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区抗日区公所要求匡门村长等接收公粮的函(作者藏)
匡门村,位于涉县深山区。10年前,随着一批涉及匡门村(乡)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条子的问世,一段尘封的红色历史逐渐被揭开。
发现“条子”
2012年夏天,邯郸市古玩市场有人出售数百张陈旧发黄的条子。这些条子多是新中国成立之前当地农村生产的“麻纸”,也有少数是“洋纸”。其中有的巴掌大小,有的三四指宽、一拃长,有的几十张一摞,有的揉成一团。这些条子的抬头分别为“匡门村村长”“匡门村财政主任”“框门乡”等。除个别文字和印章难以辨识外,多数内容完整、字迹和印章清晰。它们分为四类:领取粮食和军需物品的收条、粮食草料存放的存条、公函和发票。条子上有公章,也有经手人私章。公章有“八路军先遣支队地方工作团”“第八路军先遣支队地方工作团第二工作队”“第八路军先遣游击队队部”“太行军区电信第五分局”“抗日村公所”等。我此时收藏红色文物20多年,这么多带有八路军和抗日字样的条子出现尚属头一次。感到这是红色文物、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这天正逢交流会,条子引起市场上人们的关注,来自各地的收藏者竞相购买。我唯恐条子被外地人购去造成散失,赶紧追踪出售人征集。最终仅购得20余张,连同藏友贡延红一共得到32张。
这些条子大多数落款日期没有年份,只有月、日,根据条子中“八路军地方工作团”“扫荡”等内容分析,“八路军地方工作团”是全面抗战初期八路军到太行山敌后开展工作的军事组织;日伪“扫荡”多在1942年6月之前;加上“抗日区公所”“抗日村公所”等印章,是抗战时期的红色文物。另有两张条子落款时间分别为“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六日”(1946年11月6日)“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廿二日”(1946年12月22日),是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文物。
匡门村仓库粮食收据(作者藏)
仓库谜团
从条子看,抗日战争时期匡门村(乡)曾先后隶属于涉县抗日政府第六区和第七区,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第三分仓库”。在这里,存放有大量粮食、草料、军需品(被子、鞋和袜子)等物资,领取单位有边区军政多个部门,还有邻近的磁武县(抗战时期设立,后撤销)。我判断,这个村(乡)应是边区重要的物资仓储基地。
匡门村(乡)的秘密仓库什么样,如何存放大量物资?我查找相关资料,都没有这方面的记载;询问熟悉了解涉县抗战历史的人员,也没有得到答案。
为了解这段历史,我于2013年9月24日来到涉县,时任涉县党史办主任的李书味同志安排家在匡门村的申苗瑞同志一同驱车前往。
匡门村距涉县县城约25公里,为深山区。据上世纪90年代涉县地名办编辑的《涉县地名志》介绍,明洪武年间,申姓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于一山沟内,沟口有两座山,状若两扇大门,原称“宽门”,渐演化为“匡门”。因该村之后又立一村,称“后匡门”,该村遂改称“前匡门”。
小车出了县城往东南方向行驶,过了漳河桥是三米左右宽的水泥路,一直蜿蜒爬坡。路的一侧是干涸的河沟,两边是起伏的山峦。山坡上不时闪现石垒的梯田,正是玉米收获季节,偶见老乡牵着驮玉米的毛驴颠颠簸簸走过。
如今,前匡门村和后匡门村相距约一里地,地处偏僻,民风淳朴。后匡门村依山而建,房屋掩映在绿树丛中,村中还保留着石头房、石头墙、石板路,还有民国时期的老屋。全村600余户2000余人,仅有400人常住。
2013年9月,作者(左)在后匡门村采访王吉昌(中)
进村后,申苗瑞找来他的亲戚王吉昌,将近60岁,当过村干部、小学教师和电站工人。王吉昌比较健谈,他说,这一带在抗战时期属于晋冀鲁豫边区五专署,由于地处偏僻,有一个顺口溜:“一进匡门沟,遍地是石头;虽说没好地,果木度春秋。”他的父亲叫王序职,1918年出生,1985年去世。父亲有文化,开过中药铺,担任过129师野战供给处的采购员。上级领导叫黄瑞真,磁县人,是原外交部长黄华的叔叔。听到“王序职”,这个名字我好像有些印象。
部分条子盖有经手人“王序职”印章(作者藏)
我问村中是否有作过秘密仓库的库房或山洞。王吉昌说,他打记事就没有听说过村里有库房或山洞,也不兴打窑洞。但他听老人们说,在村外山上的许多水窖掩藏过八路军的粮食。由于干旱,缺雨少水,村民们为了浇地,挖水窖蓄雨水雪水。大量挖水窖是因为1942年闹旱灾,村里的水井干涸,村民到漳河挑水。二鬼子(伪军)在河边站岗不让挑,几天里打死3个村民,说是交出粮食才让挑。为了抗旱,刘伯承、邓小平号召各村打水窖,夏天存雨水,冬天存雪水。水窖口小肚大,深几米甚至十多米。但大多时候水窖是干的,一口水窖能藏几千斤、上万斤粮食。水窖上面盖上柴草,由民兵们分别看护保卫。有人饿的实在受不了,夜间到水窖偷粮食,被民兵开枪打死打伤。
匡门村秘密仓库不是专门盖的库房,也不是山洞、窑洞,而是老百姓分散在山岭上、庄稼地里的水窖!在形势险恶的战争年代,我党政干部把各地送来的粮食、鞋袜等军需物资登记后,分散到可靠的群众家水窖里掩藏起来,敌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匡门村抗日村公所收到小米的收条(作者藏)
条子得到印证
我回到邯郸,赶紧找出条子一一查看。其中一张条子的落款是“晋冀鲁豫边区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与王吉昌所说“边区五专署”相符;更可喜的是部分条子上的经手人私人印章是“王序职”。我不禁感叹,此行收获太大了!不禁弄清了如何存储八路军粮食的秘密,还见到了条子经手人的后代。匡门村是八路军军需仓库的秘密,保守了几十年。
涉县多为山区,土地贫瘠,干旱少雨,自然条件恶劣。当年老百姓半年粗粮半年糠菜,加上日伪封锁,更是缺衣少食。然而,这里的老百姓在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时,勒紧腰带、节衣缩食,养育了八路军和抗日政府,铸造了勇于牺牲、不怕吃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
淳朴憨厚的乡亲们啊,革命战争时期你们宁愿饿肚子,也要把“最后一碗米,送去当军粮”;革命胜利了,你们守口如瓶,也没有到处张扬。这些窄窄的、发黄的条子呀,就是涉县革命老区人民无私奉献的有力见证!
作者简介:卫庆前,邯郸知名红色收藏家、作家。
清漳两岸投稿邮箱
3973962@163.com 1057399240@qq.com
稿件要求: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人物通讯、新闻消息等均可,字数最好控制在300---2000字之内,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请附上作者简介、照片、电话、微信、通信地址。照片以附件发送。7天内没发出又没接到回复的稿件请另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