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建厂初期
一、正直
六连、八连是1970年9月23日离津,属于第一批到达邯郸涉县井店公社老爷庙村厂址附近临时驻地的。到达后稍作休整就即刻投入到建厂工作中去了。
最初的工作是沿着山坡画好的红线用锤子、錾子把石头剔下来装入布袋,然后送去检验来确定石灰石的“品位”,也可理解为有用成分及碳酸钙的含量。对于十六、七岁的我们来说工作强度是比较大的,有时碰到大块石头需要身体强壮的男生抡起十八磅大锤来破石,这可是我们第一次抡锤,转天都感到腰部不适,但还是咬紧牙关坚持,剔槽时由于锤子与錾子接触不好很容易砸在握錾子的手上,而且上面干活的人不小心也容易有碎石滑落而伤及下面干活的人。在当时环境那么艰苦,生活条件那么差,身体透支那么大的条件下,他们终于按时、保质地完成了任务。至今在有的山坡上还有他们当年刻下的石槽印记,他们向后人展示着前人挥洒汗水,不畏艰难、气贯长虹的青春时期奋斗的印记!
1971年4月间,八连又协助天津市政公司建设沟通邯长公路与厂区道路的桥梁、涵洞工程,六连担负修筑厂区简易道路工作,由于工地没有水源、电力,所以建设所用水由汽车运送,混凝土搅拌靠人力,然后用小推车推到浇灌地。就这样经过约三个多月时间,桥梁、涵洞、道路终于竣工,桥梁取名为“东风桥”。公路、涵洞、桥的建成,使石矿厂址与邯长公路沟通,便于物资的运输和石灰石外运(最初石灰石靠汽车拉运)。这些工程的完工,使六连、八连的战友综合素质再次得到提高,他们在建设中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咬紧牙关克服自身身体条件的不足和种种困难,不管男女你追我赶奋勇争先,高效、保质地完成任务。这条道路和桥梁、涵洞同样见证了六连、八连战友们青春奉献印记!
二、文利
建矿初期矿里一无所有,人们分散住在老乡的房子里,每天连部吹号集中在一起去上班。当时的连部司号员王秀仙,王剑铭二位女同志只能吹出没有任何音调的号角声,只有嘟嘟嘟的叫喊声在村里回荡,这就是集合的命令。现在回想起来,她们二位女同胞真是辛苦了,在全连同志们还在睡梦中,她们日复一日的每天比别人起得早,无论在多么寒冷的天气披上棉袄,顶着满天的星星站在村头的大树底下,拿起军号向全连战士们吹起起床号与出工号,然后照样跟全连战士一同上班劳动,没有任何额外的享受只有付出。用一两句辛苦了表达不了对她们的敬佩,毕竟当时我们还是一群孩子,可她们却付出了更多的辛苦。如今和我们当初一样年龄段的孩子,可能现在还在父母面前撒娇呢。每天的工作日程是这样的,早上军号吹响起床后洗脸刷牙吃早点,再听到军号嘟嘟响起就排着队去厂区干活,
建矿初期单位是以连队为编制,我所在的六连下设三个排共计九个班,一二排为男生排,三排为女生排。厂里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只有大锤镐头铁锹外加手推独轮车,整个矿山就是在人扛肩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记得刚到厂里时,男生排拿着镐头和铁锹从山顶开始向山下刨出一条条的石槽,就是把山上的土皮清理出去露出石头来取样检验看看这座山是否符合开采条件。女生排每两个人用肩膀各扛一头,把竹竿送往东寨村与南寨村,为后期来厂的人员搭建工棚及食堂。那里距离老爷庙十多里,每天要往返两趟。男生排的战友们爬到山顶,四面环山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中。晴空万里山坡上果实累累,尤其是柿子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叶子火红火红的,一个个熟透了的柿子红彤彤的在树上挂着。从山顶往下看,一支望不到头的竹竿大队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移动,我们情不自禁的向远方哦哦的呐喊,喊声在大山里久久的回荡。
女生排在完成运送竹竿与草帘子的任务后,又加入了上山刻槽的工作。女生排的加入无形中阻止了男生排个别人内急时向山下比赛看谁尿得远的闹剧。在艰苦的劳动环境中(工作现场连最起码的简易茅房都没有),女生排的战友们只能在荒山上不远处合围在一起,组成一座人墙来保护里面的人,而每一位任职期间的“领导”们都以一种提心吊胆精神紧张的心情快节奏的“卸任”……
冬天到了,连队又接到砸石子的任务,也就是根据六九八五工程的需要,从地方偏店火车站铺设一条经过老爷庙---玉林井的八五铁路专用线,铺设铁轨地基用的石子由我们提供。每天出工从村里至干活场地必须从关帝庙路过,庙门口那一对雄伟的石狮子每天注视着我们这些建设者经过。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部分男同志先用大锤把大块石头砸成中块,其余的人用小铁锤再把中块石头砸成鸭蛋大小的小石块。
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坐在冰冷的石头上挥动着铁锤一干就是一天(有的战友双脚都冻裂了),在砸石子的过程中,不断有小石子从裸露的脚踝里面飞进去,时间久了大家有了经验,再工作时,有的战友就用毛巾或者破布把脚踝围上,这样就能避免挨冻和小石子的飞入。女同事们即使在经期,大姨妈来了也照样坐在寒石上工作。因为中午要回村吃饭,我们每天要往返两次场地,非常辛苦。这项工作整整干了一个冬天,有时天空下着大雪,雪花落在我们身上,一个个都成了雪人,小雪人们飞舞着手臂,用手中的铁锤砸呀砸呀,砸出了对六九八五的干劲,砸出了天铁人的精神,为了早日投产出铁水,我们就是付出再多也无怨无悔。当时的环境是那么的艰苦,又是那么的壮观。天铁能有今天的成果,是和我们的辛勤付出分不开的,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的青春年华,我们身上的每一滴血液,都已经融化到天铁这个大海之中。天铁精神将世代传承!
