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漫卷书页过,只觉芳气满闲轩”。为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要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教师的指导能力,12月11日,状元里语文组继“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后,继续开展整本书阅读推进课、展示课。
朱秀婷老师执教《安徒生童话》阅读推进课,以看图猜童话导入,安排“利用故事绳讲故事”的环节,先带着孩子们讲《丑小鸭》的故事,再小组合作讲《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等故事,让孩子们在讲述过程中学习了方法,锻炼了能力。掌握这个阅读方法后,朱老师通过片段赏析的方式继续教给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边读边思考的方法,课堂自然流畅,形式别具一格。
胡一阳老师执教《中国民间故事》阅读展示课,出示耳熟能详的《田螺姑娘》《梁山伯与祝英台》《八仙过海》的故事后,她将课堂重点放在《八仙过海》的故事演绎上。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影视欣赏、介绍家乡等一系列活动,了解了山东蓬莱这个城市,在此基础上引出新的阅读点——一座城市一个故事,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讲述义乌的民间故事,通过小组合作说一说、演一演,完成义乌民间故事的小组演绎,学生参与程度高。
朱老师巧妙地借助“故事绳”这一工具,帮助学生清晰地梳理了故事情节,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复述能力。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通过绘制和讨论“故事绳”,对童话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这种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总体而言,这是一节充满创意和实效的阅读推进课。
朱老师在讲故事这个环节上设计了三个活动,分别是“借助故事绳讲《丑小鸭》的故事”“梳理四个故事绳”“小组合作,借助故事绳讲故事”。《丑小鸭》的故事绳是学习样本,学着这个样本,孩子们摸索出了童话地图,讲童话变得相对简单了。在启发深度阅读的关键处,朱老师又出示了《小意达的花》《枞树》片段,感受《安徒生童话》篇目中:“尽管不幸,也有温暖相伴”的温良底色。这节课不断深入阅读,不断触发思维张力,为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和提升阅读品质提供了支撑。
朱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完成了从简单的故事情节到故事深层含义的一次穿越,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潜移默化中指导了阅读方法,孩子们在共读过程中通过阅读、自居、思辨,也完成了自身成长的一次超越!
朱老师的《安徒生童话》阅读推进课课程设计巧妙,通过回顾梳理经典童话情节,迅速将学生带入安徒生童话的情境,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与情感共鸣。教师语言清晰流畅,能以简洁明了的话语传达教学指令和知识要点,使学生易于理解。在本节课中教师展现了较高的教学素养,三大阅读法宝为学生深入阅读经典作品提供了有效指导。
在本次《中国民间故事》展示课中,学生们“八仙过海”的表演无疑是一大亮点。他们通过精彩的演绎,将八仙的形象鲜活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无论是吕洞宾的仙风道骨,还是铁拐李的诙谐幽默,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而且,表演巧妙地联系了山东蓬莱这一充满神话色彩的地方,又特意让山东本地同学介绍山东其它地方特色,让同学们对山东这地方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蓬莱的仙山传说、海滨风光以及独特的海洋文化,都随着表演融入了课堂,极大地丰富了课程内容,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
在本次《中国民间故事》展示课中,胡老师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故事世界。通过学生演绎《八仙过海》中的人物加以动画讲述故事,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让民间故事的魅力得以彰显。在教学环节,她能巧妙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故事内涵与文化价值,小组讨论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合作能力。整体而言,这堂课成功激发了学生对中国民间故事的兴趣,为传承民间文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民间故事》是由多个小故事组合而成的汇编书,胡老师展示了学生制作人物卡、绘制连环画、绘声绘色讲故事、编排课本剧等丰富多彩又特色鲜明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胡老师及时进行跟进补充,让学生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特点以及能够在生活中幻化为多种艺术形式,魅力非凡。最后讲述当地的民间故事这一环节的设置,既关照了民间故事从民间来、口耳相传的特点,也在学生心中播下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种子。
{ 结语 }
阅读是一种遇见,阅读是一种成长。从阅读指导课的导读课,到推进课、展示课,三节示范课的亮相为我校教师指明了阅读指导课的方向,让“整本书阅读”核心素养的种子生根,让深度阅读向更深处蔓延。站在阅读教育的原野上,关注未来,仰望星空,让阅读成为丰润生命的美好方式。
END
编辑:胡一阳
一审:骆潇雅
二审:王玉玲
三审:何丽娜