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01. 预期对金融实体间风险共振的持续影响
02. 数据流动与服务贸易出口基于数据要素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03.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增长吗?来自中国县域层面的经验证据
04. “卡脖子”困局的破解之策企业贸易网络地位与关键设备进口多元化
05. 生产网络中企业绿色转型的溢出效应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分析
06. 环境处罚信息披露的市场有效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07. 强制社会责任披露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笃行致远”抑或“瞒天过海”
08. 环保垂直管理如何影响企业环境绩效基于地理断点回归的实证分析
09. 同行技术竞争力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吗?
10. 共同富裕视域下农业机械化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
内容提要
01. 预期对金融实体间风险共振的持续影响
作者:胡春阳,马亚明
摘要:0基于2004年1月至2023年3月数据,利用平滑局部投影模型,实证分析企业家、消费者、银行家和投资者四类微观主体预期指标对金融实体间风险共振的连续脉冲影响,并进行调节效应和政策效果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各类预期指标降低均会显著加剧金融实体间风险共振,企业家和银行家预期的影响持续期更长;第二,在重大事件时期特别是重大事件与经济下行叠加期,预期转弱对金融实体间风险共振的冲击作用更强;第三,在2020-2023年经济下行周期,宽松的税收型和支出型财政政策可以抑制预期转弱对金融实体间风险共振的提升,其政策效果优于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根据主要结论,为防范预期转弱的负外部性风险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02. 数据流动与服务贸易出口基于数据要素视角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作者:谢娟娟,肖姝帆
摘要:数据能否自由流动对数据作为投入要素的价值释放、数字经济发展效益以及服务贸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首先将数据要素引入生产函数构建理论模型,以“数据流动限制”来衡量数据流动程度,通过理论推导发现数据自由流动会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合规成本、降低搜寻成本等三条渠道促进服务贸易出口。其次,测算2000-2014年39个国家21个服务行业的数据流动限制指数,并将其作为影响服务贸易出口的核心解释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据流动限制对服务贸易出口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反之即表明数据自由流动会促进服务贸易出口。机制检验表明:提高生产率、降低合规成本、降低搜寻成本是数据自由流动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不同数据监管模式、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以及不同类型服务业中,数据自由流动对服务贸易出口产生不同程度的异质性影响。
03.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增长吗?来自中国县域层面的经验证据
作者:董旭,许高阳,薛桂芝
摘要: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推进数字化发展的基本支撑,是否能够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值得高度关注。本文以2019-2020年中国县域层面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和空间溢出。研究发现:(1)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正在成为数字经济时代赋能县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渠道机制表现为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就业创业、提升创新水平。(3)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和政策依赖性,但能起到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作用。(4)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够促进本地经济增长,还可以带动周边县域经济增长,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04. “卡脖子”困局的破解之策企业贸易网络地位与关键设备进口多元化
作者:王萱,杨志浩
摘要:促进关键设备进口多元化是短期内破解“卡脖子”困局的策略之举。本文使用全球双边贸易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在测算企业层面关键设备进口贸易网络地位指标的基础上,探究了企业贸易网络地位对关键设备进口多元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提升企业贸易网络地位能够通过信息成本优势和信贷融资机制促进关键设备进口多元化。并且,对于从政治风险较低的国家进口、所属行业准入程度更高、所处地区金融体系更完善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而言,提升贸易网络地位对关键设备进口多元化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关键设备进口多元化在分散国际供应风险、稳定市场供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从企业贸易网络视角探析了关键设备“卡脖子”的破解之策,为保障我国关键设备供应安全提供了有益启示。
05. 生产网络中企业绿色转型的溢出效应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分析
作者:张紫薇,尚子璐
摘要:企业绿色转型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生产网络中企业绿色转型的溢出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关联公司(供应商或客户)所在地实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非试点地区上市公司的绿色转型,价值传导机制和信息流动机制是生产网络溢出效应的主要渠道,国有、非重污染行业以及高转换成本的上市公司受到生产网络中企业绿色转型溢出效应更强,地理距离和制度距离显著削弱了生产网络中企业绿色转型的溢出效应。本文为利用生产网络溢出效应加快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06. 环境处罚信息披露的市场有效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李梦雨,郑倩,季山
摘要:本文基于2015-2022年中国沪深两市833个上市公司的环境处罚案例,采用事件研究法对环境处罚信息披露的市场有效性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处罚信息披露事件窗口期内的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显著为负,说明市场对环境处罚信息做出惩罚性反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市场对重污染企业的惩罚性反应显著高于非重污染企业,且市场反应的大小与环境处罚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在市场反应的影响因素方面,企业所在地区的环境规制、涉案公司的媒体关注以及公众环境关注能够显著增加市场的惩罚性反应。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环境处罚事件对股票异常收益率的影响能够维持20天左右的时间,并且显著增加了股票的价格波动风险。本文拓展了环境处罚信息披露与资产定价的相关研究,也为引导资本市场绿色发展提供了现实启示。