三、顺利
当时的口号是边生产边生活,先生产后生活。我们第一批到达厂址的八连、六连开始上山剥离土层露出岩石,在从山顶到山脚下按照勘探队用红油漆划的线,用手锤和錾子把岩石凿下来装进小布代。每层岩石装进一个布代送去化验,检测石灰石含量。此项工作叫刻槽。人员从山脚下一字排到山顶很壮观。可下边的人很危险,上边人蹬下的石块经常砸伤人。八连的贾瑞儒就是受害者之一。当时滚落的石块正砸在头部,安全帽都砸飞了。
刻糟完工后开始砸石头,因为碎石设备还未到位。每天不分男女人手一把榔头,重装备是十八磅大锤。身穿劳动布工作服,外“穿工作服棉袄,再套上棉坎肩,头戴棉帽子,再顶上安全帽,戴上口罩围脖。因为冬天山上寒风刺骨。上班时象一群蹒跚的企鹅,也分不出男女。
1971年4月八连配合市政工程公司修建一个涵洞和一座水泥桥,后取名东风桥。八连不分男女一律充当小工子。当时电还没有通,整个工程全靠人力。十几个人一组用铁铣搅拌水泥,用小推车运水泥去浇筑,相当累。大概干了三四个月吧,记不太清了,东风桥峻工了。
东风桥完工后,八连被解散,我分配到三连。三连驻扎在偏店,每天上班要过邯长公路,再下到山谷里的偏店火车站,乘货车到老爷庙工地。后因与车站发生纠纷就没得火车坐了。这帮小鬼只能来回步行翻山越岭去上工,每天要走十五,六里路。石矿是个露天矿,为了躲避夏天酷暑改上早班,早上三点起床,天还没亮就到工地,到中午收工。
1972年5、6月份从偏店村搬到工地。三连住在两个大席棚里。席棚前搬来几辆翻斗矿车接上水,便成为一个露天澡堂。来八五两年了可以真正洗个澡了。啊!真舒服。
四、建芳
炼铁厂的建设正在进行中,我们的石矿也在搞基本建设。大批的人员已经到位,当时我们石矿厂共计有干部和新、老职工近两千人。这么多人不能人浮于事,过完春节,乍暖还寒时候,我们奉命凿岩开采石料,开始投产前的工作。工作的地方就在有石灰岩的山下,我们各连队早饭后集合,一路口号,一路高歌,浩浩荡荡的队伍就向山里出发了。
建设初期,没有机器设备,生产建设搞的是粗放型的“人海战术”。矿山采用露天的开采方式,先由人工气动机在岩石上打眼,再由人工装炸药,最后电起爆。整个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施工现场粉尘很大,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我们把开采下来的大块石头用榔头砸成符合炼铁或修路用的小石头。当时的分工是这样:男同志将开采下来桌面大小的大石头用大铁锤劈成如脸盆大小的石块,用独轮车推到女生排,再由女同志进行二次加工。女生们坐在地上,下面垫上一块平整些的大块石头,把要砸的石头放在上面,用小铁锤将大石块砸成核桃大小的小石块。砸石头的工作很繁重,尤其是抡大锤砸石头,用的是腰部和臂部的力量。抡几下就气喘吁吁了,所以,得轮番上阵。女同志把大石块加工成小石块也不简单,干的时间长了,手上震的都出小口子。但那时的我们,都有个坚定的信念,概括起来就叫“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也就是几代天铁人铸就的天铁精神,与大庆的铁人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同志们不怕苦,不怕难,出大力,流大汗,一心为了早投产!因为我们有几个连队都在山上工作,大家卯足了劲干活,不甘落后。
虽然工作艰苦,但少年不知愁滋味。在工作休息的时候,我们这些小青年还是欢快的唱唱跳跳。因为几个连队在一起工作,就经常互相拉歌,一个连队有一个人带头喊:**连,大家齐声喊:唱一个!被叫阵的连队就有人出来起头唱一首歌曲,有时合唱,有时男女二部制的唱,比如:我是一个兵、下定决心(语录歌)等等,歌声此起彼伏,在山谷里回荡,非常壮观,也很鼓舞士气。
