明过人 |
…… |
60.《世说新语》是一本魏晋士人的“写真”,对人物的刻画独具特色。本文寥寥数字,但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谢安这个人物。从中你学到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手法,结合本文内容进行阐述。
(23-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浙江绍兴·期末)阅读文言,体味故事精彩。
池鱼踊起
眉州人任达为①余言:少时见人家畜数百鱼深池中,沿池砖甃,四周皆屋舍,环绕方丈间凡三十余年,日加长。一日天晴无雷,池中忽发大声如风雨,鱼皆踊起,羊角而上,不知所往。达云:“旧说不以神守则为蛟龙所取此殆是尔。”余以为蛟龙必因风雨,疑此鱼圈局②三十余年,日有腾拔之念,精神不衰,久而自达,理自然尔。
(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①为:对、向。②局:拘束。
6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少时见人家畜数百鱼深池中
②少时见人家畜数百鱼深池中
③羊角而上
④余以为蛟龙必因风雨
62.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旧 说不以神守则为蛟龙所取此殆是尔。
63.请你发挥想象,化身池鱼,揣摩它被“圈局三十余年”期间的心理。
64.文中池鱼一跃成龙的结局带给你怎样的启发?请结合文章及自己的生活体验具体阐述。
(23-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浙江绍兴诸暨市·期末)阅读《雨钱》,完成下面小题。
雨钱
滨州一秀才,读书斋中。有款门者,启视,则皤然①一翁,形貌甚古。请问姓氏,翁自言:“养真,姓胡,实乃狐仙。慕君高雅,愿共晨夕。”秀才留之甚久。一日,密祈翁曰:“顾我贫若此,君但一举手,金钱宜可立致。何不小周给?”翁默然,似不以为可。少间,笑曰:“此大易事。”翁乃与共入密室中,禹步②作咒。俄顷,钱有数十百万,从梁间锵锵而下势如骤雨广丈之舍约深三四尺余。乃顾语秀才:“颇厌君意否?”曰:“足矣。”翁一挥,钱即画然而止。乃相与扃户③出。秀才窃喜。顷之,入室取用,则满室阿堵物④皆为乌有。秀才失望,盛气向翁,颇怼其诳。翁□曰:“我本与君文字交,不谋与君作贼!”遂拂衣去。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有删减)
【注释】①皤(pó)然:须发皆白的样子。②禹步:跛行,旧时巫师、道士作法时的步法。③扃(jiōng)户:闭户。④阿堵物:那个东西。阿堵,六朝和唐代的口语,意即“这”“这个”。
65.根据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方法积累 | 联系内容 | 释义 |
词类活用 | 饭疏食(《<论语>十二章》) | 雨钱(1) |
课内迁移 | 顾野有麦场(《狼》) | 乃顾语秀才(2) |
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 遂拂衣去(3) | |
成语推断 | 贪得无厌 | 颇厌君意否(4) |
66.用“/”给文中画曲线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从 梁 间 锵 锵 而 下 势 如 骤 雨 广 丈 之 舍 约 深 三 四 尺 余。
67.为了让文学角更美观,同学们以这篇文章内容为素材,设计了以下三幅插图。请根据情节判断,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本文内容的一幅插图是( )
A. B. C.
68.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适的词,填入文中画线句的□内,结合内容说明理由。
翁□曰:“我本与君文字交,不谋与君作贼!”
