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呀,又到了疏调学派的科普小课堂——神农识药的时间啦,今天是《清虚热药》系列的第三期。我们就从清虚热药的第三味药地骨皮继续给大家介绍了。
地骨皮,味甘淡,性寒。归肺、肝、肾经。
《本草纲目》记载:
地骨皮,苦、寒、无毒。主肾经虚损,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壮筋骨,补精髓、骨蒸烦熟、肾虚腰痛、赤眼肿痛、小便出血、风虫牙痛、口舌糜烂、男子下疳、妇女阴肿或生疮、痈疽恶疮,脓血不止、足趾鸡眼,作痛作疮、目涩有翳、五劳七伤,房事衰弱。
《本草易读》记载:
地骨皮,苦,寒,无毒。入足少阴、手少阳经。退热除蒸,解渴凉血,坚筋助骨,益精祛痹。退传尸有汗之骨蒸,祛在表无定之风邪。除骨槽之风病,疗金疮之折伤,降肺胃之伏火,解肾肝之虚热。善漱齿衄,亦止吐血。
《本草害利》记载地骨皮:
〔害〕中寒者勿用。
〔利〕甘淡而寒,凉血清三焦,降肺中伏火,除肝肾虚热,治在表无定之风邪,主传尸有汗之骨蒸。去风邪者,肝有热则风自内生,热退则风息,与外感之风不同。能退内潮,人所知也。能退外潮,人实不知。病感风寒,散而未尽,作潮往来,非柴葛所能治,惟用地骨皮走表又走里之药,消其浮游之邪,服之未有不愈者。故以青蒿佐之。地骨皮退热,屡有奇功,尽扶精气充足,而邪火自退。何得以芩、连、知、柏之苦寒,而伤元气哉。
各家论述:
①《珍珠囊》:地骨皮,解骨蒸肌热,消渴,风温痹,坚筋骨,凉血。
②《汤液本草》:地骨皮,泻肾火,降肺中伏火,去胞中火,退热,补正气。
③《滇南本草》:地骨皮,即枸杞根皮。治肺热劳烧,骨蒸发热,诸经客热。
④《药笼小品》:地骨皮,枸杞根也。降肺中伏火,除肝肾虚热,凉血能,治五内烦热,止肌热虚汗。中寒者勿用。
⑤《本草分经》:地骨皮,降肺中伏火,除肝肾虚火,治肝风头痛,利肠,退骨蒸,走里而又走表,善除内热亦退外潮,凡风寒散而未尽者用之最宜。
地骨皮
地骨皮是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其始载于《五十二病方》,称为杞本。地骨皮,味甘,性寒。归肺、肝、肾经,具有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等效,常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内热消渴等病证的治疗。地骨皮主要含有生物碱类、苯丙素类、蒽醌类、黄酮类、萜类、甾醇类有机酸及其酯类、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成分。
地骨皮具体运用小提示:
1、地骨皮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其具有改善胰岛功能、促进肝糖元合成的作用)
2、地骨皮具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其中的有机酸类、苷类及黄酮类化学成分均具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
3、地骨皮具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其中的游离蒽醌能显著降低高脂大鼠的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
4、地骨皮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其对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铜绿假单孢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5、地骨皮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其能抑制免疫球蛋白E的产生而抗过敏且可降低对皮肤黏膜的过敏性损害)
6、地骨皮具有一定的促眠作用。(其中所含的褪黑激素可通过改变生物节律有效地促进生理性睡眠)
7、地骨皮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
8、地骨皮具有一定的解热镇痛作用。
特别注意:外感风寒发热至脾虚便溏者不宜。
地骨皮图示
凡良药大多都有一些传说故事,地骨皮自然也不例外,今天小师弟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知道的故事吧。
慈禧太后处理朝政,每天事情很多,宫廷内外之事十分繁杂。也难免心烦恼怒,时间一久产生阴虚潮热、胸闷憋气、很不高兴。于是就太医来瞧病,用了不少中药都不见效,西药用后也不见效,让太医院的医生很为难。
有一个小官在与人聊天时说:我妈妈当年就是得的这个病,用枸杞子树根的皮剥下皮来熬水喝,就能治好。这位小官所说的话一不小心传到老佛爷的耳朵里去了,老佛爷召见他,并要求他回去取药。他回到家乡挑了好多整齐又好看的枸杞树根的皮回来献给了慈禧太后。老佛爷喝完一煎之后,觉得很舒服,脾气好多了,胸也不憋闷、不热了。
后来老佛爷要问这药的名,小官想起以前有人也把枸杞子根皮叫地仙—地仙的骨皮。于是他回答老佛说:这叫地骨皮。从此,地骨皮便成了京城的一种名药了。
地骨皮
那么,今天的神农识药就到这了,希望大家喜欢,有任何问题或意见可以在后台留言,我们每一条留言都会看的哟~下期节目再见。
往期推荐
《神农识药》清虚热药之白薇
《神农识药》清虚热药之青蒿
《神农识药》清热凉血药之虎耳草
《神农识药》清热凉血药之水牛角
《神农识药》清热凉血药之紫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