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成果 | 电生理团队关于心力衰竭与心房功能的创新研究成果在ESC 2024最新发布

文摘   2024-10-21 15:27   北京  
本文转自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公众号:和协心声

当地时间2024年9月2日下午,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度大会上,一项题为“Improvement of left atrial function after ablation in patients with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的临床研究发布了其研究结果。该研究由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电生理团队完成,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的硕士研究生孙珂悦代表团队在Catheter ablation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relevance of concomitant therapies and comorbidities版块进行口头报告,引发现场学者的关注和广泛讨论。

研究背景与目的:

心房颤动(AF)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常共存,两者均可存在左心房(LA)功能受损。然而,尚不清楚HFpEF是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pxAF)患者消融术后左心房功能的改善程度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治疗后,合并HFpEF的患者和未合并HFpEF的患者左心房功能的改善程度有无不同。
研究方法:

本研究共招募了147名于北京协和医院进行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根据H2FPEF评分定义HFpEF。所有患者在消融前和消融后3个月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并测量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房排空分数(LAEF)和左心房峰值储备应变(LA RS)。比较高概率HFpEF [hp-HFpEF] 和中/低概率HFpEF [lp-HFpEF] 患者上述心房功能参数的变化。
研究结果:
纳入147名患者(hp-HFpEF 30名,lp-HFpEF 117名,平均年龄62.6岁,男性63.3%)。基线分析中,hp-HFpEF和lp-HFpEF患者在基线左心房功能:包括LAVI(38.92[33.76-49.35] ml/㎡vs 32.57[27.68-41.10] ml/㎡,p=0.003)、LAEF(45.97±10.26% vs 57.23±9.08%,p<0.001)和LA RS(26.43±10.68% vs 34.43±10.60%,p<0.001)三个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

hp-HFpEF和lp-HFpEF患者在消融前后3个月左心房功能的改善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包括LAVI(4.92±1.08 ml/㎡ vs 3.33±1.18 ml/㎡,p<0.001)、LAEF(13.41±9.71% vs 2.98±9.69%,p<0.001)和LA RS(23.61±10.23% vs 7.29±6.91%,p<0.001)。

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包括基线左心房功能和心室功能的改善后, hp-HFpEF患者消融后3个月左心房功能的改善优于lp-HFpEF患者:LAVI显著减少(4.24±0.21 ml/㎡ vs 3.46±0.09 ml/㎡,p<0.001)、LAEF显著增加(12.90±2.13% vs 3.09±0.86%,p<0.001)和LA RS显著增加(21.44±1.81% vs 8.02±0.76%,p<0.001)。
研究结论与解读:

本研究发现HFpEF的存在与射频消融后左心房功能更好的改善独立相关。这一发现为心房颤动与HFpEF共病时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见解。我们推测,HFpEF患者的心房可能因为长期的压力超载而导致了更多的结构和功能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在消融治疗后表现为更积极的反应。

作者简介:

 
孙珂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师从刘永太教授,研究方向为心房颤动与心力衰竭。
刘永太,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心内科访问学者。擅长房颤等心律失常、心衰心肌病的诊断及治疗,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的影像学评估。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脏常见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经验。在国内外杂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数十篇。

汇报人孙珂悦参会心得:

此次参与ESC Congress 2024不仅是一次展示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研究成果的机会,也是一次与国际同行深入交流的宝贵契机。通过这次会议,我深刻感受到心血管疾病研究的国际前沿动态,尤其是在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领域的最新科学进展。我有幸参与了由心脏疾病治疗专家主持的研讨会和论坛,这些经历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并激发了我对未来研究的思考。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意识到未来我们需要在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学方面做更多的努力。非常感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感谢电生理组的各位教授和刘永太老师给予我这次参会的机会。希望自己在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期待着未来在心血管医学领域继续成长,带着这次会议的宝贵经历和启示,向着更高的科研和临床目标前进。 

研究主要作者之一孙珂悦代表团队在ESC大会作报告
研究主要作者之一孙珂悦代表团队在报告结束后与主持专家深入交流

编辑:孙珂悦 杨德彦 刘永太

排版:李永军

审核:郭潇潇 刘震宇


大内和协
北京协和医院大内科公众号,联系邮箱:PUMCHDANEIKE@126.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