A笑 B.怒
选 ,理由是:
(23-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浙江金华·期末)古之学者读书之所以有成就,不只是刻苦勤奋,还因为他们善于总结经验和方法。小语很喜欢陆游的诗文,请你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参与完成相应任务。
(一)
冬夜读书示子聿①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①庆元五年(1199年),陆游在山阴写下这首诗,给小儿子陆子聿。
(二)
陆游书巢
宋·陆游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③,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注】①椟:dú,木箱子。②觌:dí,看。③槁(gǎo)枝:枯树枝。
69.解词——得字词释义之法。
文言词句 | 方法借鉴 | 字词释义 |
绝知此事要躬行 | 语境推断法:根据句中意思来推断。 | (1) |
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 成语推断法:左顾右盼 | (2) |
乃引客就观之 | 课内迁移法:下车引之 | (3) |
信乎其似巢也! | 查找字典法:①诚实②相信③随意④确实 | (4) |
70.观句——得文句理解之法。
(1)结合文章内容,为下列句子断句,用“/”表示。(限断3处)
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2)解释句子并分析句末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71.品文——得主旨领悟之法。
(1)读书用对方法,事半功倍。结合《论语》的学习和以上两则材料内容,小语得到很多的启发,请你一起完成下列表格。
篇目 | 有关读书之法的语句 | 读书之法 |
《冬夜读书示子聿》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① |
《陆游书巢》 | ② | 全身心投入读书 |
《论语》 | ③ | ④ |
(23-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浙江舟山·期末)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浩瀚的文化瑰宝。阅读古文,可以帮助我们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阅读下面两则古文,完成各题。
【甲】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②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乙】童寄者,郴州荛牧儿①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②,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③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而逃。
(选自柳宗元《童区寄传》)
注释:①荛(ráo)牧儿:打柴放牧的孩子。②反接:反背着手捆起来。③虚所:集市。
72.在梳理这两个故事时,小语对一些字词的释义产生了疑问,请你帮他解答。
字词 | 文言解词的方法 | 释义 |
目似瞑 | 语境释义法: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测 | (1) |
贼易之 | 查找字典法:《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易:①换。②改变。③容易。④书名。《周易》的简称。⑤轻视。 | (2) (填选项) |
以缚背刃 | 词类活用法:传不习乎(《论语》)(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 (3) |
得绝而逃 | 联系成语法:络绎不绝 | (4) |
73.“阅”见成长。小文想把乙文改成白话故事在交流会上讲述,为了让故事更生动丰满,请你一起完成下面这份改写手记。
原文 | 角度 | 改写(可合理推测人物当时的神态、心理等) |
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 | 神态 | (1)先请仔细揣摩,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意思。
(2)再为强盗选一个表情填在横线上,并说明理由。 行牧且荛,二豪贼 劫持反接,布囊其口。 A.愤怒 B.得意 C.不满 |
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 心理 | (3)请简要分析童子区寄当时的心理。 |
74.古文专栏中有“仁”“智”“忠”“勇”四个主题,你建议他把两文共同放在哪一个主题中,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23-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浙江台州·期末)【甲】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益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
乌戒
乌①于禽甚黠,伺人音色小异,辄去不留,非弹射所能得也。关中民狃②乌黠,以为物无不以其黠见得,则之野,设饼食楮③钱哭塚④间,若祭者然。哭竟,裂钱弃饼而去。乌则争下啄,啄且尽,哭者已立他塚,裂钱弃饼如初。乌虽黠,不疑其诱也,益鸣搏争食。至三四皆飞从之益狎⑤。迫于网,因举而获焉。
今夫世之人,自谓智足以周身而不知祸藏于所伏者,几何其不见卖于哭者哉!
(晁补之《寓林折枝》)
【注】①乌:乌鸦。②狃(niǔ):习以为常,即“摸透了”其习性。③楮(chǔ)钱:祭祀时用的纸钱。④塚:同“冢”,坟墓。⑤狎(xiá):亲近。
7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者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序号)。
(1)缀行甚远
(2)弛担持刀
(3)乌于禽甚黠
(4)自谓智足以周身
(5)迫于网
A.用强力压制,硬逼 B.接近 C.急促 D.狭窄
(6)几何其不见卖于哭者哉
A.在、到、从等意思 B.由于、因为 C.被 D.用在动词前,无义
