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宝亭专栏】我解杜牧《山行》之“坐”——读诗札记之一

文化   2024-11-25 05:00   北京  


近日出席一个书画笔会,书友就其书写的唐朝杜牧《山行》诗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发问。


我认为,“坐”字应有两层以致三层意思,首先是当“因为”讲;二是有“坐看”的意思;如果再往深处说,还有“坐禅”之意。


现在很方便,马上有人在手机互联网上查询,得到的解释都否定我讲的第二层和更深层的解释,几乎千篇一律,即只能作“因为”解,不能当“坐着”讲,更没有“坐禅”之意。而我却不以为然。


书可信,但不可尽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者不能完全让现成的东西给束缚住了,尤其是诗词这种意像性、主观性很强的东西,更不能让某一种固化的解释完全框住,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如果那样,就限制了你对作品意境和情感的自我感知和主体思维活动,将会使作品的艺术魅力在你的感受里大打折扣。


就“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我为什么认为除了“因为”一解外,还可以包含“坐看”、甚至“坐禅”之意呢?


首先,从全诗来看,是诗人远望寒山的所见所感。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其中的远上和曲折的石径、白云生起处、似有人家隐现,还有那枫林晚景、霜叶如丹等情景,促使诗人停下车来,久久坐看,不忍离去。故接着吟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句。这些无一不是诗人停车坐看,极目眺望而生出的景象和情感的表达。有的文章尚有“此山平缓,路也较宽,诗人乘车慢慢向上行走,走走停停,下车观看”的解释,这是极不可信的,这与诗中所表现的大气象、大景观的意境极不相合。


其次,如果“坐”字仅仅作“因为”解,那么诗人为什么用“坐”,而不用意为“因为”的“缘”字?如李白《横江词》中“即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句,如李白《秋浦歌》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如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又如毛泽东“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都用了“缘”字;


如果此诗“坐”字仅仅作“因为”解,那么诗人为什么不用“因”?如王维的《酬郭给事》中句“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州故人》中“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等;


如果此诗“坐”字仅仅作“因为”解,那么诗人为什么也不用“为”?如王安石的《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句等等。


“缘、为、因”这些常作“因为”之解的字,杜牧都不用,而偏偏要用一个不常用的“坐”字,为什么?我理解,就是因为当时他坐车而行,吆车停下,久久坐看远观,目有所及,心有所感,故用了一个“坐”字,巧妙地把他当时的心境、位置、姿态,与“因为”之意结合了起来,使这一字有了双关、双重、多重的妙用,同时又产生了生动的感染力。这就是营造意境,将客观事物的描述与主观感情的抒发融在了一起,形成无痕的、和谐的、统一的艺术形式和效果。其实,这还不是诗人的终极表达,往深处理解,就如王维的《终南别业》诗中的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里的“坐”字,就可以超越浅层次的认识而作“坐禅”之解,而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也可以去这样理解,那就更加深刻和丰富了。那不仅仅是“因为”和“坐看”,而是由“坐看”引申为“坐禅”,那空灵、飘渺、无我的意境,使诗人与枫林晚景的精神交汇达到了新的高古境界。


如果你是诗人,处在杜牧写这首诗的那个时刻,那个氛围,你也一定会想到这个“坐”字,而不用“缘”、不用“为”、也不用“因”,因为其他字都无法替代这个字,唯有这个字才能准确、艺术地表达你当时的姿态、心境与境界。


古人论诗有“无巧不成诗”之说,写诗构思要巧,唯巧才能自成高格。杜牧是也!


古人还有“诗无达诂”之说,我这也算一家之言吧!



作者简介:任宝亭,字茅山,号汲古斋主人,现为河北省民俗文化国学研究委员会顾问、河北省工艺美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河北省太极拳协会顾问,邯郸企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华冶书画协会主席,中国冶金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作有《书法审美的公共语境》《书法的形制》《兰亭序三探》《祭侄文稿为什么成为天下第二行书》《寒食诗帖的艺术解读》《读好三本书走好人生路》《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等讲座,出版有散文集《谦师孺牛》《先锋颂》《蓝花布的思念》等著作。《蓝花布的思念》获河北省首届网络文学作品五个一优秀作品奖,其散文《紫荆花儿两地开》《双泉涌蓝花布》入选《中国当代散文大观》一书。


清漳两岸投稿邮箱


3973962@163.com    1057399240@qq.com


稿件要求: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人物通讯、新闻消息等均可,字数最好控制在300---2000字之内,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请附上作者简介、照片、电话、微信、通信地址。照片以附件发送。7天内没发出又没接到回复的稿件请另投。

清漳两岸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