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峰主席与夫人孙文淑)
杨秀峰同志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长期担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对涉县和武安老区人民来说,除了刘邓,他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位领导人了。
1946年8月,为了执行毛主席、党中央“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不在一城一地得失”的战略方针,晋冀鲁豫中央局、军区和边区政府机关主动撤出邯郸,西进进驻进可攻退可守的武安县冶陶镇及其附近村庄。刘、邓带领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司令部驻进冶陶村,杨秀峰带领边区政府驻进三王村,两村相距仅五华里。
(边区机关在冶陶镇附近各村分布图)
三王村座落于太行山脚下,南洺河的西岸。该村村庄不算很大,但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村民淳朴善良,群众基础好,这是边区政府选择驻扎在三王村的主要原因。
杨秀峰主席住在村里我姥爷家。我姥爷家谈不上是富家的深宅大院,但在村里也是一个亮堂的院落。院落坐北朝南,大门朝大街。堂屋(北房)是五间瓦房(见下图),堂屋前墙左右是两个大窗户,正中间是一个两扇木门,门的两侧和门的上方都是木制的隔扇。月台上最明显的是两个明柱,明柱上方顶着堂屋的屋檐,下方各有一个镂空的石头底座。月台前面是五个石头台阶,台阶两旁是用条石做的护坡。
(杨秀峰主席宿办室)
杨秀峰主席宿办室在堂屋,办公厅的秘书处在东西两屋办公,警卫人员住在南屋,我姥爷一家人住在该院的后院。其他边区政府领导人薄一波、戎伍胜、张友渔等人和边区政府下属办公厅、财政厅、民政厅、交通厅、教育厅等散落在村民家中。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当时下辖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区。边区政府在三王村的两年里,领导边区人民认真贯彻冶陶的“华北财经会议”精神,大力发展经济;努力落实冶陶的“南征会议”精神,补充兵员,修建“邯涉小铁路”运输军火军粮,支援刘邓大军在前方作战;积极落实冶陶“土地会议”政策,进行土地改革,大搞生产。晋冀鲁豫边区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在这两年里得到空前发展,使边区成为解放战争时期最大的可靠后勤保障基地。
(三王村中心地带)
杨秀峰主席在三王村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有一天,杨秀峰主席的秘书赵秀山的哥哥,从赞皇来到三王村,想通过边区政府出信,让当地政府归还部分土改时没收自己家的土地和房产。杨秀峰主席亲自给赵秀山的哥哥讲述边区土改政策,表明边区干部必须带头遵守规定。杨秀峰主席严格要求下属,管好身边人,为边区干部做出来了很好的表率。
杨秀峰的儿子叫杨为民,当时边区机关人都叫他“小胖子”,当时12岁,与我大舅同岁(都属狗),两人前后院经常在一块玩。有一次,他看见我姥姥做的小米捞饭新鲜,我姥姥就让他吃了一碗。当他妈妈孙文淑(边区政府秘书长)知道后,要给我姥姥钱,我姥姥没收。杨主席知道后,端着一碗饭与我姥姥说:吃你家一碗还你家一碗。杨主席的“吃一碗还一碗”,教育孩子从小不要占群众的便宜。
还有一次,从阳邑保小(原延安保小)来了一个七八岁小男孩叫小五,边区要把他送到冶陶,坐小火车去石家庄平山县找他父亲。杨主席找到我姥爷说:老王,用你家毛驴送这个小孩去一趟冶陶吧,我怕用马送他不安全。送的途中,我姥爷问小五:你叫小五,你还有四个哥哥?小五说:我姓伍,队伍的伍。姥爷看到他认真样子,会心地笑了,原来他叫小伍啊。事后,杨主席对我姥爷说:我已给村上干部说了,你去找他们领一张工票。当时工票可以换粮食。
此外,还有杨秀峰主席的“开荒种地,发展生产走在前”;“关心群众,街头饭市看饭碗”;“以身作则,从来不搞特殊”等故事,至今还仍在民间传颂,可以想象,当地人民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怀念是多么的深切。
1948年,晋冀鲁豫边区辖有4个区,21个专区,190余县,人口3600余万,成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最大的一个根据地。当年5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机关从三王村北上到平山县,与晋察冀边区政府合并,在石家庄组成华北人民政府,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北京成立,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前身。
(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华北人民政府命令)
近年来,三王村正在建设美丽乡村,开发旅游资源。我在这里大胆为三王村想出一句宣传语:国务院从这里走来!
作者简介:刘中央,男,1964年生,河北武安人,邯郸成人高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