那天,我去一个排了解进度,路过男生抡大锤的地方,忽然感觉肩膀被狠狠的砸了一下,在场的人发出了“哎呀”的叫声,我不由踉跄了一下,险些坐在地上,感觉肩膀火辣辣的痛。原来,是一个抡锤砸石头的男生,用劲过猛,将锤柄震断,锤子飞出去,正砸在我的肩膀。好险啊!那个男生吓得脸色都变了,连长和几个同事跑过来,关切地问我伤着哪里没有?我定了定神,除了肩膀有些痛,倒也无大碍。我向那个惊呆的男生笑了一下,表示没关系。围着我的同志们这才散去。可是,事后我还真的有些后怕,如果,那个十几磅的大锤落的再往上一点,掉在我的脑袋上,将是什么后果!
在正式投产前,我们一直采用这样的粗放型生产,很苦很累。但我们没有一个退缩,没有一个叫苦,没有一个喊累,而且还很乐观,“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我们的口号,也是我们行动纲领。我们用火热的青春为天津铁厂的历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天铁55周年】王永太:忆得携手处 难忘天铁情——写在天津铁厂建厂55周年之际
【天铁55周年】曙光的到来-—讲勤政、倡廉政,听我说说我们的厂长段民生
【天铁55周年】刘中央:八五钢厂建设初期的大动脉--磁涉铁路
【天铁55周年】息朝胜:《6985,青春之殇 》之挥师老爷庙
【天铁55周年】陈长青:西石门铁矿往事(五)之 为了山沟里看上“宽银幕”
【天铁55周年】陈长青:西石门铁矿往事(六)之 我的“住院”经历
【天铁55周年】恩坤/建芳/玉强:《6985,我们的芳华》之 离津赴邯(上)
【天铁55周年】文利/正值/朝胜:《6985,我们的芳华》之 离津赴邯(下)
【天铁55周年】玉强/正值:《6985,我们的芳华》之 向涉县驻地挺进
【天铁55周年】陈长青:西石门铁矿往事(八)之 “花儿与少年”们的“爱美行动”(上)
【天铁55周年】恩坤/建芳:《6985,我们的芳华》之 艰苦的生活环境
【天铁55周年】陈长青:西石门铁矿往事(九)之 “花儿与少年”们的“爱美行动”(下)
【天铁55周年】玉强/顺利/朝胜:《6985,我们的芳华》之 艰苦的生活环境(2)
【天铁55周年】陈长青:西石门铁矿往事(十)之 “分相远”的“人生歧路”(上)
【天铁55周年】陈长青:西石门铁矿往事(十)之 “分相远”的“人生歧路”(下)
【天铁55周年】正直/正值:《6985,我们的芳华》之 艰苦的生活环境(4)
【天铁55周年】陈长青:西石门铁矿往事(十二)之 西石门“旧居”(上)
【天铁55周年】恩坤/玉强/正值:《6985,我们的芳华》之 连队生活(上)
【天铁55周年】陈长青:西石门铁矿往事(十二)之 西石门“旧居”(下)
【天铁55周年】愚公怡山:想起了当年进山打野兔一一谨将此文献给那些曾经苦中作乐的老铁们
【天铁55周年】陈长青:西石门铁矿往事(十二)之 西石门“旧居”(下)
【天铁55周年】文利:《6985,我们的芳华》之 连队生活(下)
【天铁55周年】陈长青:西石门铁矿往事(十三)之 十一 布展“工业学大庆”(删简版)(上)
【天铁55周年】恩坤/建芳/朝胜/田学龙:《6985,我们的芳华》之 一九七一年的春节
【天铁55周年】愚公怡山:永久的记忆一一谨将此文献给那些铁路调来的老师傅和曾经的同事
【天铁55周年】陈长青:西石门铁矿往事(十四)之 十一、布展“工业学大庆”(删简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