7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哭竟,裂钱弃饼而去。
7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三四皆飞/从之益狎。 B.至三四/皆飞从/之益狎。
C.至三四/皆飞从之/益狎。 D.至三四皆飞/从之/益狎。
78.结合甲乙两文,请完成下面表格。
动物 | 表现“黠”特点的原文语句 | 表达作者观点的原文语句 | 你的阅读感受 |
狼 |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 |
乌鸦 | 今夫世之人,自谓智足以周身而不知祸藏于所伏者,几何其不见卖于哭者哉! |
(23-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浙江台州·期末)小台发现了先秦文学中有趣的宋国人形象,和他一起去看看。
【绘制·宋人】
【探究·宋公】
(一)
宋襄公八年,齐桓公卒,襄公欲为盟主,求楚许之。公子目夷谏曰:“小国争盟。祸也。”襄公不听。秋,诸侯会襄公盟于盂。末楚执襄公于盂意欲伐宋。
(二)
宋襄公与楚战于泓,其臣请襄公及楚师未尽济击之。襄公守礼,不可。又请及楚之未陈击之。襄公又不可。其卒也,宋师大败。襄公亲伤,数月而卒。
【链接材料】
入春秋以来,诸侯重利日甚。宋于诸国,其势最孤,又处四战之地。内忧外患更迭相乘,且尚仁义。终谋霸不成,为楚所败。
——《选自钱穆《国史大纲》,有改动》
79.用一个成语评价【绘制·宋人】《穿井得一人》中大多数“宋人”的形象。(1)
80.请根据表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
方法 | 联系内容 | 释义 |
推敲偏旁 | (1)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注】:“扌”与手或以手为主的全身动作有关。 | (1)揠 |
查阅字典 | (2)请襄公及楚师未尽济击之 A.救济 B.渡河 C.古水名 D.补益 | (2)济 (填选项)) |
课文迁移 | (3)又请及楚之未陈击之。 【联系课内】:及其家穿井。 | (3)及 |
组词换词 | (4)公子目夷谏曰 | (4)谏 |
81.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末楚执襄公于盂意欲伐宋。
82.【探究·宋公】中,宋襄公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83.宋国人为何大多是文中这样的形象?请结合上述材料内容,推测理由。
参考答案:
1. 到,前往 才 经过,路过 同“早”,早点 2.(1)两手攀楯,兢握固(2)自哂(3)表演时要侧重于对比前后的神态动作。刚上桥,失足时,战战兢兢,紧握栏杆。要表现出害怕紧张,对他人的提醒也要表现出不信任,可以用摇头、颤抖等动作体现心理活动。结尾时要表现出如释重负,还有自我嘲笑,可以用苦笑、叹气、揉搓手臂等动作体现心理活动。 3.示例:B.道路本来是平坦的,自己缺乏见识就不要死抱着偏狭的认识,不听从别人的劝告。陷入空想,抓住某点感受,就自恐命危的人,看到这个瞎子可以醒悟了吧!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
(1)就鸡栖窃食:狐狸就来到鸡舍偷鸡吃。就:到,前往。
(2)方出矣:这才逃了出去。方:才。
(3)有盲子道涸溪:有个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小溪。道:名词作动词,经过,路过。
(4)蚤知即实地:早知道就是实地。蚤:同“早”,早点。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1)结合“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握固”可得:两手攀楯,兢握固;
(2)结合“乃自哂曰”可得:自哂。
(3)表演时要侧重于盲人刚上桥时和从桥上掉下时的神态动作的对比。根据“两手攀楯,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矣”可知,刚上桥时,要通过运用来表现他刚上桥时的紧张与恐惧,害怕自己会掉下桥去,可用紧握栏杆,身体颤抖来表现。根据“盲子不信,握楯长号”可知,他并不相信过者说的话,可用摇头,大声呼喊的动作来表现这种心理。根据“乃自哂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可知,当他失手坠地时,心里放松下来,果然和过者说的一样,即使掉下来也不会受伤。根据“何久自苦耶”可知,此时他心里还有对自嘲之意。故可用苦笑、叹气,搓手等动作和表情来表现这种心理。
3.本题考查理解故事的寓意。
【甲】故事中提到,狐狸因为贪心而陷入困境,即它的肚子太大以至于无法从树洞中钻出。这象征着过度贪婪会导致自身受到束缚或惩罚。肚胀的狐狸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太贪心,过于贪心必然会因此付出代价。时间能解决许多困难问题。
【乙】文中的盲人抱残守缺,不敢认识真理。自己缺乏见识却又死抱着褊狭的认识,不听从别人的劝告。故事也提醒我们,当一个人缺乏见识时,不应该固执己见,拒绝接受新的知识和建议。这样做可能会导致无法认清真相,从而错失良机或者遭受不必要的困扰。据此分析,运用第一人称,进行作答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甲】野外的狐狸整天挨饿,身子很瘦。狐狸就来到鸡舍偷鸡吃,鸡舍的门关着,野狐不能不去。野狐正在鸡舍外来回走动时,忽然看见有一个缝隙,这缝隙仅仅勉强能容纳狸的身子,狐狸馋饿极了,于是就匐着身子挤进去了鸡舍里。狐狸呆了几天(数日)后,吃得饱饱的,想回去了,而它的身子已长得肥肥胖胖的,尤其突出的部位是它的肚子,它钻进来时的那个缝隙已再也不能容纳下它了。野狐唯恐被主人发现,它不得不接连几天不吃东西,这样一来野狐的身子又瘦得像当初进来时了,这才逃了出去。
野狐大悟,说:
【乙】有个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小溪,在桥上突然失手坠落。他两手攀住栏杆,胆战心惊地抓得紧紧的,自己估计只要一旦失手,一定会坠入深渊。过路的人告诉他说:“别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实地了。”盲人不相信,握紧桥栏大声呼号。过了一会儿,力气渐渐用尽了,便失手坠落在地上,于是他嘲笑自己说:“嘻!早知道就是实地,何必长时间为难自己呢!”
过路的人叹息说:
汇编不易
需要本篇文言文与答案可添加作者微信付费10元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