07. 强制社会责任披露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笃行致远”抑或“瞒天过海”
作者:何枫,闫钰琳,温博慧
摘要:以我国2005 年~2020 年 A 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了应规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是否能够抑制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责任披露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有显著抑制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控制内生性等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企业社会责任披露能够督促管理层自律以减少违规行为和在职消费、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以降低分析师预测分歧,从而抑制企业盈余管理;间接证据表明,在公司内部监督较弱、信息不对称程度更高的公司中,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对盈余管理抑制作用的边际效用更强,从而进一步支持了本文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责任披露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公司治理水平高以及外部监督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从而证明公司治理和外部监督是企业切实践行社会责任的保障。基于本文研究结论,加强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制度,有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08. 环保垂直管理如何影响企业环境绩效基于地理断点回归的实证分析
作者:高瑜,李响,丁烜
摘要:基于陕西省2003年实施的环保行政体制垂直管理改革这一自然实验,本文使用2002-2009年间的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数据,借助地理断点回归方法分析了环保机构垂直管理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环保部门的垂直管理改革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污染排放水平,并且这一效应对高议价能力的污染企业及非国有企业的作用更显著。机制分析发现,垂直管理改革提升了企业实际面临的环境规制强度,增加了企业的末端治理投入,但并未影响其治理能力。企业环境绩效的改善是通过降低产量而非采用绿色技术来实现的,意味着政策的产出效应相对技术效应处于更加主导的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融资约束的存在抑制了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技术升级的正向激励作用。本文的研究表明,政府部门在借助垂直管理应对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应为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激励企业升级生产技术以促进绿色转型,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和谐与双赢。
09. 同行技术竞争力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吗?
作者:马永强,李侠,陈伟忠
摘要: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企业技术维度的同行竞争力值得关注。本文基于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深入探讨了同行技术竞争力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同行技术竞争力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且该结论在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讨论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同行技术竞争力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和缓解融资约束问题,进而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横截面检验发现,同行技术竞争力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在人力资源丰富和劳动者议价能力低的情形下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高管劳动收入份额,同行技术竞争力主要提升了普通员工的劳动收入份额,同时同行技术竞争力还促进了普通员工的岗位数量和薪资水平。
10. 共同富裕视域下农业机械化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
作者:马玉婷,叶初升
摘要:0 持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收入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本文基于 19972021 年地区面板数据,以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作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度量指标,探究了农业机械化对城乡收入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农业机械化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经过内生性检验及其他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第二,农业机械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直接原因是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进一步机制检验表明,农业机械化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效应、劳动再配置效应、土地再配置效应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大中型农机和小型农机均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相对差距,不同的是,大中型农机会显著缩小城乡收入绝对差距,而小型农机则会放大城乡收入绝对差距;相比丘陵山区,平原地区农业机械化更能缩小城乡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本文的政策启示是,继续实施并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持续加大农机研发和创新力度,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促进农机发展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改善城乡收入分配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